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鈴娟
閱讀能力的訓練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多采用傳統(tǒng)式灌輸式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訓練方法的指導,導致學生對閱讀這一模塊興趣度不高,閱讀能力也處于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呢?筆者將結合教學經(jīng)驗,對指導學生閱讀訓練的方法進行探討。
1. 介紹材料背景,明確訓練目的
英語閱讀的材料范圍非常廣泛,如果不經(jīng)過教師日常閱讀教學中的有意指導,很多學生對他國文化都感到比較陌生,認為閱讀這項任務乏味無聊。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為學生詳細介紹閱讀材料的背景,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種能夠準確理解閱讀材料的思維空間,促使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找到正確的思路解決問題,對閱讀材料擁有整體性的認知能力。
在教學7B Unit 5 Amazing things時,由于本單元內容和動物有關,涉及到一些冷知識。這些東西距離學生日常生活比較遙遠,如果不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往往對此類文章提不起興趣。所以教師要精心備課,依據(jù)教材內容,在網(wǎng)上提前找好有關動物的冷知識視頻,最好是動畫片的影像,比較生動可愛,能夠調動學生的注意力,符合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提問學生“What animal do you know best?”,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應該會回答類似“Dog, cat,rabbit”等比較常見的動物。緊接著,再問“Do you know their living habits?”學生可能一時答不上來。這時,就可以為學生播放提前準備好的視頻,使學生了解到以前從來都不知道的知識。比如,考拉一天可以睡18個小時,狗吃巧克力可能會導致死亡,蛇可以一個冬天都不吃東西,因為它要冬眠等等。這些內容與學生即將要學習的閱讀材料緊密相關,學生在充分了解材料背景后,可以更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
要確定的是,教師所提供的背景材料,一定是有利于誘導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并且材料內容要比較新奇,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基礎上,學生才可以在理解材料背景的前提下,更順利地投入到閱讀中去。
2. 略讀精讀結合,提高閱讀效率
提高閱讀速度有助于閱讀準確性、閱讀能力的進步。很多學生經(jīng)常在考試中出現(xiàn)時間不夠用、明明理解文章內容,答案卻錯誤百出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好閱讀方法,做不到精讀略讀結合,才導致閱讀準確性不高的結果。面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積極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閱讀方式,提高閱讀效率。
在教學9A Unit 4 Growing up中的Reading部分時,文中主要介紹Spud Webb雖然沒有身高優(yōu)勢,但卻從來沒有放棄對夢想的堅持,最終收獲成功的故事。文章篇幅比較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快速瀏覽一遍文章,整體感知內容,知道文章大概說的是什么即可。在瀏覽的過程中,要注重把握上下文之間的關系,知道各個段落的意思是什么。而后再對照著課后問題練習,進行精讀訓練,帶著問題去文中找答案。比如“Who is Spud Webb? What difficulties did he encounter when he pursued his dream?What success did he achieve?”這些問題與文章內容息息相關,只有經(jīng)過仔細閱讀才能找出答案。在精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有沒有學生閱讀速度過于慢,不由自主地發(fā)出聲音去讀的錯誤方式,給予糾正。讓學生學會從文章中抓關鍵信息,提高閱讀質量。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閱讀技巧,比如成組視讀法、計時閱讀法、先看問題再從文章提取信息法,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充分利用文章的大標題、段落小標題、關鍵詞、主題句等,來掌握文章的主旨,明確文章的正確方向。在這種有序的閱讀訓練中,可以提高學生概括閱讀材料主題思想的能力,也為以后的寫作訓練鋪好基石。
3. 讀后多加反思,學會總結歸納
讀后活動可以檢驗學生閱讀理解的效果,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很多學生做完閱讀后就直接棄之不顧,不會反思總結,導致閱讀效果止步不前。所以教師要多加督促,培養(yǎng)他們讀后總結的好習慣。也可以組織一些活動,讓他們交流讀后感受,互相指出不足之處等等,來強化學生的閱讀訓練。
在教學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中的Reading部分后,學生了解了文中的主人公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是由于身材矮小,長得不好看,而在班級里沒有可以說話的朋友的煩惱。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文章內容,討論“What do you think he should do?”這個問題。有些學生認為他應該增強自信,主動融入班級。也有些學生認為他可以把自己裝扮一下,使自己變得好看,也許就更容易被學生所接納了。對于學生的不同看法,教師都應該授予支持,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只要說出自己的建議即可。而后要求學生寫一篇有關自己青春期的煩惱的課堂練筆,發(fā)揮以讀促寫的作用。因為學生剛完成閱讀,對課本知識內容的印象還比較深刻,此時組織他們寫作,可以起到“趁熱打鐵”的教學效果。
討論問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讀后寫作可以鍛煉學生閱讀應用能力,起到很好的鞏固效果。當然,還可以利用做書面練習或者課外延伸習題訓練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這些讀后活動,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總之,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訓練要遵循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詳細的背景材料,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同時及時進行讀后反思。相信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學生的閱讀水平一定會循序漸進,步步高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