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朝仙
摘要:現階段,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職院校數量與規(guī)模呈現出正比趨勢,且朝著生源多元化趨勢創(chuàng)新變革。生源多元化模式的出現,改變了高職教育單一模式,但是從某個角度分析,因為學生之間差異較大,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法不同,傳統(tǒng)的高職教育模式無法適應其發(fā)展要求,故需要加強變革。鑒于此,主要從生源多元化角度入手,著重探究現階段高職教育基礎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關的建議與改革對策,旨在提升我國高職教育基礎課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生源多元化;高職教育;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09005203
毋庸置疑,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高職教育發(fā)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生源多元化發(fā)展模式的開啟,推動高職教育無論在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上均提高一個層次[1]。其中在高職教育中基礎課是極其重要的,在新時期,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整個高職教育的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那么則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基礎課所占據的比例,分析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基礎課教育所出現的缺陷與不足,并對癥下藥,真正從教育實際出發(fā),提出有效的對策與建議,促進高職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
一、生源多元化趨勢下高職教育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意義在近幾年相關政策的引導下,生源多元化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發(fā)展中不可忽略的問題,在為高職院校發(fā)展帶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對基礎課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現階段高職教育基礎課教學加強改革成為了目前最為主要的內容,其現實意義表現在三點:第一是滿足教育發(fā)展的要求[2]。從某個角度分析,現階段高職教育已經一改傳統(tǒng)模式,尤其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實現了校企合作,為幫助學生就業(yè)奠定了基礎。但是從某個角度分析,基礎課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是日后推薦學生就業(yè)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所以為提高學生就業(yè)水平,提高就業(yè)質量,加強教育基礎課改革成為了當務之急。第二,滿足教學現狀。生源多元化的來臨,導致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參差不齊,學生日后接觸專業(yè)課更是呈現出一定的缺陷,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如果仍舊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那么則會導致部分學生渾渾噩噩地度過高職學習生涯,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根據生源多元化的要求,針對學生存在的差異進行基礎課改革成為了提高教學水平的主要利器。第三,滿足教學大綱與教學目標。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是為學生服務的,主要的目標便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掌握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學以致用,而實現教育基礎課的改革,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不感興趣的內容摒棄掉,將學生厭煩的教學手段去除,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3]。因此,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分析,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積極做好高職教育基礎課改革都成為了目前最為主要的內容與任務。
二、生源多元化模式下高職基礎課存在的問題
從整體角度分析,生源多元化模式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我國高職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同樣,教師作為高職教育中傳道授業(yè)解惑者,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生源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從自身出發(fā),分析存在的缺陷。
1教師未認識到高職教育中基礎課的作用
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基礎課承擔學生基礎知識培養(yǎng)任務,且基礎課在設置上需要滿足不同生源學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從當前的發(fā)展趨勢分析,有諸多高職教師沒有明白基礎課關系到學生日后就業(yè)以及職業(yè)技能形成,在教學中不予以重視。此外,從基本屬性分析,高職教育主要的目的便是培養(yǎng)高端技能型專業(yè)人才,其學生的職業(yè)技能便占據首要地位,基礎課對其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然而筆者分析,大多數教師沒有認識到基礎課在學生科學思維功能培養(yǎng)中的作用、沒有認識到基礎課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中的作用,在教學中基礎課所占據的比例較少,從而導致缺乏對基礎課的認識與理解,長此以往則會忽略基礎課的高等性,阻礙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2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4]
因為受到幾千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大多數高職院校基礎課程教學中仍舊采取傳統(tǒng)的模式,這種模式不僅不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并且也無法真正滿足生源多元化的基本需求。此外,根據調查分析,大多數學生已經習慣了學科化課程教學,還有部分教師對教學改革帶有一定的抵觸心理,認為即便進行改革,基本的知識也是不會改變的,這樣一來,無法真正體現基礎課程的全面性,也缺乏學科之間的溝通與滲透,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日后開展專業(yè)課程帶來影響。還有一點便是教師在生源多元化模式下對學生采取傳統(tǒng)“灌注式”教學模式,沒有體現出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與抵觸心理,得不償失。
