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曄
內(nèi)容摘要:眾所周知,識字能力是低年級學生所需的關(guān)鍵能力。繪本閱讀在孩子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借助繪本閱讀進行識字,從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入手,指導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發(fā)展學生識字的能力,為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繪本 識字 低年級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提出“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經(jīng)過實踐學生的認字數(shù)量也在增加,但是在識字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學生的識字興趣不濃,對于特定語境的形近字很容易混淆,學生學習較吃力。然而,繪本實際上就是一種圖文并茂的閱讀文本,它以講故事、學知識為主,幫助兒童建構(gòu)精神世界,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如果利用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繪本來激發(fā)學生認字興趣,把枯燥的生字放到故事和情境中開展教學,這樣可以提高識字效率、發(fā)展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讀中識字激興趣,開啟“尋寶”之旅
繪本中有好看的圖畫,好聽的故事,這些是孩子感興趣的,而且繪本圖大字少,整本書字不多,花較少的時間就能讀完文本,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不大。因此,在孩子們閱讀繪本故事的同時,我引導孩子們?nèi)ふ依L本里藏著的多“漢字寶藏”。剛進入一年級的孩子都會接觸繪本《大為上學去》,孩子們在聽完故事后很快被調(diào)皮的大衛(wèi)吸引住了,整本書中提及最多的詞語要數(shù)“上學”了,于是在讀完故事后,我先請學生通過演一演的形式知道該如何上學,再讓孩子們到繪本中尋找“上學”兩個字并認識它們。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展現(xiàn)出了濃厚地興趣,積極參與到“尋寶”過程中。在今后的繪本學習中,我也是這樣引著孩子去發(fā)現(xiàn)生字,久而久之,學生都不用老師提醒主動地去尋找“寶藏”,個個都像“尋寶專家”樣地去讀繪本。正如托爾斯泰所言,成功的教學不能強制,需要做的是如何去激發(fā)學生,使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漢字學習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同時也是學生寫作和閱讀的根本。
二、讀中識字精選擇,開發(fā)“漢字寶藏”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能力還較弱,在閱讀中選擇太難的字識記會讓孩子喪失識字的興趣,太簡單的字又少了挑戰(zhàn)。因此,在選擇繪本中需要認識的生字時,我是這樣做的:
1、課內(nèi)二會字在繪本中再鞏固
在課內(nèi)學習生字時,最容易被孩子忽略的則是課內(nèi)兩條綠線中的生字,孩子在四會字上所花的時間較多。因此,我會選擇課內(nèi)較難的二會字如果在繪本中遇到了則會再鞏固。例如繪本《青蛙弗洛格成長故事》中的《我就是喜歡我》,這個故事中說到青蛙是“綠”色的,“綠”字恰巧是教材《識字4》的二會字,由此在繪本再次識記。
2、認識繪本中的主要人物、標題
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看故事、讀故事,孩子們很喜歡。要想聽故事,先要記住這個故事的名字,我們一起認讀《鳥兒在歌唱》《花格子大象》《弗洛格找寶藏》《我就是喜歡我》《弗洛格是個英雄》等繪本時,我就把相關(guān)詞語做成詞語卡片,鼓勵小朋友在圖片中反復識字,并進一步打亂詞語卡片的位置,讓學生連連線等。小朋友在一系列富有情趣的學習活動中,自然而然第認識了主要人物的名字,學得情趣盎然
3、與繪本主題相關(guān)的漢字
每個繪本故事都有一個主題,有的是關(guān)于友情,有的是關(guān)于親情,還有的是一個道理。在故事梳理后,讓學生想想讀了這個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提煉出的主題詞語便作為需要認識的漢字。如讀完《我就是喜歡我》后,學生懂得了要對自己有信心,那么“信心”點可以讓孩子結(jié)合繪本語境加以認識。
三、讀中識字用方法,挖掘“漢字寶藏”
繪本閱讀中識字是通過閱讀繪本故事來開展的識字教學。在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后,為了發(fā)揮繪本識字的功效,引領(lǐng)孩子在閱讀中會識字、多識字,我?guī)ьI(lǐng)孩子們走上了閱讀識字之路。在繪本閱讀指導課上,讓學生在特定的閱讀情境中識字,主要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嘗試。
(一)在反復認讀中潛移默化識字
繪本故事內(nèi)容較為簡單,有許多重復簡單的詞匯和句子,故事情節(jié)較為簡單,讀完文本的時間較少。教師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識字,把繪本中反復讀到的字詞變成“漢字寶藏”,讓孩子多加關(guān)注,從而潛移默化地使孩子達到“識字”和學語言的目的。如我在教學繪本《嘿!站住》時,故事中的反復出現(xiàn)了“嘿!站??!”這三個字,那就選擇這三個字讓孩子識記。教師講解:“嘿”是個語氣詞,這是個形聲字,左邊的口是形旁,右邊黑是聲旁。認識“站住”時,強調(diào)“站”左邊是立,“住”左邊是人。當繪本中反復出現(xiàn)猩猩喊這句話時,請學生反復做一做這個動作,在有趣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記住這三個生字。
(二)在整體感知后理解識字
