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凌燕??
摘要:以新產品推介為例,探討了信息化環(huán)境下如何開展中職商務英語閱讀的實踐課程。傳統(tǒng)的商務英語閱讀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的形成,不利于中職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信息化技術輔助的英語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網絡通信等設備,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的環(huán)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更好地為中職商務英語專業(yè)培養(yǎng)出應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建構主義理論,中職商務英語閱讀,新產品推介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2.085
1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國際商貿迫切需要具有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商務實踐能力,能夠從事各種商務活動或者其他英語環(huán)境工作的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同時,國家提出要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健全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體制,使學生具備較強的適應產業(yè)發(fā)展和崗位遷移的基本能力。商務英語閱讀作為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中的一門主干課程,在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積累商務知識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在中職學校里,商務英語閱讀課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基本上走的都是學生閱讀文章,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講解課文,分析文章結構、重點詞匯及長句難句的老套路。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調動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因而,不僅不利于學生的閱讀理解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應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標也就無從談起。
2理論基礎
2.1信息化環(huán)境下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信息化環(huán)境下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借助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該理論倡導的支架式教學模式強調由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某個學習主題或任務,建立概念框架,獨立探索、分析和內化所學的知識技能,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在這種學習模式下,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景,提示新舊知識之間的線索;學生則通過生生合作和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發(fā)揮自主性和合作精神,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師生通過互動合作去發(fā)現(xiàn)、探索并建構知識的意義。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普及應用,為外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也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2.2 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中職商務英語閱讀教學
2.2.1 根據(jù)教學情境設置任務,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
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語境下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商務英語閱讀課的目的不僅是掌握在商務環(huán)境下的文本的閱讀技巧,更要掌握一些實用的商務流程和經貿知識。將任務教學法融入商務英語閱讀課,并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組織學生制定計劃,完成基于閱讀課文的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并且通過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灌輸知識的模式,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2.2.2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
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中職學校各專業(yè)嘗試在教學中融入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獲取信息、共享資源、交互協(xié)作等。信息技術的使用,包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真實的商務情境,使教學內容更生動、形象、直觀,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和興趣,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建構自己的知識。 根據(j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本著“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的教學原則,在中職商務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建一個信息化手段和教學法融為一體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從實踐入手,強調學以致用。在商務英語閱讀課中,基于某個商務主題設計課堂活動,教師課前布置好任務和導入相關知識點,并向學生推薦相關網站,學生可從網站搜索和下載相關背景資料,教師也可將輔導材料通過網絡放在服務器或QQ群上,供學生自由下載使用。課堂上由教師和學生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現(xiàn)和評價,鞏固學習成果,強化語言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商務認知水平。
3教學案例分析
3.1教學內容
在實際工作中,新產品推介 (New Product Presentation)是向客戶介紹公司新產品的重要途徑。尤其是一些新上市或即將上市的電子產品,如新款的小米手機系列產品,i-watch運動手表等,很多都是通過公開的產品發(fā)布會為新產品造勢,讓潛在客戶了解新產品的性能、價格、新功能等等。鑒于此,本節(jié)從閱讀課延伸出來的實踐活動課,主要通過由學生從視頻和課件中感受產品推介,到親身參與產品推介的準備與展示過程,完成對這一商務活動的深刻認識。
