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慧
摘要:新課改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边@就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生活素材
《數學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一句話,道出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注重"生活化"教學,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形成合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利用數學思想數學概念來改造我們的現實生活,因此小學數學生活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把課堂教學中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起緊密聯系,一直是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稊祵W課程標準(實驗稿)》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以及對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指導,明確了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等等方面都作了詳細地闡述。這些闡述都體現了數學教學要生活化。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聯系生活,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努力的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無窮趣味,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走向生活化的策略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體驗生活化數學策略在數學課堂導入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挖掘出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更貼近生活,且從中引出數學問題,并以此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問題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如趙海峰老師上《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創(chuàng)設了去商場購物的生活情境,看到物品價格選取學生生活熟悉的一組直接導入,如:練習本定價0.45元;一瓶礦泉水1.05元;一片創(chuàng)可貼0.1元;一本書25.25元;……讓學生找出哪些是小數,并觀察今天所學的小數與以前認識的數有什么不同,通過引導對小數的特征及意義有了初步的認識。接著趙老師從“元角分”這些生活常識入手,建立這些小數的實際價值,如0.45元其實就是4角5分,0.1元就是1角也是1/10元等,讓學生在熟悉的商品價格背景中借助直觀的圖示去體會分數與小數的內在聯系點,從而為后續(xù)的利用分數來理解小數做充分的準備。達到了生活經驗和數學經驗的自然鏈接,學生學得生動,學得精彩。
2.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情趣“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句話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數學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這要求教師在選擇數學素材時,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篩選學生熟悉、典型的生活素材進入課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求教師上課伊始,采用新奇的課堂引入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面積單位的認識”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在生活中對面積的用法理解不夠,很難建立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面積單位的具體而清晰的觀念。“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實際面積的觀念是不能只靠印象就能形成的。需要學生對“1平方厘米”的面積有真實的感受,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尋找、理解其面積的大小。學生興趣很高,用尺子在白紙上很快畫出了“1平方厘米”面積的方格,剪下來認真觀看、理解它的大小。教師啟發(fā)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學生通過對1平方厘米面積的理解,很快就找出了答案。我們手大指甲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習字本上的每個方格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學生通過自身操作、體驗,很輕松地從操作實踐中獲得了“1平方厘米”的表象。
3.合理布置課后作業(yè),進行跟蹤輔導活躍的數學課堂氛圍以及貼近生活的教育模式以其有效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事實上,數學教育貼近生活的意義在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逐步形成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另一種意義上說,這種貼近生活的教育方式對于促進學習程度不強的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理解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與優(yōu)等生之間的知識差距,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教師的監(jiān)督輔導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課后作業(yè)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對于學習程度不夠的學生用以特殊的教育方式,悉心教導,耐心細心的引導他們實現學習上的進步,并對有進步的同學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鼓勵,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個巨大的學生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中處處有生活的道理。數學課堂只有再現數學知識與自然科學,人類生活的聯系,不僅擴大數學教學的信息量,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各方面的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陳丐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