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慧??
摘要: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她執(zhí)政期間,重用賢臣,實現(xiàn)天下大治;任用酷吏,鏟除政敵;分封外戚,鞏固政權(quán);提拔男寵,加強皇權(quán)。武則天深諳馭人之道,所以雖然她執(zhí)政時期,有酷吏、外戚、男寵、大臣四方而立,但仍然創(chuàng)造了一個太平盛世。不得不說武則天的用人平衡之道早已出神入化。
關(guān)鍵詞:武則天;用人;策略
清明節(jié)去洛陽看了牡丹花,便想起武則天和牡丹花的故事,人如花,花似人,武則天也像是中國歷史長河隨記憶的流水散落的花,她開過,開的那么美艷,那么動人。中國歷史上唯一帝位得到承認的女皇帝,開元盛世的輝煌盛世,無字碑歌的傳奇,她站在我們的口舌之上,任風吹雨打,一直都很納悶,在那個男人為王的時代,她做了金鑾殿上的人中之鳳,到底是因為她的女人魅力,是她的毒蝎之心,還是她的卓爾有效的用人制度?讓我們一起走進武則天的世界,看一看她是如何用人,又如何將之一切運籌帷幄于一個女人的手里。
一、重用賢臣,天下大治
武則天登基后,知道自己居于深宮,雖然錦衣玉食,但終究不能獨自一人打理天下,遍覽神州。只有依靠眾多的賢士,才能治理天下。因此,她讓賢才居于要職,協(xié)助她治理天下。她認為中國土地廣博,人才薈萃,只要認真搜求,便可得賢。因而特別注意人才的選拔。早在登基之前,她就多次頒布《求賢制》,大力求取才學之士。在登上帝位之后,對于有才能的仁人志士士,更加珍愛,往往破格提拔。殷仲容書法精通,名騷一時,武則天欣賞他的才華,讓他做了申州刺史。李迥秀文采斐然,當時稱為風流之士,讓他做了鳳閣舍人。韋承慶雄才大略,見識廣博,武則天命他為鳳閣侍郎。王及善退休賦閑在家,當時契丹騷亂,他被任命為滑州刺史。將赴任,武則天問他治理朝廷的得失,王及善提出了治理朝廷,明正朝綱的十余條建議。武則天聽后認為讓王及善擔任地方官是屈才了,于是就把他留下做了內(nèi)史。武則天選拔賢才,考核官吏,是既重德,又重才的。她特別優(yōu)待和重視保護賢臣。例如宰相周允元死,武則天寫七言詩來悼念他,陸元方為官清廉,再為宰相。武則天尊重大臣,從對狄仁杰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她曾封與狄仁杰國老之名,在狄仁杰退休后,感嘆朝堂空了,由此便可見她對人才的尊重和愛惜。
武則天這種具有突破性和靈活性的選官制度,才使得能人志士層出不窮,成為大周這棟宏廈的有力支柱,這不僅使大周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且也極大程度的加速了開元盛世的到來。
二、任用酷吏,鏟除政敵
武則天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其權(quán)勢和地位和女皇并無多大的差別。但還是名不正言不順。然而,要真正成為金鑾殿上的王,卻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反對她的,前有徐敬業(yè)、越王李貞等人,其后,以宗室為首的反對派仍有很大的實力。武則天是位剛毅果斷,辦事穩(wěn)重的女性,她既已用強有力的鐵腕,打敗了那么多政敵,就沒有什么好怕的了。她要乘平叛勝利之后,想方設(shè)法鏟除一切政敵,向既定的目標邁進。正因為如此,當武承嗣建議“盡誅皇室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的時候,武則天沒有表示反對。
那么,怎樣才能鏟除政敵,“盡誅皇室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呢?對明目張膽反抗者,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征討,但對那些分布在朝廷內(nèi)外、全國各地的潛藏的政敵,最有效的辦法莫過于利用酷吏,借刀殺人了。但酷吏沒有擔任朝廷的要職。當時最有名的酷吏索元禮、周興和來俊臣。此三人皆未至宰輔。酷吏中當上宰相的只有兩人。一個是傅游藝,一個是吉頊。吉頊嚴格地說并不是酷吏,《新唐書》就沒有把他列入《酷吏傳》,尤其是為相不足一年,就因為和武懿宗爭功失勢,沒有發(fā)揮多大作用??梢姡崂綦m然有時使朝官反目成仇,對國家的政治并沒有多大的干涉。
從本質(zhì)上講,酷吏只是武則天拿來利用的一枚棋子,棄車保帥的道理武則天再清楚不過了??崂舢吘故莾春輾埍?、濫用私刑的官吏。當政敵伏首、政局穩(wěn)定,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矛盾趨于緩和時,酷吏就有可能造成社會恐慌和動亂。因此,當酷吏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人們要求“省刑尚寬”的時候,武則天毫不猶豫,先后殺掉了索元禮、邱神勣、周興、傅游藝、王弘義等人。為人們消除酷吏造成的恐怖氣氛。甚至下令禁止天下屠殺。萬歲登封元年十月,又頒發(fā)了一道詔書,嚴禁中央法官亂用刑罰,減大理丞,廢秋官獄,同時還要求地方官崇德減刑。神功元年六月,武則天最終聽從王及善和吉頊的勸說,將最后一個大酷吏來俊臣送進了墳墓。至此為止,所謂“武周酷吏”便退出了政治舞臺。后來,又相繼平反昭雪了酷吏制造的冤假錯案,給死者及其家屬一一恢復名譽。所以,夸大酷吏的影響,試說武周是酷吏的天下,實在是夸大了酷吏的作用。