(1)教材分析:本課選自《商務英語閱讀》(職業(yè)英語系列)第十單元Product and Price 部分。該單元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導入、閱讀文章及課后實踐。本課主要是結合了第一篇閱讀Product Presentation,以及應用閱讀兩部分的知識點,并進行遷移擴展,安排的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
(2)學習形式:開展課前布置任務,課后協(xié)同合作,課堂展示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并展示“如何介紹新產品”這一商務主題,通過小組互助合作和課后教師督促輔導,深化課堂所學知識點。
(3)過程與手段:采用音頻、視頻、多媒體教學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將課本的知識內容立體地展現(xiàn)出來,借助網絡資源來輔助教學,擴展教材,實現(xiàn)助學助教功能。
3.2學習目標endprint
(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次課的訓練,學生學習介紹產品的基礎知識,包括如何制作PPT,如何撰寫講稿,如何在發(fā)布會上推介產品給顧客;掌握介紹產品的外觀、功能和價格的英文詞匯句型,并會應用所學推介產品。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來切身體會產品介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準備和展示過程中提升商務交際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3.3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3.3.1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
在本次課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多媒體資源庫、即時通信工具等, 在課前將制作好的教學PPT和如何介紹新產品的相關資料發(fā)布到QQ群或電子郵箱。資料既包括了課堂教學所用資源,也包括了供學生課后擴展性學習的資源,如課前小組任務的要求,以往學生的作品(PPT,錄制的視頻),供參考的講稿、視頻等。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分工合作,由組長安排人員負責網上搜集資料、撰寫發(fā)言稿、課堂展示等。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或電腦在老師提示的網站上搜索并整理有用的資料,如百度產品的官網,搜集圖片、視頻等產品信息。教師與學生利用qq群,微信保持聯(lián)系、進行互動,建立討論組,對搜集整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
3.3.2情景導入,引出新課
教師播放iphone 7發(fā)布會的宣傳片后提出問題: 一個成功的新品推介包含了哪些重要元素?學生集體brainstorming并各抒己見。接著以視頻,PPT的形式展示以往學生作品,激發(fā)學生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性學習當中,讓學生掌握介紹產品的英文詞匯句型,以及在發(fā)布會上推介新產品的流程。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興趣,讓學生利用網上資源和教師提供的資源查找資料,制作介紹新產品的PPT以及視頻,將教學延伸到課前。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直觀可感的產品介紹的圖片、視頻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電腦、手機,即時通訊軟件等信息技術教具的使用,讓學生在互聯(lián)網的豐富學習資源支持下,以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來探索如何成功地介紹一款新產品給顧客。
3.3.3小組合作,完成展示
教師在導入新課,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后,回顧之前布置的情景任務,讓學生的思維順利地從“學”過渡到“練”。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將課前準備好的作品逐一展示,小組在展示成果時,分角色發(fā)言,分別飾演產品經理、助理及潛在買家等。通過多媒體信息化手段播放圖片、PPT和視頻資料,介紹公司信息、新產品的各項性能以及價格等,并在展示后與觀眾進行互動答疑。有些小組的學生在準備過程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安排了模特走秀,有意向客戶詢價等環(huán)節(jié),有效地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提高了其他同學的參與度,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在學生展示過程中,教師用錄像設備現(xiàn)場錄像,方便其他小組進行點評,并且在課后將作品上傳到QQ群,讓同學們借鑒參考,復習鞏固學習成果。
3.3.4教師點評總結,生生互動交流
小組展示結束以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成果進行鼓勵性點評,并總結歸納新產品推介的常用詞匯和句型表達,鞏固課堂所學的語言知識點。然后,組織全班進行集體討論,對小組準備的材料包括課件、講稿和展示過程,進行總結性評價,指出亮點和不足。進一步深化--哪個小組的作品最完整?最有說服力?最能夠引起顧客的購買沖動?課后還可以通過QQ群討論組作為交流平臺進行互動,讓學生票選出“最佳配合”和“最炫作品”的小組。集體討論評價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充分地表達,鍛煉口頭表達能力,活躍課堂氣氛。
4結語
本教學實踐設計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學會用英文進行新產品介紹為目標,讓學生掌握介紹產品的外觀、功能和價格的英文詞匯句型,懂得如何在發(fā)布會上推介產品給顧客。并且借助網絡、視頻、圖片,QQ等多種信息化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完成了知識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運用即時通訊軟件將教學擴展到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課前、課后線上學習,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課堂課后綜合評價表明,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完成了教學任務要求,使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這次實踐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不錯的教學反饋,說明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中職教育工作者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需要與時俱進,改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內容、方式和手段,才能為國家培養(yǎng)出應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璐璐. 信息化環(huán)境下中職英語聽說課教學設計與評價—以Ordering一課為例 [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7).
[2]曾利紅.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商務英語閱讀模式改革[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2).
[3]彭晶. 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商務英語口語課程中的應用——以“產品介紹”為例 [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3).
[4]龍寧曲. 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高職商務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