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克瑩
提高高年級學困生寫作的興趣和能力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到了五六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已經有了固定的模式,再加上他們本身基礎的薄弱,教材難度的提高,都給轉化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本學期,我圍繞這個課題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對學困生習作的指導方法進行了一些探索,在工作中及時進行反思、總結。現作如下小結:
一、讓學困生想寫。
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內心抒發(fā)的需求,當你經歷過某事而有所感受時,這種抒發(fā)的需求就尤為迫切。學困生寫作往往不知道寫什么,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很多的經歷,缺乏應有的觀察和思考。當他們經歷了一些難忘的事情時,也是能抒發(fā)自己的心情的。例如本學期開學后我讓他們寫了“雨”的練筆。通過讓學生對窗外的雨的觀察,以及我的簡單指導(可以從聲音、形態(tài)入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之后,王軍寫出了感受深刻的句子:“天空中烏云密布,不一會,電閃雷鳴,豆大的雨點緊接著打了下來——下雨了。雨越下越大,操場的水匯成了一條條小溪,“咯咯”地笑著、唱著、跳著,向前奔去……”要知道,平時一布置小練筆作業(yè)王軍總是很反感有時甚至會和老師作對,將空本子交上來。然而通過這一次在課堂上他自己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思考才對雨有了更深地解讀。因此,作為語文老師,除了傳授給學困生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技巧之外,更多的工作是幫助他們積累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體驗最真實的生活。所以搞一些有趣的活動,做一些真誠的交流,都應該成為我們語文老師的常態(tài)化工作。
二、讓學困生敢寫。
由于長期的寫作負擔,很多學困生已經習慣于一種消極的寫作態(tài)度,就像宋生龍一樣:反正我也寫不出什么來,就隨便寫寫算了。這種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會影響他們不敢寫,不敢大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所以在指導學困生作文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這一點,及時給予他們正確的觀念引導。告訴他們:只要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一篇好作文;只要愿意寫,誰都能寫出好作文。教師要帶著欣賞的、期待的目光看著學困生寫作,在精神上給他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三、讓學困生會寫。
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作文前的指導并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相反,有時老師講得太多反而會限制他們的思維。但對于學困生來說,作文前的指導卻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還沒有掌握基本的選材方法、構段方法和語言組織能力。如果老師在作文前不提示這些,他們就有可能出現文不對題,無法圍繞中心思想,重點不突出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我經常采用課堂面對面指導的方式幫助學困生寫作,這樣可以針對這個學生的寫作薄弱點進行指導,效果會更明顯。
讓學困生會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讓他們會修改自己的習作。人們常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對于學困生來說尤為重要。在草草了事的一稿完成之后,他們的作文常常是問題百出的,所以老師要教給他們修改作文的本領。在實踐中,我摸索出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朗讀自己的作文——讀讀,再讀讀。讀能發(fā)現很多問題,錯別字啦,病句啦,都可以“讀”出來。讀后再想想:這篇文章要告訴大家什么?主要的內容寫具體了嗎?哪些地方還可以改一改?經過幾個簡單的步驟,學困生完全可以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的過程也是提升的過程。
除此之外教師要結合教學的同時還要挖掘課外資源,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困生寫作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經典之作,但是數量是有限的,我們可以挖掘教材以外的知識作為寫作的素材。如:學完《貓》、《老人與海鷗》、《跑進家來的松鼠》、《最后一頭戰(zhàn)象》這幾篇課文后,學生更加感受到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借此鼓勵學生養(yǎng)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平時注意觀察,把自己所喂養(yǎng)的小動物的外形、活動、生活習性寫下來,同學們可高興了,同時鼓勵學困生閱讀與作文有關的文章,摘錄背誦一些妙語佳句,要求他們將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摘抄在積累本中。(每天的摘抄不要求多,一兩個即可)通過長期的積累,學困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加強,語言積累也豐富起來,此時再讓他們完成習作就容易多了。
語文教師還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困生寫作能力。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在活動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如:習作:課外活動時,你和同學們都做過哪些有趣的游戲?請你選擇一個最有趣的游戲寫下來,注意寫清游戲的過程及游戲帶給你的快樂。在這次習作時,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做過的游戲,并先讓學困生說游戲的過程及帶來的快樂,其他同學可以做補充,然后在班級內交流。師聽取各小組代表的發(fā)言之后,感到學困生對于這次寫作的內容了解得比較詳細,于是放心地讓他們進行習作。當批閱習作時,發(fā)現部分學困生多數內容簡單,沒有對所做的游戲進行詳細的描寫;此時再一次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最喜歡的游戲,同時強調,在游戲過程中要注意游戲的具體過程。游戲結束后,再次交流游戲的過程及快樂,讓他們重新寫作。因這一次學生們參加了游戲,對游戲的過程及帶來的快樂比較深刻,所以在做游戲之后重新寫出了自己的感受。
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困生寫作能力。
計算機互聯網的強大信息量為學生展現大量的信息素材,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更廣泛的天地,學生學得更多、更快。學生每天面對“學?!彝ァ眱牲c一線的生活,寫作素材的匱乏是學困生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除了加強生活實踐,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應用,為其提供了豐富的圖文、聲像資料,引發(fā)了學困生對作文的興趣。他們鼠標輕點,大千世界盡在眼前。寫景:點擊“自然風光”,敘事:點擊“時事新聞”,寫動物:搜索“動物世界”……還可根據課文內容延伸,嘗試寫作,真所謂“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學校信息技術課,引導學困生把網上閱讀到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段落“粘貼”到自己的“寫作素材庫”;也可引導他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見聞感受也記入“寫作素材庫”,并定期將“粘貼”的素材和生活素材進行分類、選擇、整理,同學間再進行交流,相互補充,去偽存真。
總之,提高學困生寫作興趣及能力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要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做個有心人,真正關注學困生,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實實在在去解決這一系列的細節(jié)問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