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器
· 【中圖分類號】G623.24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怕上習作課,怕寫作文。寫作時或語句表達不清,或感到無話可寫。其實,學生的寫作水平與生活材料的積累、語言表達的基本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學生無話可寫主要是因為不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缺乏生活材料的積累。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認為是日記教學。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培養(yǎng)寫日記的能力,養(yǎng)成堅持寫日記的習慣,使學生在日記中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自由表達出來,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當然,光堅持寫日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指導學生寫好日記??梢試L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素材
素材是寫作的基礎,而素材的來源就是生活的積累。引導學生時刻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事、物,學會采擷生活這棵充滿活力的片片綠葉,選擇社會中的朵朵浪花,努力從生活中捕捉素材。告訴學生只有調動多種感官參與觀察,手摸、耳聽、舌嘗、心想,才能全面、立體、多方位地感知事物。同時也布置學生根據(jù)自己要寫的內容,有意識地做好事先的觀察和素材的積累。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體驗了,寫日記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才會生動具體,充滿靈氣和新意。教學中,可根據(jù)天氣的變化引導學生觀察風雨雷電等的特點,觀察一年四季的變化,觀察花草樹木的形態(tài),觀察彩霞滿天的壯麗景色。細心的觀察帶給他們豐富的寫作素材:校園的早晨、蒲公英、小烏龜、家鄉(xiāng)的田野、記一次比賽、游西湖、爬山……由于觀察細致入微,日記的內容也就真實而豐富。
二、做學習的有心人,提煉方法
學生有豐富的寫作素材后,要對學生逐步提出寫日記的要求:(1)鼓勵學生堅持每天寫日記。為了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可采用小組輪流寫日記的形式,每天班級8個小組輪流寫日記,與此同時,明確告訴學生評分原則:①從日記的字數(shù)到內容的表達,文字的運用等進行評分,比如:日記滿分是30分,達到28——30分的要求是有真情實感,語言流暢,文字清晰,觀點鮮明。達到此分數(shù)段的學生即可評為“寫作能手”。24——27分的要求是語言比較流暢,較有真情實感,能將事情敘述完整,表達比較生動。23分以下要求適當放寬。②在字數(shù)上也作出明確要求:每篇日記達到一面文字可得3顆星,以此類推。同時采用小組+個人的評比方式,兩星期統(tǒng)計一次,星數(shù)最多的小組評為“寫作最佳小組”,每個組員都給予獎勵。日記寫得好的學生評為“寫作能手”……通過這一方式,學生的寫作熱情被點燃,好多學生為了給小組爭光,一篇日記就得7、8顆星,甚至寫連載小小說,而這種情形,在之前布置的作文作業(yè)里是看不到的。(2)教給學生一定的寫作方法。①指導學生續(xù)段成篇:續(xù)段成篇是把一段話日記進行續(xù)寫或擴寫,加上開頭和結尾,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要求做到前后文觀點一致,體裁一致,語言特點一致,人物性格一致,使人感到前后一氣呵成,自然流暢,與原文形成有機的整體。這就需要我們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如進行續(xù)寫擴寫訓練,掌握開頭、結尾的方法等等。②指導巧妙布局謀篇:所謂布局謀篇就是安排文章的結構,按順序組織材料。我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根據(jù)需要或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去寫,或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去寫,或按照事物的幾個方面去寫等等。同時指導學生合理安排材料,做到有詳有略,要把最能體現(xiàn)中心的材料作為重點來寫,把那些只是起輔助作用的材料寫得簡略一些,這樣就能使得一篇文章詳略得當,重點突出,中心明確。③指導寫出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是好文章的重要標準之一,只有情真意切的文章,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因此,要引導學生在文章的真情實感上下功夫:一是寫真寫實,即把自己的情感真實表達出來,怎樣想就怎樣寫,給予學生寫作心靈的自由,讓學生在平實的表達中流露真實的情感,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二是寫深寫透,即把內心最深處的東西表達出來,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提倡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作為教師要做的就是多鼓勵少批評,肯定學生在文章中所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話或一個詞值得你去讀,我們也應該從欣賞他的那句話、那個詞開始評價。④指導學生巧妙遷移:教材中安排的習作訓練,我們先在平日的日記中進行,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材料積累,再寫大作文時,學生信手拈來,進行一番加工后,便成為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如:在指導學生寫作《秋天的落葉》時,可以先讓學生拾取每一種可以找得到的落葉,然后引導學生按順序從落葉的形狀顏色變化、手摸上去的質感等方面入手,寫下一篇篇片斷日記,接著再讓學生寫大作文《秋天的落葉》和《秋天的童話》。此時,相信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了解了一片片落葉的特點,而是熟知了秋的神韻。這樣的習作,不僅在技巧,更在于靈感的放飛。(3)學會反思,提高日記的深度。學生日記往往比較膚淺,思想性不強。因而在指導過程中,要求學生不僅要體驗生活,還要反思自身言行,反思社會現(xiàn)實,鑒別人性美丑,弘揚社會正氣。如,指導學生堅持在日記中寫出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或盡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此種種,都能很好地提升日記的思想高度,并借此提升自己作文的思想性,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 做閱讀的有心人,厚實積累
閱讀是吸收,積累是儲存,而寫作是傾吐。要想傾吐得好,傾吐得千言萬語,傾吐得豪情澎湃,就得注重平時的閱讀吸收積累。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多讀多吸收,做到厚積才能薄發(fā)。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睕]有豐厚的積累就難以寫出好文章來。然而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在廣博的課內外閱讀中,要把繁若星辰的精言佳句,精彩片段牢固積累下來,作閱讀摘抄是很必要的。在平時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即讀到精彩處要記錄下來,引起自己心靈共鳴處要學會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建立自己的“作文材料庫”。學生可以分門別類地收集好名言佳句、精彩片段、經(jīng)典人物描寫,甚至巧妙的構思方法,逐漸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在此基礎上,寫閱讀心得,讀后感,在練筆的同時,又豐富了日記的寫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日記是衡量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碑攲W生將寫日記作為自己的生活習慣時,就不再覺得寫作文是一件索然無味的事,而是猶如一股涓涓細流在心底流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