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柳映
【摘要】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反思,在自主寫作、自主修改、自主完善的不斷實踐中成長,在“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反思過程中促進和培養(yǎng)英語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英語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反思性學習策略;英語寫作教學;運用
中國分類號:H31
一、學生英語寫作現狀
由于高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在寫作過程中,往往單個語句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語法錯誤,更不用說整個語篇中出現的前后矛盾、邏輯錯誤和不知所云等等。英語是公共課,學生普遍重視程度不夠,一般是被動的接受學習,教師課堂上教什么就學什么,很少會進行課后的反思:思考教師為什么要教授這些內容?思考學習這些內容有什么用途?思考該如何掌握這些內容?針對學生的英語寫作現狀,教師要引導學生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由被動的英語寫作學習轉變?yōu)榉e極主動的學習,并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熟悉反思性學習模式,了解反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真正把反思性學習策略運用到英語寫作中,從而提高英語的寫作能力。
二、反思性學習策略
1、 定義
百度百科中指出“反思”屬于認知心理學中的元認知范疇,包括知識、體驗和調控三個因素。反思性學習是學習者對自我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反向思考。反思性學習在回顧過去的同時展望未來,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增加探究和研究性的活動,在立足現狀,發(fā)現問題的前提下,積極主動的分析、體驗和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即可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全面提高思維能力。
2、 特征
首先,反思性學習是“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性是基本特征;第二,
反思性學習過程是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分析、自我評價和獲得自我體驗的過程,具備很強的自主性;第三,反思性學習是一種即關注學生目前的學習結果,又關注學生未來的理性思維發(fā)展空間的學習活動,具有發(fā)展性;第四,反思的過程就是同化、探索、發(fā)現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具備創(chuàng)造性。因此,學生在進行反思性學習時,應該具備探究精神,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在體驗中成長、在探究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
3、 環(huán)節(jié)
要讓學生掌握反思性學習策略,先要讓學生了解反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熟悉反思的整個過程,為培養(yǎng)反思意識、進行反思實踐和提高反思能力奠定理論基礎。反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下圖所示:分別是反省階段、評判階段、察覺問題階段、界定問題階段、確定問題階段、實踐驗證階段和總結提高階段,共七個環(huán)節(jié),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反省是反思的開端,察覺問題是關鍵,界定問題是反思的集中體現,確定對策階段能促進學習者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總結提高階段讓學習者在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優(yōu)化學習方法策略和思維,改善認知結構,為未來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反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相輔相成,但在實際的反思性學習活動中,這七個階段往往出現前后交錯或界限模糊的情況,或者在評判階段,學習者發(fā)現自身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是完善的,就直接進入最后的總結提高階段,而不需要進入其他的四個階段??傊?,反思性學習活動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是“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元認知的過程。
三、反思性學習策略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1、創(chuàng)設良好的反思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
在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通過提供適當的問題或實例以促進學生的反思意識,讓學生看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所在:目標是否切合實際?方法是否恰當?態(tài)度是否端正?思路是否清晰?決策是否正確?…… 使反思性學習活動得以開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步驟:首先在寫作前呈現書面表達的評分標準,便于學生自評自改或者同伴之間互改互評,學生根據互評進行二次修改,各小組合作交流推選優(yōu)秀習作,教師展示優(yōu)秀習作并進行師生點評,學生根據點評的意見進行三次修改,并寫出反思總結。在這個不斷反思的過程中,學生的反思能力將得到提高。
