蘭玉玲 劉紹富 宋銀娟
【摘要】 目的 分析先兆流產應用間苯三酚治療的效果。方法 120例先兆流產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硫酸鎂進行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間苯三酚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藥物起效時間、宮縮緩解時間、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33%, 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藥物起效時間以及宮縮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 低于對照組的2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間苯三酚治療先兆流產患者能夠加快宮縮緩解, 縮短起效時間, 提高治療效果, 保證安全性, 值得推廣。
【關鍵詞】 先兆流產;間苯三酚;有效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84
先兆流產屬于臨床多發(fā)的一種婦產科疾病, 一般在妊娠12~28周出現(xiàn), 患者會有陰道出血、不規(guī)則下腹痛、腰酸、下腹部陣發(fā)性緊縮等表現(xiàn), 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有效治療, 可能出現(xiàn)晚期流產[1]。間苯三酚是一種非罌粟堿類、非阿托品類親肌性純平滑肌解痙藥, 在臨床婦產科、泌尿外科以及胃腸科都有應用。本研究具體分析間苯三酚應用于先兆流產臨床治療中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先兆流產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30.2±3.3)歲, 平均孕周(16.4±2.8)周, 平均孕次(1.6±0.3)次;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30.5±3.1)歲, 平均孕周(16.9±2.9)周, 平均孕次(1.9±0.5)次。兩組患者年齡、孕周、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符合先兆流產臨床診斷標準:妊娠<28周,
胎兒體重<1 kg;停經后陰道有少量出血, 表現(xiàn)為血性或暗紅色白帶, 沒有排出妊娠物, 流產幾小時到幾天有輕微腰骶部脹痛或下腹痛出現(xiàn), 婦科檢查宮頸口未擴張, 胎膜沒有破裂, 子宮大小符合停經時間, 治療后能夠繼續(xù)妊娠。存在不規(guī)則下腹痛以及下腹部陣發(fā)性緊縮, 同時陰道有少量出血;陰道沒有流液。
1. 2. 2 排除標準 由于生殖道感染導致的宮縮;陰道或宮頸出血、異位妊娠、葡萄胎、功血、子宮肌瘤。
1. 3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間苯三酚治療, 在0.9%生理鹽水250 ml中溶入80 mg間苯三酚進行靜脈滴注, 1次/d,
直至患者宮縮基本緩解, 宮縮<10次/d, 繼續(xù)治療24 h后停止用藥。對照組患者采用硫酸鎂進行治療, 在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溶入30 ml濃度為25%的硫酸鎂溶液靜脈滴注, 滴速控制為1~2 g/h, 按照患者宮縮情況對滴速進行調整, 一直到宮縮<10次/d后停止用藥。
同時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確保足夠臥床休息, 保持情緒平和, 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任何會對宮縮造成影響的刺激因素, 給予患者常規(guī)吸氧, 2次/d, 每次持續(xù)1 h。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藥物起效時間以及宮縮緩解時間, 其中藥物起效標準為腰酸或腹痛減輕、宮縮減弱;宮縮緩解標準為宮縮<10次/d。②比較兩組療效, 顯效:治療后12 h內宮縮完全消失或者明顯減輕;好轉:治療后24 h內宮縮出現(xiàn)減輕;無效:治療后48 h內宮縮仍然沒有減輕甚至更加強烈。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③觀察兩組治療期間皮疹、胸悶、惡心、面色潮紅、頭暈、心率增快、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33%, 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藥物起效時間以及宮縮緩解時間比較 觀察組藥物起效時間以及宮縮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期間及治療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有5例, 其中2例胃腸不適,
2例惡心, 1例面色潮紅,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對照組治療期間及治療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有12例, 其中3例為頭暈, 4例為腹痛, 2例為嘔吐, 2例為胸悶, 1例為心率增快,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用于對宮縮進行抑制的藥物主要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硫酸鎂、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間苯三酚、縮宮素受體拮抗劑、β-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等。其中硫酸鎂一般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應用較多, 其能夠發(fā)揮明顯的抗早產作用以及解痙作用, 其用于流產的臨床治療還缺乏較多報道, 同時, 藥物中的鎂離子對早孕胚胎和胎兒是否會造成影響還沒有完全確證[2-4]。β-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是臨床應用較多的抗早產藥物, 不過其興奮效應會降低母體外周血管阻力, 增快心率[5, 6]。本研究應用的間苯三酚屬于一類平滑肌解痙藥物, 能夠對泌尿生殖道平滑肌以及胃腸道產生直接作用, 基本不會影響平滑肌生理性收縮的強度、節(jié)律, 僅會對發(fā)生痙攣的平滑肌形成作用, 不會有抗膽堿樣不良反應出現(xiàn), 基本不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心率增快或者低血壓等情況, 不會影響心血管功能, 基本不會有過敏情況[7-9]。另外臨床特殊毒性實驗結果顯示, 該藥物不會有致突變、致畸以及致癌性, 所以能夠保證胎兒健康, 對母體和胎兒都有較高的安全性[10]。endprint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33%, 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藥物起效時間以及宮縮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 低于對照組的2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間苯三酚治療先兆流產能夠緩解宮縮, 改善臨床癥狀, 減少不良反應,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霍雷,張秀麗,陳銀鳳, 等.地屈孕酮聯(lián)合硫酸鎂及間苯三酚治療晚期先兆流產的臨床效果觀察.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5, 22(1):39-40.
[2] 梁秀梅, 梁建好, 楊春波, 等.間苯三酚和黃體酮聯(lián)合用于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分析.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3, 3(5):82-83.
[3] 盧培玲, 靳桂香, 劉偉, 等.間苯三酚聯(lián)合壽胎丸治療妊娠12~20周先兆流產效果觀察.山東醫(yī)藥, 2016, 56(18):68-69.
[4] 劉梅蘭, 陳慧, 范濤, 等.間苯三酚用于妊娠20周前先兆流產治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3, 13(8):961-963.
[5] 王泳曉, 周娟, 何麗亞, 等.間苯三酚與黃體酮聯(lián)合治療先兆流產合并絨毛膜下血腫的臨床分析.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14, 14(6):19-21.
[6] 李亞瓊, 黃麗云.間苯三酚聯(lián)合黃體酮用于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23):140-141.
[7] 邵永紅, 王蕓, 阮彩霞. 黃體酮聯(lián)合間苯三酚治療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 中國藥房, 2014(12):1092-1094.
[8] 賴俏紅, 杜麗云. 間苯三酚聯(lián)合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臨床觀察.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1, 18(8):1257-1258.
[9] 陳小寧, 簡艷紅, 黃淑瑜. 間苯三酚治療孕20周前先兆流產的臨床分析.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2, 2(2):79-80.
[10] 陶鑫焱, 郭凱敏, 符星星. 間苯三酚聯(lián)合地屈孕酮治療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1, 26(17):2700-2701.
[收稿日期:2017-06-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