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緒情
摘要:當前,我國政府在公共文化的供給上仍然存在問題和不足,供給側改革在經濟領域的有效運行,同樣值得文化領域的借鑒和推廣。悅書房的建設是合肥市圖書館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的一個嘗試,我們可以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來分析,從中汲取有益經驗,從而推動供給側改革在整個文化領域的推行。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公共文化;供給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xù)增長動力”。[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步提出是針對經濟領域,它在推動我國經濟良好運作的同時,也值得文化領域的借鑒和推廣。當前我國文化領域里各式各樣的文化產品層出不窮,同時也存在文化產品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真正能做到“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的文藝作品為數不多。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在質量、范圍和效率上都不盡如人意。因此,在文化領域推進供給側改革,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優(yōu)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在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時,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對當前來說是十分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在實踐當中探索出一條科學有效的道路。
合肥市圖書館新館于2003年建立,面積1.5萬平方米,閱覽坐席約600個,自2011年免費開放以來,讀者量激增,2015年接待讀者84萬人次,舉辦各類讀者活動300余場,現(xiàn)有的館舍面積已難以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為積極響應合肥市“大湖名城·悅讀合肥”全民閱讀活動,增強城市書香氛圍,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也為了創(chuàng)新共建合肥公益文化建設新模式,合肥市圖書館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利用館門口三層堆放雜物的長廊進行升級改造的悅書房于去年6月底正式開放,這是全國第一家有人值守的24小時圖書館。該館面積約500平米,并設有閱覽座席100余個,藏有圖書8000余冊,內容涉及文學、人物傳記、社會科學等多個知識門類,可為讀者提供成人及兒童圖書閱覽服務。[2]悅書房自開放以來,受到廣大市民的熱情回應,這樣一間不打烊的書房,為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貢獻了重要力量。
合肥市圖書館建設悅書房這一舉措,不僅是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優(yōu)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也是探索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嘗試。從供給側改革角度來分析悅書房的建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供給源泉改革,激發(fā)社會資本創(chuàng)造活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公共文化的供給側改革也必須從供給源泉入手,積極引進社會力量的參與,使社會力量真正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成員。[3]從而激發(fā)社會資本的創(chuàng)造活力,為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提供源泉和動力。
合肥市圖書館24小時悅書房是合肥市圖書館創(chuàng)新辦館模式,積極與社會力量合作,引進社會資本投資的新嘗試。悅書房將“尋找價值交叉點,吸納社會力量參與”作為自己的創(chuàng)辦理念。打破傳統(tǒng)的由政府獨資的辦館模式,與華博勝訊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一社會力量合作。其中,建設裝修的100多萬元費用全由華博勝訊出資,合作的公司想依托悅書房這個平臺,研發(fā)能為讀者提供深層次文化需求的智慧產品和文創(chuàng)產品等。[4]其運營管理則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由合肥市圖書館提出管理要求和考核機制,市財政撥款通過招標聘請專業(yè)團隊進行運營管理,包括1名店長,1名運營經理,3名閱讀推廣人,4名圖書管理員和1名新媒體宣傳員。