2、掌握反思性學習策略,進行反思實踐
2.1 從錯誤中反思
任何學習過程都離不開對錯誤的認識,教師可進行“錯誤提示”英語寫作教學,即“錯誤提示在先,寫作在后”的寫作教學過程,在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前,把學生在寫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語言形式上的錯誤提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語言形式、語言規(guī)范和心理上做好寫作準備,在寫作過程減少甚至避免類似錯誤的出現,提高寫作的效率。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錯誤進行反思,分析寫作中出現的錯誤并探索錯誤規(guī)律,盡量減少或避免在習作中犯類似的錯誤。學生常犯的錯誤就是用中文寫好草稿,再對中文草稿進行英文單詞的一一對應翻譯,從而寫出符合中文思維卻不符合英文思維表達習慣的中式英語,導致學生常犯以下的錯誤:(1)詞匯的拼寫錯誤、標點符號的使用錯誤、用詞不當和詞性誤用;(2)句子結構有誤,如語態(tài)、時態(tài)、語序、主謂搭配等;(3)缺少銜接和貫穿語篇的連接詞,層次不明、缺乏邏輯性;(4)語篇的主題不明確、詞不達意、內容不完整、事例失真、特定語境中的語用失誤。
2.2 從對比中反思
對比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自己的習作和同伴的習作進行對比,了解差異,學習模仿同伴好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另一種是學生自己的習作和范文進行對比,通過對比了解范文好在哪里,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進行反思:1)范文運用了哪些高級句型和詞匯?謀篇布局如何?寫法是否具有普遍意義?有何規(guī)律可循?(2)范文中哪些句型比較容易發(fā)生錯誤?原因何在?如何防止?(3)范文語句好在哪里?如何進行仿寫?是否還有其它的表達方法或描述形式?試比較各種表達句式?哪種句式最優(yōu)?最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4)不同的寫作文體具有何種結構特征(如信函、假條、申請、通知等應用文體的固定格式,常用表達、重要詞句、語篇結構等等)?(5)自己的習作是否完成書面表達的全部要求?有無增、漏情況?符合題意嗎?符合邏輯嗎?思路清晰嗎?上下文的銜接如何?(6)自己在寫作過程中最初遇到哪些困難?后來又是如何解決的?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教師可引導學生大量誦讀記憶各種文體的范文,了解英語各種文體的語篇模式,有意識地仿寫和運用好詞好句,嘗試運用結構復雜的主從復合句和得體的用詞,通過大量的仿寫,提高英語寫作的遣詞造句能力,從而寫出符合英語思維習慣的語篇。
總之,寫作后的反思可減少避免習作中的常見錯誤,深化、掌握寫作思路,優(yōu)化寫作方法,整理記憶更多的可仿寫、可引用、可轉化、可素材的書面表達范例,做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從而提高自身的書面表達能力。從對比中反思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批判性和靈活性,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2.3 從評價中反思
評價是根據特定的目標,運用一定標準對工作或學習的過程或成果進行判斷評估。日常教學中的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同伴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英文的書面表達評價可從習作的單詞拼寫、標點符號的使用、用詞的準確性、內容的豐富、結構的嚴謹、語篇的銜接和連貫、表達的邏輯性、主從復合句的應用,觀點的創(chuàng)新等方面來評價。評價最好以激勵為主,樹立學生英語寫作的信心,重在指出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讓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認清自我寫作水平的現狀,提高自主學習意識,通過評價可以檢查習作的完成情況,發(fā)現習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出習作和寫作要求之間的差距,明確習作需要改進的地方,為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打下基礎。
2.4 從合作中反思
反思性學習可以是一種開放、負責和執(zhí)著的個體活動,也可以是一種合作互動、交流協(xié)作的實踐活動。在反思過程中,學習者如果有教師指點或與同伴合作進行,會加深理解,開拓思維,反思的效果會更佳。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討論、集思廣益,不斷反思,不斷調整寫作策略,提高自我調控能力,在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合作反思性學習,逐步形成主體意識和合作交流意識,主動積極地進行英語書面表達練習。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反思,使學生能夠不斷實踐;自我寫作、自我修改、自我提高,從而在反思中促進和改善英語的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姚林群. 論反思能力及其培養(yǎng)[J].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4 (1):39-42
[2]百度百科. 反思性學習. http://baike.baidu.com/view/2039095.htm?fr=aladdin
[3]麻秀麗. “錯誤提示”英語寫作教學法研究[J]. 教育理論研究, 2013 (10):57-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