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喜
學好動量及動能定理 輕松巧解高考壓軸題
陳雙喜
動量定理原來是屬于高中物理選修3-5里的內(nèi)容,以前是屬于選修課程,很多學生都沒有選3-5,大多學生都選了3-3或3-4,所以對運用動量定理來解題卻十分陌生,用起來也十分生疏,今天我就用動量定理來巧妙分析高考中的運動學題目。
動量;動能;解題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動量定理,內(nèi)容為物體在一個過程中的沖量等于這個過程始末動量變化量,即F(t-t0)=mv-mv0,或所有合外力的沖量的矢量和等于這個過程中始末動量的變化量。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分析,某一物體受到合外力在某一段時間上的積累的作用效果,動量定理可由牛頓第二定律推出,但其適用范圍既包含宏觀、低速物體,也包含微觀、高速物體。凡是適用于牛頓第二定律計算出來的結論,都可以通過動量定理計算出來,并且用動量定律計算更加方便,它只需要知道始末位置的運動狀態(tài),不需要考慮中間過程,而牛頓運動定律需要考慮中間過程,所以有時候用來不是很方便,也不是很簡捷。
我們先來看一道2017年全國卷的壓軸題。
25. (20分)真空中存在電場強度大小為E1的勻強電場,一帶電油滴在該電場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v0,在油滴處于位置A時,將電場強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變。持續(xù)一段時間t1后,又突然將電場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變;再持續(xù)同樣一段時間后,油滴運動到B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1) 求油滴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
(2) 求增大后的電場強度的大小;為保證后來的電場強度比原來的大,試給出相應的t1和v0應滿足的條件。已知不存在電場時,油滴以初速度v0做豎直上拋運動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兩點間距離的兩倍。
解:(1)設油滴質(zhì)量和電荷量分別為m和q,油滴速度方向向上為正。油滴在電場強度大小為E1的勻強電場中做勻速直線運動,故勻強電場方向向上。在t=0時,電場強度突然從E1增加至E2時的速度為v1,根據(jù)動量定理得
(qE2-mg)t1=mv1-mv0①
油滴在B點的速度為v2,根據(jù)動量定理得
(-qE2-mg)t1=mv2-mv1②
由①②式得
v2=v0-2gt1③
(2) 由題意,在t=0時刻前有
qE1=mg④
油滴從t=0到時刻t1的位移為
油滴在從時刻t1到時刻t2=2t1的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為
由題給條件有v02=2g(2h) ⑦
式中h是B、A兩點之間的距離。
若B點在A點之上,依題意有
s1+s2=h⑧
由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式得
為使E2>E1,應有
若B在A點之下,依題意有
x2+x1=-h
為使E2>E1,應有
另一解為負,不符合題意,已舍去。
當然如果熟練掌握了動量定理和動能定律,對高考中的動力學選擇題也很方便,可以做到快、準、狠。比如(2009寧夏理綜,17,6分)(多選)質(zhì)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從t=0時刻開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變,則
當然用動量定理或是動能定理輕松快捷解答高考題的例題舉不勝舉,因為動量定理只需要考慮物體運動的始末過程,不需要討論中間過程,解題相對來說要考慮的過程比較簡單。而牛頓運動定律必須考慮中間過程并且要求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計算過程相對復雜,所以熟練掌握了動量定理對解高考解題帶來很大的方便。希望此文能給高中學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陳雙喜,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湘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