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巖
中國分類號:G642.421
在商業(yè)活動中,有一個詞叫作“合作、共贏”。我想,用到教學活動中同樣適用。不要片面的以為教師教課是為了提高學生,也不要只覺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能讓自己得到進步,我們應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合作,獲得進步,取得共贏,在其中體會到幸福感。
在準備此文之前,我想到了自己一個親身經(jīng)歷。
一、反思失敗
記得剛踏上工作崗位時,學校為了讓我們盡快地熟悉業(yè)務、完成角色轉換,對我們青年教師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初出茅廬的我覺得這種培訓沒什么意義,尤其是沒有必要學習那些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只要多提供幾堂精彩的示范課,讓我們模仿就可以了。因為初登講臺,不懂得什么教學方法,面對教材總是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課堂上該講什么、講多少,課堂氣氛怎樣調動。于是,就效仿老教師上課的模式,來參照,甚至照搬。但是,一段時間之后,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我的做法相當于東施效顰了。課堂上缺乏活力、了無趣味,除了少數(shù)幾個學生在比較認真地聽講之外,其他學生表現(xiàn)出很淡漠的樣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做小動作,甚至有的學生干脆趴在課桌上打起了瞌睡。每當我提問問題的時候,下面幾乎都是一片沉默,我完全崩潰了,甚至失去了教學的信心。這個時候,在一次大會上,聽到了校長的一句話,他說“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遇到給予他們關心、激勵,促使他們幸福成長的老師。那反之,我們呢?是否給予了人家家的寶貝疙瘩以關愛、鼓勵,讓他們進步幸福呢?”平時,帶著不好的情緒進入課堂,就會以嚴肅的面孔面對學生;當有同學在下面做小動作,擾亂紀律的時候,我會把他趕出教室,面壁思過;當班級紀律混亂時,我會生氣訓斥大家:“停一節(jié)課,反思”。等到下次上課的時候,課堂紀律是有所改觀,我不禁暗自贊嘆自己的管理功效,但殊不知,隱患其實潛藏在內。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終于明白了。有時候,你越是訓斥孩子,他們越會叛逆,甚至變本加厲,直到對我的呵斥感到厭煩,啊啊大哭起來。那學生何嘗不是呢,在之后的課堂上,學生表現(xiàn)不積極;考試成績不理想;課下學生看到我則遠遠的躲著我走。于是,我開始真正反思,如何打造快樂的課堂,讓學生參與進來,得到進步,并在其中體會到幸福?
首先,我先反思了之前的教學模式:不熟悉教材,不了解學生,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注重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等等,從而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一種快樂氣氛,學生在課堂上找不到快樂,以至于課堂氣氛很沉悶,因此沒有達到我制定的目標,于是就會很失望,進而會消極的對待下一節(jié)課,像這樣的課堂教學會慢慢成為一種惡性循環(huán),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學習效率。我終于明白,干工作只憑熱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學工作時刻需要心靈的介入,它需要的是長期的學習與積累。不學習,心靈之泉就會枯竭,工作也就無“心”可用。要給學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
二、走進學生
作為老師,我們要打破以往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要明白,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所以不要再擺出一種盛氣凌人的權威去維護在學生中的地位,這樣只能讓學習好的學生產生一種壓力,使學習差的同學產生一種煩惱,要走進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互助的關系,在學生中打造一種親和力,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于是,在每周的第一節(jié)課之前,我都會提前走到教室,坐在學生的座位上,和同學聊聊天。問問他們今天的伙食怎么樣,周末在家怎么渡過的,學習上哪些方面不好掌握,在哪一科目上出現(xiàn)了困難等等,幾分鐘的時間,就把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上課鈴一響,我則抓緊帶領大家回歸到既輕松又嚴謹?shù)慕虒W模式中。
三、關愛賞識
每位老師都要有一顆愛心來對待每一位學生,并且用全身心的愛來對待每一節(jié)課堂,因為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才是最快樂的,老師要關愛和賞識每一名學生,因為多一份老師的關愛,學生就多一份動力。教學活動中,參與其中的不僅只有優(yōu)秀生,中等生,當然還缺少不了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后進生,可是現(xiàn)在很多老師都喜歡學習好的學生,不喜歡學習差的同學,這是一種不正確的關愛方式,只能形成兩極分化的局面,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其實任何人都是有感情的,學習差的同學同樣也有,他們只是一時找不到方向,才自暴自棄的,在平時課余時間,我會與學習差的學生進行單個談話、鼓勵他們,形成一種相互的尊重,讓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找到自己的自信,激勵他們向好的學生看齊,去努力。在我所教的四班中,就有那么幾個調皮,不知上進的男孩子,但是在一次提問問題中,我偶然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大膽的舉起了手,我把機會給了他,殊不知他竟然答得非常完美,引起了全班同學的一片呼聲,在此之后他好像對學習政治更加的自信了,積極的背誦,做題,他的行為帶給了一批后進生自信,促使了其他學生更加努力。所以,使他們得到了進步,才算真正的鍛煉自己,超越自己。
四、激發(fā)興趣
課堂上,分組教學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了其各自的積極性,為了征得小組榮譽,就算是后進生也會在我提問問題的時候摩拳擦掌,在這個時候,我當然會把機會給他們,哪怕是錯了,也會給予中肯的表揚。在快樂的基礎上建立勇敢和自信,這才是快樂課堂的真諦。老師的責任不單單是如何教好,更多的是讓學生如何學好,只有讓學生學到腦子,然后變成自己的東西,在生活中形成一種道德習慣,才是真正的目的,老師的責任重在引導,讓學生如何從不知到知,從不懂到懂,如何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所以說,引導學生才是關鍵。
很多老師在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時總會抱怨是那些不好好聽課學生的原因,比如他們把課堂紀律搞得很雜亂,該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卻對于老師的講話無動于衷等等。把全部的責任都應該歸結于學生,這樣合理嗎?當然是不對的。作為老師應該反思一下:為什么學生不喜歡聽課呢?初中生在控制自主性方面的能力還比較弱,關鍵還得靠老師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快樂課堂一個重要內容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而主動學習的前提是興趣,即學生有學的興趣,老師有教的興趣?!痹趲缀趺抗?jié)課的開端,我都會絞盡腦汁為本課的內容想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點。比如:《情緒》一課,我利用自己的情緒經(jīng)歷,給大家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自尊》一課,我給大家朗誦了“囚歌”一詩;《預防違法犯罪》一課,我用了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視頻,激起大家深深的反省;并在課堂上,為了使大家理解記憶教學內容,舉實例、列材料。因此,只有學生產生興趣,才能激起他的求知欲望,有了欲望才能付諸行動,行動了就會促成目標的實現(xiàn)。所以我們要想講好一節(jié)課,關鍵是想法設法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