3未與專業(yè)課實現有效對接
基礎課內容自成體系,沒有與其他專業(yè)課程相互銜接,從而無法形成契合點,無法實現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比如像專業(yè)課對基礎課教學內容有所要求,且對基礎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所要求,一門基礎課往往需要對應眾多專業(yè)、科目,且授課計劃不可一致性,需要具備針對性。然而當前,在生源多元化模式下,這一系列的要求并沒有得到改善,且基礎課與專業(yè)課因為缺乏銜接,所以導致基礎與專業(yè)之間聯(lián)系過少,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5]。還有一點便是沒有從生源多元化發(fā)展角度入手,無法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質以及就業(yè)素質。
4未從生源多元化背景分析
毫無疑問,生源多元化背景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我國教育體系發(fā)展的主要內容,在此發(fā)展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質量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現象,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與分析,現階段高職基礎課建設改革中僅僅遵循相關的規(guī)定與要求,并沒有從現實角度分析,沒有從生源多元化背景出發(fā),當然,在整個基礎課程改革中,相關領導者、管理者、教育者采取大眾化的教學模式,未構建分層或者全面的教學模式,從而呈現出學習好的學生學習成績好,學習不努力的學生成績差現象,嚴重阻礙了高職基礎課程的有效運行。從現實角度分析,在高職基礎課程建設中,如果不加以分析生源多元化背景,則無法提高高職基礎課建設改革的有效性,無法提高其改革效率與改革質量。endprint
三、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基礎課建設改革的對策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院?;A課程改革需要從實際出發(fā),真正從學生個體差異入手,探究適合生源多元化要求的對策與途徑,真正推動我國高職基礎課程建設改革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可持續(xù)進步。
1重視生源多元化的要求
誠如上文所言,現階段生源多元化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發(fā)展中不容小覷的內容,生源多元化現象變得十分嚴峻,因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高職院校中教育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現象,在這種發(fā)展趨勢下[6],教師需要認識到生源多元化所帶來的影響,加強重視生源多元化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個人差異,且在基礎課程教學中采取分類教學的模式,將學習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學生單獨劃分為多個小組,并且對兩個小組開展不同的基礎課程教學,且還需要讓優(yōu)秀的學生帶領成績較差的學生,從根本上提高全班同學的基礎課程學習成績[7]。除此之外,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基本素養(yǎng),要在日?;A課程教學中從現實出發(fā),從生源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出發(fā),在無形之中推動高職院校基礎課程的創(chuàng)新變革。
2加強重視基礎課在高職人才培養(yǎng)中的地位
與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區(qū)別,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便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復合型高端技術人才,所以高職院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便是進行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從整體角度分析,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都建立在基礎課之上,并且基礎課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除此之外,如果學生缺乏綜合基礎知識,那么則無法提高專業(yè)課的成績,尤其在現階段生源多元化的發(fā)展格局下,學生之間的差異明顯,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需將基礎課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實現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8]。換而言之,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并且還會或多或少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應用能力。鑒于此,筆者認為,高校院校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不可走極端道路,否則會導致學生掌握知識面比較狹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無法真正推動自身的發(fā)展。另外,高職院校還需要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文化素養(yǎng)能力,保證基礎課程改革能夠滿足生源多元化要求,能夠符合教育規(guī)律。
3加強高職基礎課程教材的改革
要想實現高職院?;A課程的創(chuàng)新變革,最為重要的便是做好基礎課程教材改革,教材是基礎課程的基礎與保障,也是現階段高職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尤其在當前生源多元化模式下,高職基礎課程如果仍舊采取傳統(tǒng)的教材,則無法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無法實現生源多元化的有效性,所以在新時期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生源多元化的分析,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加以分析,并加強對教材建設的研究,積極樹立有效的教育教學理念,制定基礎課教材建設規(guī)定,組織相關專家或者教師編寫,真正形成符合學生學習特點以及專業(yè)特點的基礎課教材,真正實現對教材建設的組織管理。與此同時,高職基礎課教材變革需要與整個教學改革同步進行,要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將傳統(tǒng)模式下的編寫模式打破,將重復性且實用性不強、理論層次太深的東西摒棄,積極挖掘全新的科學思想,讓學生真正把握基礎課程學習。
4考慮專業(yè)需求與生源多元化的需要