教師講述故事,在標題處、故事情節(jié)有想象的空間處可停一停,引導識字。如,在指導閱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先在標題處可以讓學生多種形式讀讀題目。在講故事中有目的的稍作停頓,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一邊聽老師講述故事一邊做動作,例如:“手臂張開”、“舉的這么高”、“倒立起來”、“跳高”等動詞,整體對動作有了感知后,引導學生記憶表示動作的這些字詞。
(三)在提問梳理中回憶識字
在讀完整個故事后,教師聯(lián)系前后的故事情節(jié),設(shè)計一些啟發(fā)式的提問, 通過提問讓學生對故事進行梳理,在回顧的時候適時地引導識字。如,在指導閱讀繪本《弗洛格和陌生人》時,聽完故事后,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老鼠都幫助了誰,分別做了什么事”,學生在回答后,通過連一連、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認識“野兔”“小豬”“房子”“救人”等。
(四)在形象的圖畫中討論識字
繪本是一種圖文配合講故事的書。圖畫是精致的,文字又是異常精簡的,“圖”“文”一體、互識互釋。讀繪本時,老師可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畫面的內(nèi)容,讓孩子根據(jù)畫面猜讀文中的生字,對于讀對的同學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發(fā)孩子更大的識字興趣;如在認讀繪本《艾瑪和韋德》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的名字時,出示小鳥、大象圖片讓孩子們瞧誰來了?跟他們打個招呼,認讀“小鳥”“大象”,再出示花格子大象圖片,猜猜它是誰?認識主人公艾瑪。這樣,在圖文結(jié)合中學習生字,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左右腦,投入形象的、有情趣的學習氛圍,激勵他們識字的欲望。endprint
(五)在識字方法的引領(lǐng)下快速識字
識記漢字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在指導孩子們識字的過程中,我也經(jīng)常根據(jù)漢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進行教學,結(jié)合具體的字自然滲透造字法,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地運用這些方法,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在教學這些有識字規(guī)律的生字時,我們的重點是引導孩子明白漢字不同的造字規(guī)律,并能掌握這些規(guī)律去發(fā)現(xiàn)繪本中同類的生字。
四、讀中識字活動多,鞏固“漢字寶藏”
1、“寶藏多少”競賽
在認識了很多漢字后,我會組織學生及時進行鞏固和反饋。我把漢字去掉拼音放在一起考查孩子認讀,每月進行一次,漢字認識的越多得到的閱讀金幣也越多,金幣可以到老師那里換取其他繪本。實施下來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孩子們也越來越喜歡看書了。
2、講演結(jié)合,說繪本故事
把繪本故事講演出來是誘導學生讀書的有效方式。我在每周二至周四中午的閱讀社團上舉行講演繪本比賽,每位學生準備一個繪本故事,輪流上臺或講或演。這樣學生上臺就需去讀繪本,認識更多課外的生字。這樣一方面激發(fā)學生讀更多的繪本,另一方面是拓寬每一個同學的識字面,因為只有識字多了才能更好地讀懂繪本,表演地更棒。低年段的孩子天生就喜歡表現(xiàn),有強烈的講演欲望,為了能在集體面前露臉表現(xiàn),得到同伴的夸獎和老師的表揚。堅持了一個月下來,明顯感覺班級學生有了主動識字的興趣,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3、自主做字卡
從“認”到“記”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通過課內(nèi)識字方法的訓練,學生面對課外搜集來的生字,需要經(jīng)歷一個內(nèi)化的過程。我們設(shè)計了生字卡片,它分為三個部分,其中最顯眼的是一個田字格,供學生寫生字以及拼音,之所以把它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是為了加深孩子的第一印象,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其次是“我會記”和“我會組詞”板塊,這里則是幫助學生更好記住字義、字形。當然在設(shè)計卡片是我們還留了一些空白的地方,這是留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對生字進行拓展的。這樣的識字卡片通過輪流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做一做。完成了自己的識字卡片后,請學生在班級內(nèi)交流自己的卡片。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其識字習慣,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漢字,從而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漢字的能力便會越來越強。
參考文獻
[1]童喜喜.圖畫書應該這樣讀[M].南寧: 接力出版社,2012.
[2]王美紅.借助繪本閱讀,構(gòu)建識字平臺[J].廣西:閱讀與作文,2016.1-03.
[3]羅億虎.淺談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主動識字[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
[4]田坤俠.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
[5]陳德君.暢通多種途徑 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J].基礎(chǔ)教育論壇.2012.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