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男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23.171
[摘要] 目的 研究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及家屬遵醫(yī)行為的影響。方法 該次研究方便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12月期間在該院待產的產婦,將126名產婦計算機隨機分為2組,63例/組。一組產婦實施封閉式護理干預(對照組),另一組采用母嬰床旁護理(觀察組)。對比兩組產婦及家屬的遵醫(yī)行為以及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新生兒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生活質量。 結果 觀察組產婦及家屬新生兒沐?。?8.39±1.45)分、新生兒撫觸(18.42±1.59)分、母乳喂養(yǎng)(17.86±1.72)分以及臀部護理(18.03±1.68)分4項遵醫(yī)行為均比對照組優(yōu)(P<0.05),觀察組產婦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比對照組低(P<0.05),產婦產后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率比對照組高(P<0.05),組間對比生活質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產婦及其家屬實施母嬰床旁護理能夠使其遵醫(yī)行為提高,效果理想,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母嬰床旁護理;產婦;家屬;遵醫(yī)行為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8(b)-0171-03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Maternal Bedside Nursing on Maternal and Family Compliance
WANG Ya-n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axing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2600 China
[Abstracts]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aternal bedside nursing on maternal and family compliance. Methods 126 pregnant patients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lo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maternal bedside care, and the maternal and family compliance, the mental state of pregnancy, the mastery of newborn care skill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life quality were compar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eonatal maternal and family ba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18.39±1.45)points, newborns caressing was (18.42±1.59)points, breastfeeding of (17.86±1.72)points and hip care was (18.03±1.68)point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maternal anxiety score and depression score, postpartum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postpartum neonatal nursing skills mastery ra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aternal bedsid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maternal and family compliance and curative effect, so it is of grea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Maternal bedside care; Maternal; Family members; Compliance behavior
產婦在妊娠之后由于對產褥期保健知識、新生兒護理知識等了解不深[1],且產后角色的轉換等多種因素會導致產婦出現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2],產婦及其家屬的遵醫(yī)行為差會對新生兒健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加強對產婦的護理以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從該院2016年1—12月間收治的產婦中方便抽取126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以封閉式護理的效果作為對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26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計算機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有63名產婦。將存在嚴重原發(fā)性心臟病、妊娠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產婦排除。對照組:年齡范圍22~35(27.42±2.89)歲。孕周在(37~39)周,平均孕周(38.37±0.21)周。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0名,初中及中專11名,高中20名,大專及以上22名。觀察組:年齡范圍23~36歲,平均(27.49±2.91)歲。孕周在37~40周,平均孕周(38.42±0.29)周。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2名,初中及中專10名,高中22名,大專及以上19名。兩組產婦之間對比基線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產婦采用封閉式護理(對照組),在封閉式的房間內對新生兒進行集中沐浴、新生兒撫觸、臍帶消毒等操作,產婦及其家屬無法知曉操作過程,在治療室內對新生兒進行疫苗接種,加強對產婦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針對性或集中式)。
對產婦采用母嬰床旁護理(觀察組),具體操作如下:①分娩前宣教:在產婦入院待產后,將醫(yī)院環(huán)境、相關規(guī)章及探視制度、呼叫器的使用方法、胎動自測方法以及責任護士詳細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同時將分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前置胎盤等病情注意事項以及左側臥位和吸氧的目的、作用,另外將分娩過程及早產征兆進行說明,針對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予以積極的心理疏導。②產后第1天護理:采用一對一和集體化健康教育的方式將母嬰同室、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和技巧、乳房護理方法等詳細告知產婦及其家屬,采用適當的方法促進產婦泌乳,增加泌乳量,根據新生兒需要哺乳并對哺乳體位和嬰兒吮吸姿勢進行指導,使產婦及其家屬掌握正確的母乳喂養(yǎng)方法。③產后第2天護理:將產褥期衛(wèi)生管理要點、產后康復注意事項、新生兒常見危象及處理對策詳細告知產婦及其家屬,在床旁將新生兒沐浴、新生兒撫觸、臍帶和臀部的護理方法進行講解和指導產婦及其家屬操作,鼓勵產婦及其家屬多與新生兒接觸,糾正錯誤操作方法,并通過積極的處理措施將新生兒的體重降至正常范圍內以及降低黃疸值。④產后第3天護理:將產后飲食、運動、衛(wèi)生等知識進行強調,并進行產后避孕指導、擠奶指導,使產婦了解惡露持續(xù)的時間、新生兒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的接種時間。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在產褥期,通過自制的調查問卷評價兩組產婦及其家屬的遵醫(yī)行為,具體內容為新生兒沐浴、新生兒撫觸、母乳喂養(yǎng)以及臀部護理4項,每1項的總分均為20分,分值與遵醫(yī)行為呈正比。②兩組產婦產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均采用百分制,焦慮/抑郁評分越高,說明產婦產后的焦慮以及抑郁情緒程度越嚴重。③由母嬰責任護士來評價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操作情況,包括撫觸、沐浴以及臍部護理3項,根據操作情況劃分為掌握、部分掌握以及未掌握,統(tǒng)計掌握和部分掌握的例數,以此來計算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況。④統(tǒng)計兩組產婦產后出現并發(fā)癥例數,計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⑤兩組產婦產后的生活質量應用健康調查簡表評估,對其中精神狀態(tài)、軀體疼痛、社會功能、軀體功能4個維度進行比較,采用百分制,生活質量越好,體現為分值越高。