因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在高職院校中對于基礎課的教學內容需要有相關的專業(yè)人員進行溝通,從多個方面分析,實現教學內容的改革,其中需要考慮到的問題包括:(1)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基礎課如何真正涵蓋每一名學生,提高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績?(2)學生專業(yè)不同,基礎課程作為基礎性科目,如何實現在滿足基礎知識的同時滿足專業(yè)要求?等等。故此,高職院校教師需要深入挖掘這一系列的因素,并且展開討論與分析,從目標著手,從人才所需的知識以及能力出發(fā),實現基礎課程建設與專業(yè)課程的有機整合,且在教學內容上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注重學生專業(yè)課與基礎課所占據的比例,真正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英語課中,需要進行變革,主動適應職業(yè)需求組織教學,還需要將行業(yè)英語知識滲透到英語課程之中,包括專業(yè)術語、詞匯、應用文寫作、翻譯技巧等,讓學生能夠鞏固英語基礎知識,不斷擴大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9]。此外,在教學中,因為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成績均比較差,且缺乏英語學習的氛圍,所以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景,進行技能訓練,讓學生能夠掌握行業(yè)英語的翻譯技巧,提高行業(yè)應用的能力。正因為有這方面的鋪墊,在以下教學中便可以積極構建工作項目,采取實訓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將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充分發(fā)揮出來,真正實現基礎課教學與專業(yè)需求的相互整合,構建具有基礎性以及特色型的課程項目體系,實現高職院?;A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5全面分析生源多元化的重要作用
誠如上文所言,在當前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下,生源多元化已經成為了教育體系中不容小覷的問題,這樣一來則在一定程度上對高職基礎課建設改革提出更多的挑戰(zhàn)與要求。面對這一發(fā)展趨勢,最為主要的內容便是對生源多元化進行分析與探究,從全局出發(fā)進行分析與思考,這樣才能真正推動高職教育生源多元化下基礎課程的創(chuàng)新變革。其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該學校中生源多元化現象嚴重嗎?在基礎課程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態(tài)度存在差異嗎?怎樣在符合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基礎課程教學體系與教學措施?如何真正推動全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綜合學習?[10]等等。只有充分認識到這幾點,才能對生源多元化背景有所認識,才會真正了解到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基礎課程改革的重要性,且對癥下藥,加以改善,真正構建符合新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教育基礎課程體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變革下,高職教育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且也是為社會輸送大量人才的主要場所。在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生源多元化成為了高職院校發(fā)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且生源多元化開拓了高職院校發(fā)展的新方向。在高職院校教育中基礎課程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積極做好基礎課程教育關系到學生專業(yè)課成績以及知識掌握水平,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了解,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知識,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方式,從現實出發(fā),教好每一名學生,促進高職院?;A課程的創(chuàng)新變革。endprint
參考文獻:
[1]馬秀霞.淺淡高職教育專業(yè)基礎課教學改革[J].職業(yè),2015(33):40.
[2]董建宏.論注冊入學背景下民辦高職的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J].新疆職業(yè)教育研究,2015(3):31—33.
[3]王和平.生源多元化趨勢下高職教育基礎課教學改革的研究[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4(12):234.
[4]石玉芬.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博弈分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23):39—43.
[5]王建平,常從淼,王洪林.高職基礎課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3(3):108—109.
[6]孫中濤.高職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析[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6):69—71+76.
[7]潘亞兒.基于素質教育的高職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1(24):4—6.
[8]趙玉秀.高職教育中專業(yè)基礎課教學改革[J].山東紡織經濟,2011(2):65—68.
[9]趙建國,梁作舟.高職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思考與舉措[J].石油教育,2010(5):31—33.
[10]王余明.對高職教育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江蘇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2):67—69.
Abstract:At the present stage,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its scale and experiences innovative reform in the direction of diversified sources of students. This trend changes the single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from a certain perspective, because of the hug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methods are different.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ersified sources of students,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defects of basic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reform of basic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diversified sources of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ic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責任編輯:侯秀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