這無疑是一個多贏的局面:首先,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率。悅書房的管理運營是通過合同外包制來進行的,能夠利用私營企業(yè)的優(yōu)勢,充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浪費,也有利于防止政府腐敗的發(fā)生。其次,悅書房建設裝修的費用都由企業(yè)出資,有助于減輕政府財政預算的壓力。同時,政府可以擺脫繁重的事務,轉變政府職能,做好監(jiān)管的角色,能夠更好地保證工程的實施。再次,實現(xiàn)了供給主體多元化,政府和企業(yè)能夠取長補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企業(yè)利用自己的資金和技術優(yōu)勢,專業(yè)團隊在運營管理方面則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充分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做好監(jiān)管工作,雙方共同合作,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優(yōu)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最后,能夠激發(fā)企業(yè)的創(chuàng)造活力,提高企業(yè)自身競爭力。企業(yè)依托悅書房這一平臺,更好地了解市民群眾的深層次的文化需求,從而有利于研發(fā)出更多真正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文化產品和智慧產品,對企業(yè)的發(fā)展來說也大有裨益。
二、供給內容改革,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優(yōu)秀文化產品
公共文化的供給關鍵在于提供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優(yōu)秀文化產品,在滿足人民文化需要、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時,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公共文化供給內容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向市民群眾提供內容豐富多樣又具有針對性的文化服務, 悅書房設計了具有創(chuàng)意性的閱讀空間,分別為閱空間、趣空間、創(chuàng)空間。第一層“閱空間”承擔最基本的閱讀職能,里面的圖書也主要以人文社科為主。同時為了充分利用館內空間,在樓梯處搭建了一塊二三十平方米的小舞臺,可用作小型聚會或活動。第二層,為了滿足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的閱讀需求。相應地設計了“趣空間”,在這片小小空間里兒童可以徜徉在童話的世界里。除了圖書外,館內還提供了精美的擺件、內容豐富的繪本;搭配色彩斑斕的裝飾以及充滿童趣桌椅,可以說是為兒童量身打造的一個趣味空間。第三層創(chuàng)空間,這是由三個特別設計的獨立私密空間組成的,有散發(fā)古老圖書館厚重氣息的古典型空間,也有體現(xiàn)文藝青年范兒的現(xiàn)代型空間。要想舉辦小型沙龍或聚會,只要擺放幾把椅子即可。創(chuàng)空間在營造良好氛圍的同時,又符合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簡便快捷等特點。[5]三種不同種類和風格的閱讀空間無疑為悅書房增添了一種人性化的色彩。
悅書房藏有圖書8000余冊,內容涉及多個知識門類,可為讀者提供成人及兒童圖書閱覽服務。另外悅書房計劃全年將舉辦120場讀書沙龍、作家分享會、親子專題活動、第三課堂、合肥讀書會、青少年素質培訓、周末小電影、主題展覽、創(chuàng)客交流等各類讀者活動。僅開放當天,“悅·書房”就一連舉辦了中美創(chuàng)客大賽作品展、許多余老師讀者交流會、“人生不止眼前的茍且”民謠暢享會等多場精彩活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形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走進悅書房,體驗精彩多元的文化氛圍。endprint
三、供給對象改革,既要做到“公共性”又要體現(xiàn)“差異性”
公共文化的基本屬性就是“公共性”,這一點體現(xiàn)在公共文化的供給對象上,就是社會公眾普遍能夠享受到的。而“差異性”則是為了更有針對性地提供公共文化,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公共文化的供給側改革必須突破以往“一概而論”的供給,在不同的供給對象上要做到“量體裁衣”。
合肥市圖書館建設的悅書房沒有門禁,不用刷卡,市民要想進入悅書房只需辦理一張讀者證。從政府官員到環(huán)衛(wèi)工人,只要帶著讀者證都可以在悅書房享受自己的閱讀樂趣。閑暇時光,走進悅書房,上班族的工作壓力得到釋放,老人可以沉浸在充滿回憶的古典文字里,兒童則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樂園。包括外來的農民工,都可以受感到來自這座城市的人文關懷。這樣的悅書房是一個溫馨舒適具有良好氛圍的公共文化空間,面向全體社會公眾,真正體現(xiàn)了公共文化的“公共性”。滿足“公共性”的同時,針對不同人群還要做到“量體裁衣”,“因地制宜”地供給公共文化。悅書房的供給對象包括全市不同職業(yè)、不同年齡、不同身份背景的各類人群。悅書房的閱空間、趣空間、創(chuàng)空間的三個空間設計,就是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興趣和需求。閱空間除了主要提供人文社科類的圖書外,在進門位置的左側有一個吧臺,提供咖啡等飲品和三明治等西式輕;趣空間是讓孩童在閱讀時樂在其中;古典與現(xiàn)代結合的創(chuàng)空間則滿足了創(chuàng)客交流和讀書分享等越來越普遍的讀者需求。
悅書房早已打破傳統(tǒng)圖書館只提供圖書這一單一的服務模式,它是一個集圖書借閱、讀書分享、創(chuàng)客交流、咖啡休閑為一體的閱讀休閑空間。它滿足了市民群眾日益多樣的文化需求,越來越多的市民在這里享受到貼心優(yōu)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四、供給服務改革,探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模式
