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轉(zhuǎn)霞
摘要:詞匯是整個英語語言學習的根基,在語言交際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詞匯教學也是整個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本文將探究詞匯共現(xiàn)與英語詞匯教學之間的關系以及綜述一些有效的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
語言應用能力。
關鍵詞:詞匯;詞匯共現(xiàn);詞匯教學策略
【分類號】G623.31
有人說:語言好比一座大廈,那語法就好比其建筑的框架,而詞匯則是建筑該大廈的磚塊。這一比喻雖不是十分確切,但是它形象地指出了詞匯的重要性。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它也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詞匯的學習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過程當中,并且是語言理解與交流的紐帶。一句話,沒有詞匯,就無從談起語言。
一、詞匯共現(xiàn)
Halliday和Hasan(1976)把詞匯與詞匯之間的銜接關系分為復現(xiàn)關系和共現(xiàn)關系。本文主要討論詞匯共現(xiàn)這一話題。廣義上來講詞匯共現(xiàn)指在某一語篇中,詞匯的使用與篇章主題至今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狹義則指詞語之間的搭配關系。這種搭配關系有別于傳統(tǒng)意義上理解地詞語的固定搭配(動詞,名詞等的固定用法)或是習語或常用語的搭配。而是在某一特定的語境或主題下,相關詞匯會因此而展開。它們就像一條“詞匯鏈”,由一條主線所指引,“形散而神不散”。這種搭配關系相對比較靈活,可以存在于句中,也可以跨句,只要圍繞一個話題進行合理地拓展,可增加語篇的銜接力,促進語篇的連貫性。
二、詞匯共現(xiàn)與英語詞匯教學
外語學習者在掌握了基本的語音與語法知識之后,語言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詞匯的拓展,理解與記憶。當前詞匯教學存在著兩大誤區(qū):一是教師脫離語境孤立地講解單詞表上的單詞,而且只注重常用意義而忽略了具體意義。如:To China, China with china,dinner on China.去中國買瓷器,中國有瓷器,吃飯靠瓷器。二是教師采取單一的聽寫單詞的方式,過于強調(diào)機械式記憶和表層意思而忽視其文化內(nèi)涵,以考試而目的。針對這兩大誤區(qū),教師必須通過一些課堂活動傳授給學生詞匯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生積極地融入到詞匯學習當中去。英語詞匯教學并不意味著僅僅局限于單詞本身,而詞匯共現(xiàn)則要求教師在某一個話題之下可以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到好多與之相關過關的詞匯,并要求學生了解其文化內(nèi)涵,注重音形結(jié)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來加強記憶,有利于學生詞匯量的積累和質(zhì)的提高。
三、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一個成功的外語學習者自身具備一套科學有效的語言學習策略。根據(jù)OMalley 等人的定義,學習者策略指學習者為有效地獲取,貯存,檢索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各種計劃,行為,步驟,程序等,即為學習者和調(diào)節(jié)學習所采取的各種措施。下面本文將在詞匯共現(xiàn)視角下為學習者學習詞匯方面提供一些策略,使學生有效地記憶和使用英語單詞,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 語境策略
語境即語言環(huán)境,主要指語言活動賴以進行的時間,場合,地點等因素,還包括對篇章和上下文的理解。語境對語言理解起到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是限制作用;第二是補充作用。語境對語言理解的限制作用表現(xiàn)在某一話題涉及相應的詞匯,而不是覆蓋所以的詞匯。即想到某一領域,相應的詞匯也就隨之而來。補充作用則是指語境會使其有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掌握一個詞的表層意義是簡單的,但是要掌握它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必須把它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或根植于其文化之中。如:一群人是 a crowd of people; 一群羊是a flock of sheep; 一群牛是a herd of cattle;一群螞蟻是a a sward of ants. 大家會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文章中的單詞都認識,但就是不明白其意思。這種情況就是學生忽略了語境的存在。脫離了語境談語言理解,就失去了語言的生命力,就像植物沒有了陽光和水而無法存活。因此,詞匯共現(xiàn)則需要教師提供某個話題然后再折射出其他與之相關聯(lián)的詞語,從而形成詞匯鏈,而不是毫無目標,隨意地教授個別單詞。
2. 聯(lián)想策略
聯(lián)想本義是說某一事物會無意識地想到與之相關的其他事物,由此及彼。在詞匯教學方面,聯(lián)想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詞匯共現(xiàn)則是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非凡的想象力,有一個單詞想到另一個單詞,這些單詞之間會有一些隱形的或微妙的聯(lián)系。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從不同的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一是詞形,二是詞義。例如學生可以從詞的構成,同義和反義等多方面進行拓展。聯(lián)想策略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還能掌握詞匯并達到語用的目的。
3. 積累策略
谷超豪曾經(jīng)說過:“知識和能力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要留有扎實的基礎,要留意溫習和鞏固,不能急于求成?!庇纱藖碚f,積累是積累是詞匯學習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雜志、廣告、報紙、新聞、漫畫、小說等等。學生可以多角度地理解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詞匯的積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定的恒心和耐心。除此之外,學生在閱讀器件可以做筆記,把某一領域與之相關的詞匯積累下來,這樣便于及時溫習,從而形成一個知識詞匯網(wǎng)絡體系,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等到輸入達到一定量時,輸出變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4. 主動應用語言策略
在整個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是外語學習的主體。語言的最終的目的不是將所學的知識塵封于記憶中,而是將它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詞匯的學習也不僅僅知道它的漢語意思,而是把它應用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教師的職責一是傳授知識;二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知識,即學習策略。其實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所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學生不僅可以進行聽、說、讀、寫、譯的全方位的訓練,并且可以使學生在語言輸入,輸出時對其進行分析處理并從中“悟出”原則,加以吸收和消化。由此來說,只有掌握了豐富的詞匯,才能展現(xiàn)出簡明生動的語句,從而提高語言表現(xiàn)力。
詞匯是語音和語法的載體,也是語言學習的基石。要想徹底掌握一門語言,詞匯的掌握是關健。而詞匯共現(xiàn)與英語詞匯教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為學習者學習詞匯提供了方向和平臺。希望本文所涉及的一些詞匯教學的策略可以對實際的外語教學和學習者的學習起到一定地啟發(fā)和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麗萍.自主學習策略及其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
育科學版). 2014
2.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