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軍
摘要: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對基層公益性文化服務能力起到有效地提升作用,并且對于社會主義文化更好、更快、更繁榮地建設、發(fā)展都起到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其是一項推動我國基層群眾文化良性發(fā)展的普及工程。本文就以當前國內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所遇問題做進一步探索,并提出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期推動我國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更好地發(fā)展。
關鍵詞:基層文化志愿服務;問題;措施;發(fā)展
文化志愿者是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國內社會主義發(fā)展進程的不斷推進,隨之而來的是國內民眾對于精神文化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然而,隨著社會地不斷發(fā)展,文化發(fā)展呈現(xiàn)出了一種發(fā)展不平衡的現(xiàn)象,文化工作者缺乏是其中最明顯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文化志愿者的出現(xiàn),有效為文化工作者隊伍提供了補充,逐步成為我國公共文化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持力。
1.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概述
志愿者,是不以任何實際回報為目的,無私為社會公眾付出支持與愛的一個群體,他們不會受到國界的限制,只為通過自身熱情、努力播種出愛的種子。2013年,是我國文化志愿者發(fā)展最為迅速的一年,在這一年,我國文化部對文化志愿服務總的工作思路進行了制定,其提出:“在城鄉(xiāng)基層之中展開廣泛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著力培育出一批文化志愿服務品牌,更進一步擴充文化志愿者群體規(guī)模,構建出形式更多多樣、參與路徑寬泛的文化志愿服務體制、體系,推進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朝著社會化地建設、發(fā)展,實現(xiàn)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規(guī)范化管理。[1]”同時,我國文化部將這一年定義為基層文化志愿者服務年。這也充分說明了,拓展基層文化志愿服務的活動范圍,能夠對人們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過程起到更好的引導,提高其道德境界,進一步實現(xiàn)道德規(guī)范,從而加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進度。與此同時,廣泛開展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還對集體性文化活動地開展,有著良性地促進作用,使國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保障,進一步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更好程度地滿足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新需求,真正提高群體性文化活動開展的廣度與深度。其更是實現(xiàn)黨的十八精神貫徹與落實的一條重要途徑。
2.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過程中所遇問題
2.1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宣傳力度不足
隨著國內社會發(fā)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更多的民眾開始認識與接受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這種完善自我、服務他人的新型服務形式。雖然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在我國的發(fā)展過程是可喜的,但仍有很多人不清楚,志愿活動、志愿隊伍、志愿者等概念,對于其現(xiàn)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有力載體的重要地位認識不清[2]。不了解文化志愿服務促進社會保障制度更快、更完善建成的作用,甚至其中有一部分人還認為志愿服務就是學習雷鋒精神的活動。在這部分民眾的眼中,志愿者成為了其想要獲得幫助,他就需要來,自己得到幫助后他就可以走,不需對其支付任何報酬的免費勞工。然而,造成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就是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宣傳力度不足,宣傳范圍不夠廣泛,沒能轉變這些群眾以往老舊、落后的觀念。
2.2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缺乏優(yōu)秀的文化負責人
我國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xiàn)狀,各社區(qū)志愿者服務站的負責人配置不合理。很多文化志愿者服務站的負責人都是由社區(qū)居委會的干部進行代理,然而這些社區(qū)干部通常都兼數職,工作任務相對比較繁重,不能做到將自身全身精力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中來,畢竟他們還有著其它工作需要負責。特別是,社區(qū)志愿者服務站中日常工作本身就比較多,工作制度完善、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籌備活動資金等,都需要負責人進行后續(xù)跟進、制定,沒有一個優(yōu)秀的、精力充足的文化負責人,服務站內運行只會變成一團亂麻,更不用談開展更多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并且,當前不少服務站負責人在開展服務活動時,僅憑個人以往的工作經驗,對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作用、意義,都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能做到結合實際制定活動形式。
3.促進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更好開展的措施
3.1加強政府主導作用,增加資金支持
要想實現(xiàn)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更好地開展,首先要加快頂層設計,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做到政府搭臺、文化唱戲。其次,經費是一切活動、工作開展的必要基礎,為了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開展能夠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各級政府可以通過將文化志愿服務的支出納入到公共的財政預算當中,來實現(xiàn)對活動資金的補充。例如,在2011年—2015年期間,廣東省各級政府對文化建設所投入的財政支持總額達到了250億元之巨。又例如,在天津市的和平區(qū),當地財政每年都會為每個街道撥款15萬元,另外,當地旅游局與區(qū)文化局還會在每年給每個街道再撥款10萬元以上,保證當地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能夠得到充足經費支持[3]。
除此之外,各級政府也需充分考慮當地實際情況,使得制定出的文化志愿服務的工作方向、重點、主題更為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更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地弘揚。同時,要充分正視圖書館、文化館、群眾藝術館、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文化站等各類專業(yè)文化機構的重要作用,這些專業(yè)文化機構是各類公益性文化活動開展的核心陣地,擁有著豐富的活動經驗以及大量專業(yè)人才、文化資源,對于這些資源,各級政府都要充分合理利用,促進基層文化志愿服務事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
3.2加強宣傳力度,優(yōu)化文化志愿服務隊伍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地理面積廣闊,人口數量龐大,基層文化志愿服務工作宣傳要做到全民覆蓋難度較高。因此,各地應結合自身特色,宣傳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可以將文化志愿者的招募范圍進一步朝著社會拓展,吸引更多方面的力量加入到志愿服務的隊伍中來。通過各地文化志愿服務站、服務點的努力,使文化志愿者隊伍的結構能夠逐漸向多元化進行轉化,促使文化志愿者的數量持續(xù)得到增加,從而擴大文化志愿服務的覆蓋范圍。
同時,對于從社會中招募而來的文化志愿者可以采取以下幾種管理方法:一是,在招募進來的很多社會人群中,有很多是已經退休的教師、干部、民間藝術家,可以聘用其作為基層服務點的文化輔導員,利用其文化知識基礎扎實、具有藝術修養(yǎng)、接受能力強的特點,使其能夠成為基層服務點中的領頭羊,鼓勵其多參與一些縣、鎮(zhèn)、鄉(xiāng)級文化志愿服務中心所組織的培訓活動,從而提升服務點中志愿者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多方面綜合考慮,在其中選取一名具有優(yōu)秀文化素養(yǎng)的人才,作為當地社區(qū)或行政村的文化負責人,使工作制度完善、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籌備活動資金等,都有負責人進行后續(xù)跟進,使得服務站、服務點能夠正常運行,從而開展更多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社會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各地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不斷發(fā)展、深入,志愿者所弘揚的精神也會獲得更多民眾的認可。要想實現(xiàn)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更好地發(fā)展,離不開政府支持,也離不開群眾的大力支持。政府政策、資金的支持,社會群眾的加入,能夠促使我國基層文化志愿服務事業(yè)長遠地發(fā)展下去,滿足新時期下國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可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背景下文化志愿者工作建設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37(2):108-110.
[2]張靜.志愿文化推進新農村道德建設的路徑與機制研究[J].中華文化論壇,2017(1):120-125.
[3]何靜,陳春鳳.大學生志愿服務激勵機制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7(7):90-91.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文化館,山東 濱州 256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