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楊海英
繪本中的世界,清澈美好,但絕不簡單。老師們不妨讀一些與我們職業(yè)有關的繪本,對著繪本,你會從中尋找出教育的智慧之舉。
首先我們讀的是《我的名字叫克麗桑絲美美菊花》。這是一本關于名字的繪本,它屬于一位美麗可愛的小老鼠妹妹,當克麗桑絲美美菊花第一天去上學的時候,就因為這個名字,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雖然爸爸媽媽對她的名字一再加以肯定,她還是因為同學的譏諷而非常難過,甚至不愿去上學。直到有一天,班上新來了一位教音樂的廷柯老師,她認為克麗桑絲美美菊花這個名字很美好,而且打算給自己未來的孩子起個同樣的名字,于是,同學們開始羨慕起她有一個這么好的名字,她和大家的關系自然而然變得好起來。之后,克麗桑絲美美菊花不再因為名字而自卑,她昂首挺胸,還成功演出了童話劇呢!
從這個繪本中,一件令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廷柯老師卻沒有傷害到任何孩子的情況下化解了,讓我們真正感受帶了兩個老師不同教育方法的對比,一個是不過分關注,順其自然,但沒什么效果,而廷柯老師的方法很神奇,克麗桑絲美美菊花重新恢復了自信,真正思考了孩子的內(nèi)心需要。
首先:當她發(fā)現(xiàn)問題時,并沒有責怪、嘲笑克麗桑絲美美的其他同學,因為她知道這樣做,可能會使克麗桑絲美美更加被孤立,所以她首先從語言上給了克麗桑絲美美菊花支持。結果廷柯老師的肯定立刻得到了班級孩子們的認同,因為在孩子們的心中,老師是絕對的權威。廷柯老師正是在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讓克里桑斯美美從自卑走向自信,并開心地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她的瀟灑和開放,她的睿智和引導,是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接下來我們讀一讀雷諾茲的《點》。點中的老師,當一個不會畫畫的孩子,遞過一張純屬應付的、只有一個點的“作品”時,慎重地說:“請簽上你的名字”。然后將它裝裱懸掛在自己的辦公室中。這個舉動激發(fā)了孩子的“斗志”,既然這樣都可以,那為什么不可以是大一些的點呢?彩色的點呢?很多的點呢?甚至是一個點的奇思妙想……終于,當這孩子在學校里舉辦他的個人畫展時,他對另一個聲稱不會畫畫的孩子,遞過來的只有一條曲線的“作品”,慎重地說:“請簽上你的名字”。
在繪本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的創(chuàng)作天分被賞識與激發(fā),還有一個寬容、善良的心靈被培育,而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引領。繪本中兩個轉折留給我們思考:首先當老師面對那樣一個微不足道的“點”時,教師沒有歧視和不屑,而是慎重的請求簽名,并裝裱懸掛在自己的辦公室中,這就是老師的過人之處:尊重和接納。其次當孩子舉辦他的畫展時,面對一個不會畫畫的孩子遞過來的作品時,他同樣沒有歧視和不屑,而是像當年老師那樣慎重地請求孩子簽名。最終,讓我們看到的是,當年老師改變的不止是一個人,甚至是兩個人、很多人……,這就是教育的傳承。
如果說幼兒是被深埋的金子,那么自信就是引金的磁石,而每個教師要用好"自信"這塊磁石,就要在幼兒缺乏自信的時候,給與充分的鼓勵。想要取信于幼兒,必須讓幼兒先信任自己,堅信自己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會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這就是教育,既要有口頭,又要有行動。既有言傳又有身教,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最后讓我們一同看看《尼爾森老師不見了》。尼爾森是學校里最文雅的老師,她溫柔得像一塊隨時能融化的甜奶油,可是學生們都不買她的賬,瘋天倒地。終于,一個陰森森的代課老師來了,她是女巫斯旺普,說一不二,布置很多作業(yè),孩子們上天入地地尋找起了尼爾森老師,號稱萬事通的孩子大聲宣布,“也許尼爾森老師的汽車被一大群生氣的蝴蝶帶走了!”事實上是,尼爾森小姐通過塑造斯旺普小姐這一完全顛覆性的身份,最終收復失地,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相信尼爾森小姐剛開始的時候,一定在“如何當一個好老師”這件事情上煞費苦心,她原本的理想,恐怕是要和學生們成為朋友的。事實證明:只有滿盈盈的愛并不能成就她的好老師夢,孩子們沒有在她身上找到可以敬仰和跟從的感覺,所以他們并不買賬。尼爾森小姐錯失了和孩子們建立良性關系的最初機會,并且一退再退,以致本書開始時局面已經(jīng)積重難返。但尼爾森老師并沒有氣餒,她探索和尋找了一條解決的路徑:突然消失在孩子的視線中。只有我們知道,尼爾森老師只是塑造了斯旺普小姐這一教師形象,與孩子們斗智斗勇。前后的教育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結果她找到了和孩子們相處的藝術,同時也找到了嚴厲與縱容之間的度,那就是教師必須承擔起教導的責任,未成年的孩子需要老師為他們指明道路,規(guī)范言行,必須在孩子們不斷觸碰老師底線時大聲而堅定地說“NO”。否則就會如小河漫堤,錯失成長的方向。
在繪本中,我感受到了教育智慧的核心:理解與尊重,認同與接納。而理解和尊重并不是放縱,是對規(guī)則的約束。威嚴也并不能讓老師和幼兒找到快樂和幸福,需要我們的愛心,我們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對于兒童發(fā)展需要特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