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玲,陳克妮,符林秋,高 星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海口 570311)
·經驗交流·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7.25.037
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士康復護理認知及行為的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陳曉玲,陳克妮,符林秋,高 星△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護理部,???570311)
目的對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士康復護理現(xiàn)狀進行調查并提出改進建議。方法對海南省6家三甲醫(yī)院臨床護士實施分層抽樣,通過自制的調查問卷對護士康復護理行為、護理認知進行調查,結果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結果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士的康復護理行為、認知評分普遍不高,康復護理行為評分(52.53±2.51)分,康復護理態(tài)度評分(70.15±4.72)分,康復護理知識評分(62.57±4.21)分。不同職稱、不同臨床工作時間和不同學歷的護理人員在康復護理行為、康復護理態(tài)度、康復護理知識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職稱越高、工作時間越長、學歷越高的護理人員康復護理認知的評分越高。結論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士康復護理認知普遍不高,護理管理人員應加強此方面的培訓與考核,以提高護理人員康復護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三甲醫(yī)院;康復護理;現(xiàn)狀調查;對策
康復護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傷殘者身體、心理、社會功能障礙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復的護理理論與技能的一門學科[1]。康復護理的范疇可涵蓋臨床各個???,即任何一個臨床科室的患者都需要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康復護理服務,尤其是骨科、重癥醫(yī)學科(ICU)、呼吸內科、神經內外科等臨床科室,這需要護士掌握一定的康復護理知識和技能,例如呼吸功能訓練、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指導等。然而我國康復護理發(fā)展時間較短,護理院校開展康復護理教育的水平有限,各大醫(yī)院康復護理的相關培訓也缺少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標準,導致康復護理發(fā)展緩慢。本研究對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理人員康復行為和認知進行調查,以期為康復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1.1調查對象 2015年1-6月對海南省6家綜合性三甲醫(yī)院骨科、康復醫(yī)學科、老年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及ICU的566名護士進行調查。納入標準[2]:(1)具備護士證書;(2)從事臨床一線科室工作時間大于或等于3年;(3)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知情同意。排除標準[3]:(1)科內不直接為患者進行護理者;(2)供應室、門診及新生兒科人員。
1.2調查方法 對符合條件的護士按照職稱進行分層抽樣,由研究者本人對醫(yī)院的護士長進行統(tǒng)一培訓,由各科護士長向符合條件的護士發(fā)放問卷,解釋調查目的及填寫要求,當場獨立填寫問卷并回收。共發(fā)放問卷580份,回收566份,有效回收率97.59%。
1.3調查工具 在查閱文獻[4-6]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康復護理認知現(xiàn)狀調查問卷,咨詢省內10名康復護理專家,專家分別來自骨科、神經科、康復科及護理學,均為高級職稱,取得康復專科證書且多次參加康復培訓,根據專家的意見對問卷條目進行增刪和修訂。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調查者一般資料,內容包括年齡、職稱、學歷、臨床工作時間等; 第二部分包括3個維度,包括康復護理學知識、康復護理態(tài)度和康復護理行為,共計60個條目。設計問卷后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10名護士填寫問卷及1周后再次填寫進行預調查,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值為0.846,內容效度(CVI)為0.91,問卷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和內容效度。
2.1一般資料 參加本次調查的護士共566名,其中女556名,男10名;年齡23~45歲,平均(40.0±3.7)歲;文化程度:本科301名,大專186名,中專79名;職稱:護士243名,護師232名,主管護師76名,副主任護師15名;臨床護理工作時間>20年48名, 11~20年72名,6~10年199名,≤5年247名;所在科室:骨科121名,康復醫(yī)學科52名,老年科52名,神經內科116名,神經外科50名,重癥醫(yī)學科175名。
2.2康復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總體評分情況 566名研究對象康復護理行為總評分為40~80分,平均(52.53±2.51)分,康復護理態(tài)度總評分為60~90分,平均(70.15±4.72)分,康復護理知識總評分為50~95分,平均(62.57±4.21)分。
2.3不同職稱護士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評分情況 不同職稱的護士康復護理行為、態(tài)度及知識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職稱護士康復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評分情況分)
2.4不同臨床工作時間護士康復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評分情況 不同臨床從事時間的護士在康復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工作時間護士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評分情況分)
2.5不同學歷護理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評分情況 不同學歷的護士在康復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評分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學歷護士護理行為、態(tài)度、知識評分情況分)
3.1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士康復護理的認知現(xiàn)狀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的康復護理態(tài)度[(70.15±4.72)分]、康復護理知識[(62.57±4.21)分]評分普遍不高,護士對康復護理知識掌握得較差,與國內的研究一致[7-8]。不同職稱護理人員的康復認知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士的康復護理認知評分最低,副主任護師的康復護理認知評分最高,說明高級職稱護士、主管護師康復護理知識的掌握較護師、護士好。不同工作年限護理人員比較,護齡小于5年的護士康復護理認知與高年資護理人員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臨床護士獲取康復護理知識的一個主要途徑是來源于工作或臨床經驗,因此對工作年限較短的護士進行臨床康復護理培訓具有極大的必要性,同時需要重視高年資護理人員對低年資護理人員的傳幫帶作用。目前海南省各三甲醫(yī)院護士普遍較為年輕,護齡小于10年的護士占調查對象總數(shù)的78.79%,所以這一部分護士康復護理行為、康復護理態(tài)度和康復護理知識得分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個醫(yī)院康復護理的水平。不同學歷護理人員比較,中專護士的康復護理認知評分均低于大專和本科及以上學歷護士(P<0.05),隨著我國康復醫(yī)學的發(fā)展,護理大專、本科教育已開設有康復護理課程,護士具備康復護理理念,初步掌握康復護理知識。國內相關研究報道,臨床護理人員的康復護理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及護理態(tài)度等均直接影響患者康復效果[9-11]。護理管理者應采取相應的培訓措施加強低年資護士的培訓,使護士不斷掌握康復知識。
