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要:在清代著名戲曲家吳藻的作品《喬影》中,主人公東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不僅擁有閨閣中女子的憂怨和無奈,而且具備男子的灑脫與不羈。她將自己化為男兒身,把對于生命的無奈轉(zhuǎn)化為對理想和自由的追求。這種“雙性同體”的意識讓人物形象變得鮮活生動。文章通過淺談《喬影》與“雙性同體”意識,隱約展現(xiàn)戲曲作品中透露出的女性意識。
關(guān)鍵詞:喬影;雙性同體;女性形象
“雙性同體”是女性主義文學(xué)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最早是由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引入到文學(xué)批評和創(chuàng)作實踐中。在她在作品《一間自己的房子》里提到:“在我們之中的每個人都有兩個力量支配一切,一個男性的力量,一個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腦子里男性勝過女性,在女性的腦子里女性勝過男性。正常而舒適的生存狀態(tài),是這兩種因素和諧相處,精神融洽?!盵1]121在吳藻的作品中,涉及到“雙性同體”意識的不在少數(shù)。《喬影》,又名《飲酒讀騷圖曲》。全劇為一幕,只有一折一角色。描寫的是東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改作男兒裝,在書齋展玩自繪的男裝小影,通過看畫、讀騷、飲酒等幾個簡簡單單的動作,高唱抒發(fā)心中情緒。而《喬影》中謝道韞這一人物形象,正是吳藻的化身,字里行間流露出內(nèi)心的苦悶與掙扎。這種“雙性同體”即是身為女兒身的吳藻,對于女性性別的不甘,和想要跨越性別的鴻溝的渴望。
一、吳藻的生平
吳藻(1799―1862),女,字蘋香,自號玉岑子,安徽黟縣人,父葆真,字輔吾,向在浙江杭州典業(yè)生理,遂僑于浙江仁和(今杭州)。幼而好學(xué),對書香極為有興趣。吳藻的父親雖是一個地道的商人,但是由于家住在大詞人厲鶚舊居的旁邊,或許是對文人名士的景仰,或許是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吳藻的父親卻對書香風(fēng)雅的事情尤為感興趣。自小就天資聰慧的吳藻也被父親重點栽培,聘請老師教她習(xí)字、作詩填詞、彈琴譜曲、繪圖作畫。果然,吳藻在父親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個琴詩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尤其是在填詞方面頗有造詣。隨著年齡的增長,吳藻從書中漸漸了解到許多文人才士喜歡聚集在一起吟詩填詞,不但可以相互唱和,還可以相互指點品評。然而她卻只能被關(guān)在這座小縣城里,就連拋頭露面都被視為大逆不道。然而家中又無可以和自己高談闊論的知音,因而她漸漸開始哀怨惆悵,才情只能對月獨賞,這也間接導(dǎo)致了適婚年齡的吳藻對于婚事毫無興趣。勉強成婚的吳藻,面對讀書少只是附庸風(fēng)雅的丈夫,吳藻的婚后生活是無聊而空虛的。這在吳藻的詩詞中都得以顯現(xiàn)?!扒鷻诘停钤烘i,人晚倦梳裹;恨海茫茫,己覺此身墮。那堪多事青燈,黃昏才到,又添上影兒一個”正是她婚后生活的縮影。漸漸地她的內(nèi)心變得孤寂,也被閑愁磨得憔悴不堪。吳藻有著很深的名士情結(jié)。可身為女兒身讓她倍感壓抑。對自己的性別,吳藻不甘心認(rèn)同,她希望跨越性別成為一名男性,盡情施展抱負(fù),想要獲得自由。
正如東晉的王恭所說,想成為名士,要有三個條件:常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于是在吳藻的雜劇《喬影》中,道出了她內(nèi)心真實的情感狀態(tài)。
二、《喬影》與“同體意識”
在作品中,才女謝道韞身為女兒身,通過換裝成為男兒身,看似逾越了社會文化架構(gòu)下的性別的界限,塑造出了一個不同于傳統(tǒng)深閨中的女子形象。她的自畫像,是男兒裝束的謝道韞一手拿著《離騷》,一手持著酒杯,在飲酒讀騷。顯然,他刻畫出的是另外一個自己。謝道韞在開場時就說到:“無奈身世不諧,竟似閉樊籠之病鶴”,表達(dá)了作為女性,因性別、身份而在社會上受到的限制。顯然《喬影》中的謝道韞是吳藻的化身,身為女子,即便胸懷大志,卻也難以有機會和平臺去施展抱負(fù)。所以只能通過自畫像的方式,將自己心中的理想創(chuàng)造在另一個理想的世界,用來擺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困苦和不如意。他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著自己的自畫像,想起了李白的詩,卻無人分享,便將畫中的人當(dāng)成了自己的第一知己。反映出她在現(xiàn)實生活中身為女性難遇知音的困苦。吟誦“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表達(dá)著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呀,只少個伴添香紅袖呵,相對坐春宵……快哉!浮一大白!”她借謝道韞之口,將自己與李白、蘇軾等才子齊名,表達(dá)了自己靈魂深處的寂寞和孤獨?!拔掖脽煵?,泛畫撓;我御天風(fēng),游蓬萊島;我待要撥銅琶,向江上歌;我待要看清萍,在燈前嘯……我待題糕,笑劉郎空自豪,笑劉郎空自豪。”吳藻借謝道韞將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吐露無疑,身為女兒身,她不愿意就這樣在深閨中平庸下去,她希望自己的才華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像“幻化由天,主持在我”一樣獲得自由,去真正為自己理想而奮斗。因此,作為女人身的他,只能通過易裝的方式,通過“兩性同體”的人物表達(dá)自己心中的向往。
盡管如此,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吳藻,依舊身為一名女性。當(dāng)精神上男性認(rèn)同和肉體上的女性本質(zhì)在虛幻中認(rèn)同,在現(xiàn)實中又相互拉扯,她依然會感覺到痛苦和矛盾。正如《喬影》中的謝道韞,吳藻賦予了她男性的身份,但是回到現(xiàn)實卻又不得不承認(rèn)自己女性的事實?!半p性同體是一種理想,它允許性別角色的自由選擇,允許人們表達(dá)其相對性別的傾向”。[2]115在那個屬于男權(quán)的社會中,吳藻不僅擁有傳統(tǒng)閨閣女性的溫柔善良,還具備出色的才情和男子的灑脫,她不甘束縛,顯現(xiàn)著女性意識的覺醒。
參考文獻(xiàn):
[1]王還譯.弗吉尼亞·伍爾夫.《一件自己的屋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珍妮特·希伯雷·海登.《婦女心理學(xu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