1.4 統(tǒng)計方法
將該文數據錄入到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及其家屬遵醫(yī)行為的比較
在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產婦及其家屬的新生兒沐浴、新生兒撫觸、母乳喂養(yǎng)以及臀部護理4項遵醫(yī)行為指標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比較
兩組產婦干預前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經過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產后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同對照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況
觀察組產婦撫觸、沐浴以及臍部護理3項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在統(tǒng)計后發(fā)現,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17%)同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4.29%)相比差值為11.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8,P=0.03<0.05),其中出血例數分別為1例、5例,感染例數分別為1例、4例。
2.5 兩組產婦產后生活質量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精神狀態(tài)、軀體疼痛、社會功能、軀體功能4項生活質量指標均比對照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妊娠與分娩是女性的自然生理過程之一[3],是導致產婦出現心理應激和生理應激的應激源,多數產婦對分娩存在恐懼心理,同時也對新生兒的出生存在強烈的期待,會出現不遵守醫(yī)護人員囑咐的情況,對母嬰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危害。在產婦分娩前后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有利于產后母嬰保健以及使產婦向母親的角色轉換,多個資料均有報道。
在產后進行封閉式護理,產婦及其家屬不能知曉新生兒情況,會存在擔憂、焦慮等情緒,此時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并不能使其良好的接收相關知識,對術后產婦身體恢復以及新生兒保健存在不利影響,因此需改善產婦及其家屬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使遵醫(yī)行為得到改善,最終達到母嬰保健的目的。
母嬰床旁護理在圍產期護理中應用廣泛,在產婦床旁進行各項護理操作,能夠使產婦及其家屬的護理參與度增加,使其能夠正確掌握新生兒護理技能,使產婦及其家屬在短時間內適應新角色[4]。母嬰床旁護理模式通過對產婦進行家屬進行系統(tǒng)化、針對性、連續(xù)性的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在床旁進行示范性的操作及指導能夠使產婦及其家屬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提高,進而促進遵醫(yī)行為、護理依從性的改善,有助于產婦和新生兒衛(wèi)生保健情況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及其家屬新生兒沐?。?8.39±1.45)分、新生兒撫觸(18.42±1.59)分、母乳喂養(yǎng)(17.86±1.72)分以及臀部護理(18.03±1.68)分4項遵醫(yī)行為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說明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在改善產婦及其家屬遵醫(yī)行為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貫穿全程的健康教育能夠使產婦及其家屬掌握相關育兒知識和保健知識有關。
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后,產婦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比對照組更優(yōu)(P<0.05),表明該護理模式能夠使產婦的焦慮、抑郁情緒得到良好的改善,加強產婦和新生兒之間的接觸和交流,促使產婦重視自我保健。母嬰床旁護理通過階段性的健康教育可使產婦掌握較多的新生兒護理知識[5],并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正確操作,隨著新生兒喂養(yǎng)、撫觸、沐浴等護理技能的增強,可使產婦的育兒信心增加,觀察組產婦撫觸、沐浴以及臍部護理3項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率高于對照組(P<0.05),較好的說明這一點。其在保證新生兒安全的同時使產婦充滿辛福感,進而提高母嬰生活質量,而生活質量在臨床護理質量的評價指標中占有重要地位。母嬰床旁護理通過干預產婦分娩前后的飲食、講解分娩相關知識以及產后康復知識,能夠使產婦的分娩耐受力提高,在改善產婦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同時促進產婦產后身體康復,對新生兒的各種狀態(tài)進行及時、全方位的了解,促進產婦精神狀態(tài)、軀體疼痛、社會功能、軀體功能4項生活質量指標的改善,均比對照組數據高(P<0.05),證明了母嬰床旁護理比封閉式護理更能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母嬰床旁護理能夠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促進產婦及其家屬遵醫(yī)行為以及護理技能的提高,對產婦的康復、新生兒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李華[6]在《母嬰床旁護理干預對產婦及家屬遵醫(yī)行為的作用》一文中寫道,采用母嬰床旁護理干預后,產后及其家屬新生兒沐浴、新生兒撫觸、母乳喂養(yǎng)以及臀部護理4項遵醫(yī)行為的分值分別為(18.65±1.75)分、(18.54±1.65)分、(16.85±1.68)分、(17.88±1.56)分,與該文數據相近,表明該次研究的可靠性高。
綜上所述,母嬰床旁護理適合應用在產婦的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僅能夠提高產婦及其家屬的遵醫(yī)行為,還有助于產婦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的改善以及新生兒技能掌握率的提高,效果理想。
[參考文獻]
[1] 高紅娟.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及家屬遵醫(yī)行為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36):8172-8173.
[2] 黃彩玲,陳瑞珍,朱琳女.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及其家屬遵醫(yī)行為的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8):2783-2784.
[3] 何玉敏,王少冰,沈瓊佳,等.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一體化產科病房中的重要性[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296-298.
[4] 李平.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及家屬遵醫(yī)行為、滿意度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6,29(4):324-325.
[5] 蔣進英.母嬰床旁護理對提升產婦及家屬育兒技能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5,21(17):2632-2633.
[6] 李華.母嬰床旁護理干預對產婦及家屬遵醫(yī)行為的作用[J].吉林醫(yī)學,2015,36(15):3415-3416.
(收稿日期: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