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兵
【摘要】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新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如何把握口語交際教學要點,掌握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搞好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文章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展開論述。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 培養(yǎng)方法;
中國分類號:G623.2
實施教育創(chuàng)新,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手、主動參與探究事物的能力。語文化背景下的口語交際教學,克服了人數(shù)過多,學生參與面少,難以互動,缺少實效等問題,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口語交際。那么,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下面介紹一下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訓練學生說中有情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更容易改變學生的固有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了解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先決條件,完成新知識的學習習慣、方法、策略等;其次,更容易指導學生確立目標,為每一個學生量體裁衣,制定學習進度,調動智慧,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傾注情感,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再次,更容易指導學生,要求內容體現(xiàn)目標、結構體現(xiàn)層次,問題要有指向性。
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是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更主要是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從而激起孩子參與口語交際的熱情。 創(chuàng)設情境,能讓學生從感受、體驗形象中開始建立相應的聯(lián)系,會使詞語與形象溝通起來,同時,語言與思維也隨之發(fā)展。教學時,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和教材內容,精心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從而引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多給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激發(fā)口語交際的興趣和欲望。
二、挖掘教材,聯(lián)系生活,訓練學生說中求真
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天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學生在生活中的經歷很多,我們可以進行有效地篩選,挑選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再安排好場景進行口語交際。例如,學生們都喜歡玩游戲,但是很少說游戲。我們可以利用六一兒童節(jié)組織學生在游戲玩樂場景中,引導學生說游戲過程,說自己感受,說與人合作的經驗等。又如,小學生平時都有自己制作手工的經歷,我們可以把手工制作搬到課堂中來,讓孩子既在經歷生活中的事情,又在老師的引導下打開話題,說制作過程,說制作中的趣事,還可以利用自己買賣東西的經歷把自己的制作向同學進行推銷。
課堂教學中雖然能讓學生掌握的口語交際的知識、技能,但單靠課堂短短的4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語言能力提高離不開社會實踐。因此,我們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加強訓練外,還需要引導、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交往活動。如組織參觀、調查、慰問、做好人好事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如果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的話,可以在校內開展模擬社會活動。如模擬“購物”、“餐廳”等服務活動中當服務員;模擬在“旅游”活動中當小導游,向“游客”介紹學校和風土人情、景物等。這種模擬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進行實際的交往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走近學生、內化素養(yǎng)、訓練學生說中創(chuàng)新
日常生活中口語的主要方式是談話,即興講話,講故事等。在日常教學中應留心各種說話情境,經常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機會,力爭多說話,尤其是當眾說話。教師可帶領學生到操場看看并說一說:同學們在操場上做什么?問學生:假如你來到滑滑梯前,想玩滑滑梯,可是這里人很多,你應該怎么做?假如好幾個同學都要拍皮球,可是只有一個皮球,大家應該怎么玩等等問題,要求學生回答。此時的學生愛問一些問題,教師就應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不要輕易放過。如教師帶領學生參觀校園時,學生會問:學校有哪些教室?我們在上音樂、自然、美術課要在哪個教室上?學校體育室擺的那些體育器械分別叫什么?教師都應如實告訴學生,幫助學生認識校園事物,熟悉校園生活,了解學校的日常要求。教師可利用課間時間,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此時的學生無拘無束,十分樂意談感興趣的話,這樣起到了交流信息、訓練說話的作用。
多賞識學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喜歡聽表揚是人的天性,更別說是小學生了。根據(jù)這一特點,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說話,我都給予肯定、表揚或獎勵,“你的聲音真響亮!”“你知道的知識真不少!”“你說得生動極了!”“你還會用這個詞真不簡單!”“你的想法真獨特!”大拇指、大紅花等小禮物更是我常獎勵給學生的,學生們聽到表揚,得到獎勵,就十分高興,覺得和同學、老師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知不覺就喜歡上口語交際活動了。對于學生說得特別好的,我會請他到臺前說給大家聽,并向大家介紹經驗,低年級的孩子表現(xiàn)欲強,看到別的同學到臺前去說,自己也暗下決心,努力加油,爭取也到臺前說給大家聽。這就充分調動了大家交流的積極性。
在這樣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有利于拓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時,要優(yōu)先考慮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處于活動的中心,讓他們的潛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實現(xiàn)基礎知識,優(yōu)勢得以充分地發(fā)揮。
四、合作----參與,讓課堂涌動生命的靈性
教育不單純是減少班額,而是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向縱深發(fā)展的一個標志。而自主、合作、開放的課堂教學正是以學生為本,全面推進小學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教師在課堂上認真地傾聽學生的聲音,盡可能地對學生進行點撥、誘導和鼓勵。當師生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互愛的關系,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生動活潑地體驗,興致勃勃地述說。
孩子們除了一些共性特點之外,還存在著個性的差異,包括性別、潛力、情感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差異。在交際過程中,他們肯定有很多跟老師與同學不一樣的看法,我們應珍視他們的個性體驗。這樣,學生可以無拘無束地交流,建立起一個“七嘴八舌、各抒己見”的寬松環(huán)境,有效地改善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交往形式,使學習活動的施動方不再只是教師。
只有通過創(chuàng)設這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思維才會不受束縛,他們才會自主學習,才可能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我們充分利用該學科的教學的優(yōu)點,有效效運用口語交際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就能為學生開創(chuàng)口語交際的廣闊天地,讓班里的每個孩子都能說會道。
參考文獻:
[1] 趙財經. 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改革 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J].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00年04期
[2] 龐光輝,秦錫純. 識讀結合 識寫一體——新編小學語文第一冊《影子》教學述評[J]. 黑龍江教育 2000年0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