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霞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一方面通過實驗教學的生動形象作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實驗之后的討論過程,可以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思考,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巧妙的運用物理實驗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教學實驗;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初中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的教學方法。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其操作過程簡單,物理現象容易被學生觀察到,因此增加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物理實驗教學,一方面加強了物理知識與實驗的相互聯系,另一方面又提高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不僅要傳授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而實踐能力恰好是物理教學中所缺乏的。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巧妙的運用實驗教學的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1 實驗教學的特點
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幫助學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對于物理的興趣。實驗教學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思考、觀察,以及動手去做實驗,增加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1.1 實驗教學簡單易懂
初中物理大多數實驗,單純的講起來不太容易明白,做起來實驗就會很清楚明白。初中物理實驗方便學生的操作,很多器材都是來自生活中,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比如刻度尺、乒乓球、氣球等等。
1.2 實驗教學和教材相近
實驗教學的選取和教材緊密結合在一起,往往是教材上面的例子,轉換成現實中的實驗,為學生動手做實驗,提供了步驟和方法,學生也不必為了掌握知識而死記硬背。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去理解這個實驗的原理,只有掌握實驗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學到知識。這樣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觀察物理現象,掌握物理規(guī)律,增加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
1.3 實驗本身的有趣性
教學實驗雖然不多,但是因為其豐富的內容,受到學生的歡迎。實驗教學的開放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而且還是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實驗的過程一般都是教師先演示一遍,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做或者分成小組進行實驗,這就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動者,自然學習也就比較認真和熱情。實驗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而且還有善于觀察、思考的物理思維。
2 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的具體應用
2.1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學實驗。例如在初中課本,學習摩擦力的一章中。學生對于摩擦力概念很難理解,想象不出,摩擦力是什么,和我們的生活又有什么關系。通過做實驗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實驗開始之前,準備好實驗需要用的材料,包含彈簧測力計;一個正方形的木塊,長*寬*高尺寸為50mm*50mm*50mm;一個表面光滑的長方形的木板,長寬高尺寸為500mm*200mm*20mm;秒表。固定在水平面上,長木板邊上有刻度尺,可以記錄木塊運動路程。做實驗時,先調好彈簧測力計的度數為零,水平拉動彈簧測力計,然后一點點加力,能夠讓木塊在長木板上勻速直線運動。在勻速運動時候,記錄彈簧測力計的度數,木塊運動路程,秒表時間。多做幾組數據來進行比較,分析誤差。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彈簧測力計,觀察到摩擦力,最后得出結論。學生在學習時,就會印象深刻,掌握知識也會更加牢固。
2.2 初中物理分子教學實驗。證明分子之間存在空隙的課程章節(jié),因為分子和空隙,很難被學生觀察到,因此很難被學生理解。在教學設計實驗時,實驗一定要簡單直觀,符合當時學生的認知習慣。做實驗時,準備兩個100ml量筒和一個200ml量筒,一些黃豆和綠豆,告訴學生黃豆和綠豆是表示兩種不同的分子。然后把綠豆和黃豆倒入100ml量筒中,搖勻密實,倒?jié)M100ml量筒。然后把它們混合倒入一個200ml的量筒中,搖勻密實,讓學生去觀察,混合之后的體積有沒有200ml。如果不是200ml,那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體積減少。通過做這個實驗,一方面增加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知道分子和空隙的概念;另一方面讓知識生動起來,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初中物理小孔成像實驗。這是一個有趣的實驗,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利用的就是光線的直線傳播,探討的問題就是物體的光線在經過小孔之后是如何映射到成像底部。做實驗的時候,首先需要理解光線直線傳播的概念,準備好蠟燭、小孔屏幕毛玻璃。點燃蠟燭,調整蠟燭和屏幕的高度,讓蠟燭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的中心大致在一條直線上。同時需要注意蠟燭和小孔屏幕的距離不能太遠。調整之后就可以看見蠟燭火焰在毛玻璃上的倒立的實像。我們可以移動蠟燭或者毛玻璃的位置,就可以觀察到蠟燭距離小孔越近,毛玻璃上的成像越大。通過這個實驗就可以觀察到光線是沿著直線傳播的。這樣就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增加學生的興趣。
2.4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實驗。在初中課堂課堂上都知道光遇到水面、玻璃或者其他物體表都會發(fā)生反射,對于初中學生,不明白反射的原理。實驗準備需要一激光筆,玻璃,垂直固定在玻璃上的半圓形刻度板。做實驗的時候,讓從激光筆平行于刻度板,射入光線,光線經過玻璃的反射,從刻度板的另一側射出,我們就可以很好的觀察和記錄,光線射入角和反射角的數值,從而驗證光線反射的時候,入射角是否等于反射角,進而總結出規(guī)律。通過這些巧妙的實驗就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
3 實驗教學的作用和目的
3.1 實驗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物理思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物理教師的目標是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學習有興趣了,學生學習才會主動起來,學習也會更加認真的學習,教學質量也會更好。理論知識與物理實驗的相結合,使知識生動起來,增加了教學趣味性。物理實驗教學中,把復雜抽象的物理問題簡單化,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3.2 實驗教學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做實驗之前的正確引導,通過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己去查明其中的原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就會被調動起來,同時對學習也會充滿期待,積極主動參與到課程中來,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的魅力,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物理思維。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內容的教學要循序而漸進,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做實驗時,注意安全,避免學生受傷。
3.3 實驗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實驗教學相比傳統教學,可以更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會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因為物理理論比較抽象,難以被學生理解,所以很容易讓學生對學習物理失去興趣。實驗教學豐富了傳統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發(fā)動學生主人翁意識,學生自然也會樂于動手,動腦去完成一個實驗,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知識。
3.4 實驗教學輔助學生對知識難點的講解。初中物理中有許多抽象復雜的問題,對初中學生不容易理解,而實驗教學就可以方便學生直接去觀察實驗,掌握這些抽象的知識。因此教學中教師就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利用實驗進行演示物理現象,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識。
4 結束語
初中物理大部分理論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實驗的教學方法。巧妙的應用實驗的教學方法,可以把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樾蜗笊鷦拥膶嶒灛F象,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實驗的教學方式,點燃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同時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巧妙運用實驗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觀察與操作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必雄.論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實驗中的重要作用[J].考試周刊,2014(8):135.
[2]胡建樂.淺析教學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巧妙應用[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4(2):53.
[責任編輯:田吉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