3.2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士康復護理行為現(xiàn)狀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士康復護理行為評分為(52.53±2.51)分,從表1~3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職稱的護理人員在康復護理行為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文化程度越高、工作時間越長、職稱越高的護理人員康復護理行為評分越高,康復護理效果較好,這可能與護士長期臨床實踐經驗的積累、康復護理知識的掌握等原因促進了護理人員對康復護理相關技能、知識、注意事項等有關內容的掌握,從而能夠靈活應用于臨床康復護理工作當中。
3.3對策
3.3.1加強康復護理知識培訓 霍春暖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開展經常性的繼續(xù)教育對于提高神經內科護士康復護理知識有明顯效果。因此醫(yī)院護理部可有計劃地對小組成員、院內護理人員進行康復護理講座、康復護理沙龍、康復護理案例分享、疑難病歷討論、護理查房等多種方式的康復護理理念、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和考核,不斷加強護理人員康復護理知識、操作技能的提升,促進康復護理活動的實施。
3.3.2加強康復護理行為訓練 近年來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復護理介入可改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能減少患病后抑郁狀態(tài)的發(fā)生,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全面康復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13]。因此應在各臨床科室推進早期康復護理介入。除了醫(yī)院內定期組織康復知識和行為訓練外,還可以開展臨床會診工作,邀請康復??谱o士或相關專家進行康復護理的專題講座和操作指導,通過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以及各種康復護理知識及技能的學習和指導,提高和加強臨床護士的康復護理理念、康復知識、技能,保證康復護理措施有效落實。
3.3.3建立康復護理??菩〗M及質量控制小組,持續(xù)改進康復護理質量 (1)成立康復護理??菩〗M:小組的主要工作是負責院內外護理人員的康復護理理論、技能的培訓、考核;負責制訂康復護理工作制度、質量標準及質量評價標準;負責進行院內康復護理工作實施的質量控制及持續(xù)改進;負責對外交流,積極開展康復護理工作研究等;(2)定期進行查房質量控制和效果跟進:完善康復護理質量標準及質量評價標準,每季度進行一次康復護理質量查房,針對查房存在問題,康復護理小組進行討論分析和持續(xù)改進,并在全院護士長會議上反饋。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分析的結果,擬定整改措施,針對性地對護生進行指導和培訓,比如培訓和考核科室聯(lián)絡員(病區(qū)??谱o士),再由聯(lián)絡員對科室護士進行培訓和考核,或由康復護理小組核心成員到臨床科室進行培訓和指導,逐漸規(guī)范臨床康復護理工作的落實。
綜上所述,海南省三甲醫(yī)院護士康復護理相關知識、護理態(tài)度及護理行為在不同職稱、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學歷護士之間仍存在較大差異,應加強管理和改進,同時結合護士的工作年限、職稱、學歷等方面從康復護理知識、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通過加強培訓、質量控制及持續(xù)改進等管理工作,不斷提高臨床護士康復護理業(yè)務水平和自身綜合素質,從而取得高質量、高水平的康復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1]鄭彩娥,李秀云.實用康復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
[2]郇姍姍,孫芙蓉,孫秀杰.神經內科護士腦卒中康復護理知識現(xiàn)況及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5,14(9):821-824.
[3]席明霞,鄭雯,陳銀娟,等.13家醫(yī)院236名骨科護士康復護理行為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3,20(15):26-28.
[4]陳立典,陳錦秀.康復護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0:3649.
[5]劉歡,寧寧,侯曉玲,等.成都市三級甲等醫(yī)院骨科護士康復護理活動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14,28(7):2604-2606.
[6]劉芳.福州市三甲醫(yī)院神經外科護士康復護理認知現(xiàn)狀調查[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7):3305-3308.
[7]李娟,徐燕.我市骨科護士康復護理知識與態(tài)度的現(xiàn)狀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07,7(7):14-16.
[8]張雪,郭威,黃芬,等.神經內科護士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認知和活動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2):38-42.
[9]洪方.神經內科年輕護士腦卒中康復護理知識認知水平的調查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20):2786-2787.
[10]陳玉香,張振香,魏志華,等.鄭州市社區(qū)護士腦卒中康復相關知識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7):134-135.
[11]王偉英,陳秀君.康復科護士對康復護理專業(yè)知識的認知與需求調查[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0(21):130-131.
[12]霍春暖,黃旭升,翁長水,等.對神經內科護士進行??评碚撆c技能培訓方法的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1):88-89.
[13]鄭彩娥,林偉,葉洪青.我國康復護理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路[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6,21(3):267.
R473.3
B
1671-8348(2017)25-3574-03
2016-12-04
2017-06-20)
海南省社會發(fā)展科技專項項目(2015SF07);海南省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基金資助項目(14A210204)。
陳曉玲(1974-),本科,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康復護理和護理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E-mail:xingxing98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