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是廣受人們歡迎的樂器之一,音色明麗清亮,聲音戲劇性與感染力強,擁有與人聲相媲美的藝術性。所以,小提琴演奏技術的完美性與音樂表現的豐富性在小提琴演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眾多小提琴教學大師中,林耀基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有著獨特的小提琴演奏教學理念?!读忠√崆俳虒W法精要》論述了林耀基小提琴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全書分思想篇、要訣篇以及藝術篇。其中,思想篇包括三大部分內容,分別為貫穿在教學中的哲學思想,時間與空間“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觀點以及“順應自然、師法自然”的觀點。要訣篇包括五大部分內容,分別為有關總體要求的要訣,有關左手的要訣,有關右手的要訣,有關雙手配合的要訣以及科學練琴的要訣。藝術篇包括三大部分內容,分別為文化藝術修養(yǎng)與音樂二度創(chuàng)作的關系,作曲家、演奏者和聽眾三者的關系以及構思與表達。
《林耀基小提琴教學法精要》提出,小提琴教學是一門技術含量較高、難度較大、藝術特色十分突出的學科。培養(yǎng)出藝術造詣高、藝術特色突出的小提琴演奏者是每一位小提琴教師的目標。因此,在小提琴教學中需要深入探索小提琴教學藝術精髓,掌握小提琴教學的藝術規(guī)律,提煉出特殊到普遍的藝術教學規(guī)律,成為小提琴學科的教學方法,在掌握大眾化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按照不同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小提琴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小提琴藝術技巧,同時還需要深入了解學生,建立長遠的、科學的戰(zhàn)略教學觀念,運用藝術教育的規(guī)律與手段,發(fā)揮小提琴教學過程中的教師主導作用,以科學的方法,通俗易懂的指導,深入淺出地進行小提琴教學,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力,克服在小提琴教學中遇到的障礙,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筆者結合《林耀基小提琴教學法精要》以及自身對小提琴教學的經驗與理解,對小提琴教學藝術精髓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林耀基小提琴教學法精要》中思想篇的第二章明確論述了“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觀點”,內容涵蓋了音準與律制、演奏姿勢的穩(wěn)定與變化的關系、個性與共性以及教學時的示范演奏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內容,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要注重層次性,能夠層層推進,由表及里,從易到難,讓學生通過學習不同的內容逐漸獲得進步。
要把握學生的性格特點,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小提琴的學習是長時間累積掌握的過程,要完全掌握學習內容就需要把握每一個細節(jié),對于小提琴演奏的每個技巧的訓練都要嚴格把關,掌握每個要點后才能夠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每位學生的水平、接受特點均不一致。例如,對于性格外向、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加快學習進度,讓其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對于性格內向、基礎較差的學生則需要提供更多的演奏機會,讓他們通過具體的演奏實踐來強化表演能力。
二、反復練習,夯實基礎
在小提琴訓練的技巧上準確把握一般與重點之間的關系,小提琴訓練要從易到難,從低到高,最終實現用指如飛,得心應手的效果。在小提琴教學上就必須要夯實基礎,科學合理安排訓練課程,踏實完成基礎課程的訓練。
如果學生在技巧上有所突破,則可以在教學規(guī)律允許的范圍內,合理選擇曲目,勇于突破,邁上新的臺階。優(yōu)秀的小提琴演奏家藝術表現力十分豐富,且變化多端,這是小提琴演奏家必須擁有的藝術表現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
在小提琴教學中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小提琴曲目與演奏技巧,對于其中的重點進行反復練習。例如,各種小提琴弓法的使用,左手撥弦的不同變化、顫指激發(fā)等,這些技法都能夠更加準確地表現出演奏者的情感與藝術造詣。只有扎實地掌握這些技巧,才能夠更加真實、完整地表達小提琴樂曲的情感。
三、把握情感,融入自我
在小提琴大師演奏的過程中,作為聽眾感受最深的是濃厚的音樂氛圍,演奏者與小提琴樂曲融為一體。聽眾被充滿著情感的小提琴樂曲打動,感染,隨著樂曲的節(jié)奏變化所表達的情感,為之動容。將自身融入音樂,需要演奏者對作品的準確理解,這需要演奏者擁有較高的音樂修養(yǎng)。因此,在小提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與素質,以便學生能夠自覺地將情感融入到樂曲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然后引導學生代入角色,進入樂曲之中,用真情實感進行演奏,最后使學生在情境交融達到藝術升華。
(夏婷,西安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