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鎂思
【中圖分類號】G633.3
作文是思想和情感流轉的清幽小徑,于紙上筆下自然的流露,依賴于我們留心是生活,廣泛地閱讀和不斷地思考和積蓄?!案褂性姇鴼庾匀A”,如果沒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思考的過程,空談作文技法,只會在我們的作文教學出現(xiàn)學生精神上和語言上的失語和斷流。
除了應適時地給學生補充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 ,讓學生從“外面的世界里”獲取更多的精神養(yǎng)分和語言養(yǎng)分來潛移默化地滋潤自己的心靈世界,以此來擴大學生獲取信息的空間,豐富他們收集材料的途徑,提高他們煉材的能力之外,我們也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豐富學生的內心,促使思維的跳轉,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作文創(chuàng)新能力。
一、運用陌生化理論,培養(yǎng)作文創(chuàng)新新思維
陌生化出自于俄國形式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之手,被譽為西方現(xiàn)代文論的開端,陌生化又被譯作“反?;薄捌娈惢薄胺词煜せ钡?,意即使人感到驚奇、陌生。與陌生化相對應的是自動化、機械化,文學的陌生化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變得陌生,什克洛夫斯基認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動作或言談,一旦成為習慣就會帶有機械性、自動化了。因為根據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事物經過我們無數次的反復和感受之后,就會越過對事物感受而直接進入認知,這樣一來,當熟悉的事物擺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就會對它視而不見,熟視無睹,不再對眼前的事物有什么感覺,更不會產生審美體驗了,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陌生化理論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藝術上,我們所要做的是”用新奇的語言去摹繪常見之景,追求普通語言過程中的‘偏離?!蔽覀兛梢钥磶讉€例子:“你的影子加點鹽/腌起來風干/老的時候下酒”(夏寧《甜蜜的復仇》)。就運用了“陌生化”手法而顯得新鮮靈動,具有獨特的魅力,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陌生化”帶來的一些新意,如一些廣告詞:“按耐不住,就快滾”(某鼠標),“一毛不拔”(某牙刷),這幾句廣告詞一詞多義,表達新穎獨特,婦孺皆知,幾乎成為經典。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做:一是結合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掌握使語言陌生化得基本方法。如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使之靈動,例如魯迅在《拿來主義》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用“姨太太”比喻腐朽淫靡的東西等遣詞造句都突破了常規(guī)的表達,收到極好的美學效果,這些都可以用來啟迪學生,在語言運用中要突破常規(guī)、積極創(chuàng)新,化平淡為新奇,化平常為非常。其二,引導學生廣泛學習,汲取營養(yǎng)。詩詞、散文都是陌生化語言的主要來源,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使語言在學習的點滴積累與美得享受中進行。
一篇好文章離不開巧妙的構思,陌生化除了語言藝術上有奇異的作用,在作文的構思同樣適用,陌生化也有兩個廣泛的概念:一個是“故事”指作為素材的按時間順序簡單地列舉一系列的事件;另一個是“情節(jié)”,指通過各種手法打亂故事的順序,破壞它的組成部分,使之變形而顯得陌生化,“這種創(chuàng)造性變化運用得愈多,作品愈能產生陌生化效果,從而也就愈成功?!苯鼛啄甑母呖甲魑亩甲C明了,絕大部分的滿分佳作都在作文的形式上進行了獨特的創(chuàng)造,它們通過對作文外部形態(tài)的加工,實現(xiàn)了作文內容和形式的全面創(chuàng)新。
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構思時,要把“故事”轉化為“情節(jié)”,讓陌生化得構思充分給文章增添魅力。如徐遲的《黃山記》,不像一般游記那樣按游蹤順序寫,而是先寫居高臨下,從大自然如何安排這一勝景的角度寫起,顯得氣勢磅礴,寫下去在寫幾千年來人們攀登黃山的簡史,出人意料,新意迭起!
運用例如陌生化等理論來轉換思維,碰擊沖撞出思維的火花,時常能讓我們對寫作生出豁然開朗之感,我們切不可以因此忽視對生活的體驗與思考,陌生化的運用要“以一定的熟悉度為基礎”,要視而有見,聽而有聞,見有所思,聞有所感,還要注意運用適度。
二、在教學實際中,靈感產生于思維的碰撞
“水嘗無華,想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互擊始發(fā)靈光?!泵绹睦韺W家克拉森認為,學生自發(fā)的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比增加經常性的寫作訓練對發(fā)展學生作文能力更有效。如果在學生自發(fā)閱讀的基礎上,再加上師生或生生之間適當地對話、碰撞和交流,那么一定會更有裨益。我們可以從寫作話題、師生、生生互動等方面入手。
(一)貼近學生的寫作話題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老師出一個作文題,費盡心思經過一番詳細指導后,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卻不盡如人意。我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學生的問題,思考膚淺、胡亂選材,缺乏對生活的體驗等,卻很少想到作文的話題是否切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生活實際和時代特點,我們希望學生的作文能夠有真情實感、凸現(xiàn)生活本色,就應該給予學生一塊抒寫性情、自由馳騁的天地,理想的作文命題應該有學生真實的參與,如果在每次作文之前能和學生聊一聊所關心的話題,并進行收集加工整理,或者將自己的命題設想提前告訴給學生,傾聽他們的感受和意見,實際上也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了學生個性和主體地位,真正讓學生做到“我手寫我心”,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和投入程度,是好文章的前提。
(二)生生互動,互評互改
新課標在關于寫作中提到:“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陛^之以以往單純的老師評改而言,互評互改的方式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學生互評互改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針對本階段作文的要求及作文所出現(xiàn)的情況,挑選出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習作,在班上公開,由同學們來聊一聊自己的看法。針對本次作文教學的目標,教師可以有選擇地找出幾篇典型的習作,在班上宣讀,供大家發(fā)表意見。在這個過程中,能使學生們得注意力集中到這幾篇典型的習作中,也可以采用佳作推薦的方式,由本人或推薦者來讀一讀大家認為不錯的作品。評價他人習作優(yōu)劣得失的過程,也是一個交流合作、促進了解、取長補短和完善自我的過程。學生能夠自由地發(fā)表意見,新鮮的看法、獨到的體會、尖銳的批評都會涌現(xiàn)出來,參與作文批改的熱情得到了提升,學生的個性與探究精神也得到了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