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丹+++田燕
中學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同時也是中學教育的基礎(chǔ)課程之一,一直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高度關(guān)注的學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在學生整個英語體系構(gòu)建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今后全面發(fā)展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本身就具有自身的實踐性和工具性特點,要求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具備很強的專業(yè)知識,而且還應(yīng)該掌握高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近些年我們不斷對中學英語進行深化改革,積極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隨著經(jīng)濟全球一體化不斷發(fā)展,我國對高素質(zhì)人才需求量不斷提升,英語能力是衡量一個人才質(zhì)量的重要標準。隨著新課程教學的實施,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英語教師轉(zhuǎn)變過去傳統(tǒng)教學理念,積極應(yīng)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促進中學生全面發(fā)展,最終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本文主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論述了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1.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教師對教學主體認識存在不足之處
教師和學生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兩個重要要素,這兩個要素構(gòu)成了整個教學活動。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下被動聽講,教師引導整個課堂節(jié)奏和教學過程。教師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和背誦,往往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嚴格要求學生反復背誦,不能提出自己的質(zhì)疑,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盡管最近幾年我們不斷進行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應(yīng)用全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但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依然盛行。很多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理解產(chǎn)生了誤區(qū),在課堂上雖然采用了探究式、分組式、合作式教學模式,但是其本質(zhì)依然是填鴨式教學。很多中學英語教師知道學生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體現(xiàn)出來,學生依然不是教學的主體。
1.2教學內(nèi)容枯燥乏味
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shù)和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和普及,對中學生的學習模式和學習行為產(chǎn)生的深刻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中學英語教師結(jié)合時代發(fā)展需求,對課程內(nèi)容不斷進行豐富。但是在實際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英語教師的意識停滯不前,不能全面掌握中學生的喜好、心理和思維方式,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一直難以提升。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陳舊,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不能和時代發(fā)展相接軌,最終影響到學生學習中學英語的積極性。
1.3英語學習和實際應(yīng)用相脫節(jié)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應(yīng)用到實際,但是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不重視英語學科的應(yīng)用性,將著力點放在如何提升學生成績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味地背誦英語知識點、單詞、詞組和語法知識。學生在實際應(yīng)用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了問題,不能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這種教學模式逐漸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忽視英語學科應(yīng)用性,只是將學習英語作為應(yīng)付考試的一項工作,自然很難提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2. 提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分析
2.1以聽為根本,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任何課堂教學都以學生聽懂為根本,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更應(yīng)該如此,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一句沒聽懂,這樣的教學是不成功的。英語教學要重視學生聽力的訓練,只有保證學生聽懂的基礎(chǔ)上,才能保證有效的開展教學。學生聽力能力的訓練應(yīng)該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一開始教師不要要求學生必須聽懂,必須回答相應(yīng)問題,只是每節(jié)課按照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留出幾分鐘安排學生進行聽力練習,聽力結(jié)束之后,讓學生嘗試回答自己聽到的內(nèi)容,在不斷練習中提高學生聽的能力,為學生表達奠定基礎(chǔ)。例如在講解完七年級上冊的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如下聽力練習:Section A 1a. Talk about the picture: What is this in English? Its a/an... First, get Ss to listen to the tape. Play the tape again and ask the Ss to repeat the conversations. Section A 1b. Let Ss find the letters they know in the picture. Section A1c. Get Ss to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in the picture if possible. 此外,在中學英文教材中,有很多內(nèi)容是關(guān)于英國當?shù)匚幕慕榻B,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鼓勵學生多聽英文歌曲,簡單的英文小故事和小說等。學生在完全放松的前提下,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以讀為引線,引導學生進行模擬訓練
如果說聽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基礎(chǔ),那么讀就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強有力保障。教師訓練學生閱讀的能力,需要從單詞入手,保證學生將單詞讀熟之后,才能將單詞組成句子,讀熟句子才能將文章順利地閱讀下來。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提醒學生對字詞句反復朗誦和復習,通過多誦讀能夠提升學生對句型理解。學生進入高年級之后,更要重視學生文章閱讀,在每篇文章講解完畢后給出學生一篇相似的文章,拓展學生閱讀量。例如在講解完八年級下冊的Unit 6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后,在多媒體上給出學生一篇相似的文章閱讀(One day, Bob took his two friends to the mountains. They ride tents and then ride to the forest to see how the trees are growing. In the afternoon when they are about 10 kilometers from the camp, it starts to snow. More and more snow off. Soon, Bob could barely see his hand in front of him. He cannot find the way. Bob knows there are two roads. A road to the camp, another way to his home. But are snow. Everything is the same. How can he bring his friends back to the camp?)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文章中難以理解的語句和詞語進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通過不斷延伸學生的閱讀范圍,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最終促進教學效率提升。endprint
2.3以寫作為出發(fā)點,讓學生秒速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
寫作是中學生最為頭痛的一件學習任務(wù),很多學生學習了多年英語,依然不會寫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提供幾個關(guān)鍵詞,讓學生在這些范圍內(nèi)進行習作。例如上述閱讀理解文章,解決辦法還沒有給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學生討論后自己的理解對文章進行續(xù)寫,有很多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作,教師將學生的內(nèi)容拿出來進行評比,選出最好的一篇文章。(如:Bob has an idea. Let the horse take them back! But what happens if the road leads to his home? In such cold weather, it would be a thirty-five kilometers trip! It was late. They ride on it. The last horse stopped. where are they? No one can tell. John looked around. Whats under the tree? This is one of their tents?。?/p>
3. 結(jié)語
在全新的歷史時期,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其特殊性,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轉(zhuǎn)變教學觀點,不能總是將重點放在學生成績提高方面,更應(yīng)該強調(diào)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應(yīng)用性和實踐性,提高學生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向著綜合人才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石錫伍.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J].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5(01).
[2] 王魯男, 朱德全. 效率取向:中學英語課堂時間管理研究[J]. 課程.教材.教法, 2014(01).
[3] 馬鳳麗. 情景教學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J]. 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 2011(07).
[4] 姚麗紅. 淺談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0(03).
[5] 黃艷. 信息技術(shù)與英語游記寫作五環(huán)訓練模式的整合[J]. 中國電化教育, 2004(07).
[6] 匡忱, 劉莉. 改進大學英語精讀課堂教學模式的新嘗試——交際式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J]. 外語界, 2001(01).
[7] Warschauer,M. A Teachers Place in the Digital Divide.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nual Yearbook , 2007.
[8] 趙宏琴. Interpreting Folkways of Teaching: A life-history Narrative Inquiry into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econdary EFL Teachers Knowledge, 2007.
(作者單位:山東省桓臺縣世紀中學;山東省桓臺縣第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