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光
摘 要:本文對礦井供電系統(tǒng)SVC的常用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開環(huán)控制策略、閉環(huán)控制策略以及綜合控制策略,并對現階段SVC主流控制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討論了下階段SVC控制策略的發(fā)展方向,為礦井供電系統(tǒng)SVC控制策略的選擇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關鍵詞: 礦井系統(tǒng);SVC;控制策略
1 引言
礦井供電系統(tǒng)裝設SVC裝置的目的是通過對無功功率的連續(xù)調節(jié)來實現裝設點電網電壓的恒定或保持電壓節(jié)點的功率因數為設定值。為實現這一功能,SVC裝置需配備相應的控制系統(tǒng)。
SVC裝置常用的控制形式有開環(huán)控制、閉環(huán)控制和綜合控制三種方式。隨著近幾年來的發(fā)展,還不斷衍生出諸如模糊控制、基于瞬時無功功率理論和卡爾曼濾波算法的控制策略,但各有利弊。
新的控制策略固然可以提升電能質量調節(jié)裝置的性能,但是相應成本的提高,以及帶來的更加復雜的控制結構,也增大了控制器的實現難度,原有的單片機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從而DSP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SVC裝置中。
2 SVC控制策略研究現狀
2.1 開環(huán)控制策略
開環(huán)控制的特點是響應速度快、能快速跟蹤負荷的無功需求變化,一般響應時間可控制在10~20ms,但控制精度較差,多用于負荷就地補償,特別是當補償器用于消除電壓波動時多用此方式控制,其基本控制形式如圖1所示。
控制系統(tǒng)根據被測負荷電壓、電流采樣輸入信號和補償器的特性,利用電納計算器計算出所需的補償電納值,再通過導通角計算器計算出所需的晶閘管導通角大小。
因晶閘管的導通角與被它控制的TCR基波電納成非線性關系,因此還必須通過一個線性化網絡使得TCR基波電納與控制信號之間的關系變?yōu)榫€性的。
2.2 閉環(huán)控制策略
閉環(huán)控制的特點是控制精度高,但響應時間較長,多用于線路補償,其基本形式如下圖2所示。
控制系統(tǒng)通過測量元件測量裝置裝設點的實際電壓,將此電壓與裝置的參考電壓(此電壓與裝置所要維持的電壓值相對應)作比較,產生一個電壓偏差信號,這個信號經過放大后送往導通角計算器,以決定晶閘管導通角的大小,該信號經過線性化網絡處理后再通過觸發(fā)脈沖發(fā)生器產生相應的的觸發(fā)脈沖,改變TCR的基波電納,最終使得裝置裝設點的實際電壓達到所要求的值。
2.3 綜合控制策略
綜合控制策略是開環(huán)控制和閉環(huán)控制的結合,常用于系統(tǒng)既要求補償裝置響應速度快,又要求能將某些電網參數維持在規(guī)定水平的場合。譬如SVC裝置用于負荷補償(維持電壓在一定水平),同時要求將總體的平均功率因數調整到某個給定值,相應的控制形式如圖3所示。
在這種情況下開環(huán)響應速度快,響應速度約為20ms,而閉環(huán)控制響應速度慢,大約為1s。
3 SVC控制策略的發(fā)展
目前,對SV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策略及方法、無功電流檢測以及補償電納計算、優(yōu)化等方面,至于釆用何種控制方法與SVC的設計方案及其控制裝置密切相關。研究及應用比較廣泛的控制方法有:PID控制、空間矢量控制、模糊邏輯控制、人工祌經網絡(ANN)等。
以上新的控制策略固然可以提升電能質量調節(jié)裝置的性能,但是相應成本的提高,以及帶來的更加復雜的控制結構,也增大了控制器的實現難度,傳統(tǒng)的單片機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功能更加強大的工控機,從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被廣泛的應用到SVC裝置的控制中來。
根據被控物理量的不同,SVC裝置又可以分為功率因數、無功功率和多參量綜合等幾種方式。同時不少學者也積極討論了SVC安裝地點對提高電力系統(tǒng)電壓穩(wěn)定性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采用向量場正規(guī)形理論,以非線性參與因子為依據,確定SVC安裝位置的新方法??傊?,學術界的廣泛討論無疑為無功補償控制技術的更加優(yōu)化、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穩(wěn)定指明了方向和手段。
4 總結
本文對礦井供電系統(tǒng)SVC的常用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開環(huán)控制策略、閉環(huán)控制策略以及綜合控制策略,并對現階段SVC主流控制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討論了下階段SVC控制策略的發(fā)展方向,為礦井供電系統(tǒng)SVC控制策略的選擇提供了良好的借鑒?!?/p>
參考文獻
[1] 楊興武.鏈式多電平STATCOM控制技術與系統(tǒng)實現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1.10:2-9,39-40.
[2] A.Sattar,A.Al-Durra,S.M.Muyeen.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wind farm integrated with STATCOM using RTDS[C].Electrical Power Quality and Utilisation,2011:1-6.
[3] 呂志盛,閆立偉,羅艾青,等.新能源發(fā)電并網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研究[J].華東電力,2012,40(2):0251-0255
[4] 國家電網公司.國家電網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guī)定.2009:2
[5] 石新聰.STATCOM影響高壓直流輸電動態(tài)響應性能的仿真研究[D].保定:華北電力大學,2009.12:1-4.
[6] 謝小榮,姜齊榮.柔性交流輸電系統(tǒng)的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9:2-4.
[7] 郭源博,周鑫,張曉華,等.電網不平衡條件下STATCOM的非線性控制[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3(2):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