公共文化供給服務的改革是保障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的一道重要程序。只有讓人民群眾感受到貼心細致的服務,才能更好地建設服務型政府和人民滿意的政府。同時,政府與社會力量的合作,也是探索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模式的有效嘗試。
悅書房的管理運營采用政府采購的方式,以合同的形式外包出去。為了對公司的運營管理進行監(jiān)管和評估,合肥市圖書館制定了詳細的“悅書房運營外包考核細則”??己说膬热萦校?.日常運營管理,包括全面管理、設施設備的調試和維護和衛(wèi)生清潔,悅書房一層提供24小時讀者服務,全年無休,免費對外開放。2.全年活動策劃。悅書房全年活動場次原則上不得少于120場,活動包括培訓、講座、沙龍、創(chuàng)客、親子、競賽、展覽、讀書交流等多種類型。3.員工培訓計劃。運營單位定期對悅書房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常規(guī)業(yè)務培訓、消防安全培訓、應急預案培訓。4.圖書統(tǒng)計。定期對破損圖書進行統(tǒng)計,保證悅書房內的圖書不影響讀者借閱,年圖書破損率不超過5%。及時對新書上架,更新報刊雜志等。5.品牌宣傳推廣。合理利用微博、微信,快速吸引讀者用戶,使讀者知曉率達到80%以上;確保運營過程中不發(fā)生負面輿情及評價。6.讀者服務評價。對悅書房內的讀者定期開展調查問卷,年度形成匯總和統(tǒng)計,讀者對悅書房工作人員服務滿意度應在90%以上。7.讀者反饋。對讀者所提出的建議或者投訴問題,應給予及時回復或者反饋,有耐心、有禮貌地處理讀者問題。8.資料歸檔整理。悅書房內相關工作臺賬需完好保存,以備后期查驗。以上所有考核內容都采用計分制,由合肥市圖書館對運營單位進行年度考核,發(fā)現(xiàn)不合格,必須立即進行調整。通過對運營單位建立具體詳細的考核機制,能夠有效監(jiān)督其服務質量,防止出現(xiàn)懶散怠慢、服務不周等問題。
除此之外,悅書房還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和APP,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了解和挖掘讀者需求,研發(fā)適合空間服務特色應用。借助于互聯(lián)網線上平臺和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最終實現(xiàn)線下產品和服務的創(chuàng)新。通過功能板塊的設計,打通線上與線下,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線上交流、訂閱、報名、購買、線下聚會、活動、體驗等需求,聚合圖書館優(yōu)質數字資源,通過大數據分析,向廣大讀者推送個性化數字內容,方便讀者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手機閱讀。悅書房在征求民意,深入了解市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定期做問卷調查,傾聽來自市民群眾的心聲。只有做到準確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才能為其提供相應的文化服務,防止服務錯位。
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質量出發(f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從而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6]文化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就是要著力于公共文化的供給,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給質量。合肥市圖書館通過和社會力量的合作,將兩者的優(yōu)勢都充分發(fā)揮,公共文化的供給質量在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悅書房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的核心服務理念,從市民的視角出發(fā),了解和感受他們的切身需要,為他們量身打造一個溫馨雅致、休閑放松的公共空間。它是合肥市圖書館對區(qū)域性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新模式的積極探索,致力于打造合肥市文化新地標,形成具有全市乃至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務創(chuàng)新型品牌,提高合肥市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造具有行業(yè)創(chuàng)新性的區(qū)域性圖書館服務體系新模式的一個有益嘗試。它的建設也為政府提供公共文化開辟了一個新的思路,對推動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新華網,2015年11月15日
[2]合肥“24小時書房”向市民開放.合肥晚報,2016年6月29日
[3]周曉英.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途徑探討.圖書館研究,2013(6),16頁
[4]方偲.合肥圖書館24小時書房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合肥日報,2016年7月1日
[5]悅書房 合肥市圖書館24小時閱讀空間正式對外開放.安徽省圖書館,2016年6月29日
[6]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f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中國質量新聞網,2016年1月4日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管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