三、分封外戚,鞏固統(tǒng)治
任人唯親卻也有可能大義滅親。武則天“改朝”之際,“外戚”勢力確實有所發(fā)展,這是武則天登基稱帝的必然結(jié)果。因為對武則天來說,“外戚”即是宗室,稱帝后提高宗室地位不僅符合禮制,而且非常必要。不過,“外戚”的發(fā)展是在武則天允許的范圍之內(nèi)進行的,是十分有限度的。武周“外戚”雖然多被封王,但那是都是“宗室”的一般榮譽,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爵賞。
武則天之世,“外戚”基本上沒有擔任什么軍國重任,至宰輔者也只有武承嗣、武攸寧、武三思三人。武承嗣是武元爽的兒子,是為外戚中的骨干分子?!案某鼻昂螅亩葹橄?。其主要活動有二:一是勸武則天“盡誅皇室諸王及皇儲”,固求皇儲位。前者武則天按照他的計劃實行,后者武則天并沒有實行。武攸寧是武士彟之孫,雖然三度入朝,歷時三年,但并未對政治產(chǎn)生重大影響。武三思是武元慶的兒子,他雖二次執(zhí)政,但不過二載,在政治上也沒有什么作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武則天任用“外戚”,除有扶植“宗族”之意外,主要是監(jiān)視大臣。
但在很多場合,武則天對“外戚”并不完全信任。例如,武承嗣為文昌左相時,李昭德密奏說,父子之間尚且會奪權(quán),更何況是姑侄。武則天聞聽后不久就撤掉了武承嗣的宰相官職。又比如武攸緒徙封嵩山,請求辭官隱居。武則天懷疑其中有詐,雖然答應了他,但還是暗地里派人監(jiān)視他。不僅如此,武則天在經(jīng)濟上也對外戚給予了較大的限制。唐初,諸王封邑征租,都是王家自行征收,武則天則下令州縣征送,以防止諸王額外敲詐剝削。由此可見,武周不是外戚的天下。endprint
四、提拔男寵,加強皇權(quán)
當時的男寵也不過是武則天拿來消遣和利用的工具。武則天的男寵,前有薛懷義、沈南謬,后有張易之、張宗昌。薛懷義在“改朝”前頗得武則天信任,曾護修白馬寺,督作明堂,為清平道行軍大總管擊退突厥,可以說對武周政權(quán)的建立有汗馬功勞?!案某焙螅瑧蚜x日益驕橫,侍御史周矩彈劾他,武則天還替他辯護。證圣元年,明堂失火,懷義負有管理不善的責任,受到武則天的責備,然而卻還讓他負責整修,在此之后薛懷義更加跋扈,最終招惹帝怒。當薛懷義從宮人消失后,御醫(yī)沈南謬得幸。他不過是個給武則天看病的醫(yī)生,從未見過有其他的政治活動。至于二張,是初唐宰相張行成的族孫,家世較顯赫。對于二張,武則天頗為倚重。值得注意的是,薛懷義受寵時,武則天已六十余歲,二張入宮時,武則天已年逾古稀。何況薛懷義不久便居于白馬寺,二張也不住在宮中,而有自己的“甲第”。直到武則天病重時,二張才整日侍疾身邊,組成“看守內(nèi)閣”。
武則天寵幸“面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些人本身有一定的才能,如薛懷義精明干練,沈南謬有回天之醫(yī)術(shù),二張能歌善舞,可供宮中驅(qū)使,拿來消遣娛樂。二是為了自我保護,暗地里監(jiān)視大臣,牽制外戚。本來“男寵”的角色可由宦官頂替。但因其一,武則天通文史,懂得東漢宦官專權(quán)的教訓;其二,武則天是女皇帝,認為自己用男寵理所當然。因此,她沒有重用宦官而選擇了男寵。
男寵作為武則天的傀儡,實際上是沒有實權(quán)的,不僅如此,武則天對男寵既能寵愛有加,該殺也是毫不念情的。薛懷義被殺就是很好的證明。所以,男寵對政治也沒有過多的干涉。
正是因為武則天深諳馭人之道,所以雖然她執(zhí)政時期,有酷吏、外戚、男寵、大臣四方而立,但仍然創(chuàng)造了一個太平盛世。不得不說武則天的用人平衡之道早已出神入化。
[參考文獻]
[1]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2]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胡戟.武則天本傳[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林語堂.武則天正傳[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
[5](日)原百代.武則天[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6]盧嬌.從詩歌看唐人對武則天的評價——兼論唐詩的自由品質(zhì)和現(xiàn)實精神[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
[7]陳含章.也說武則天:從糟蹋歷史的歷史劇說起[J].文學教育(上),2017(02).
[8]肖燕.武則天的用人智慧[J].文史雜志,2016(05) .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漢唐北疆治理與國家安全研究》(項目編號:15BZS030)。
(作者單位: 河南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鄭州外國語學校,河南,鄭州,450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