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艷
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需求的活動,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兒童擺脫自我中心傾向。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和理解他人的想法與情感,在游戲中獲得成長。
幼兒游戲成長兒童生命的全部價值和意義都蘊藏在游戲之中,游戲與兒童須臾不可分離,兒童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了卓越的智慧。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需求的活動,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兒童擺脫自我中心傾向。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和理解他人的想法與情感,在游戲中獲得成長。所以,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個性品質(zhì)的有效途徑,其價值和意義也一次次地在幼兒活動中得以顯現(xiàn)。
一、給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動手動腦的機會
很多時候,教師總想著要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游戲中,為了便于孩子游戲,總是盡可能投放方便、易操作的游戲材料。于是,教師常常陷入誤區(qū):材料要越多越好,準備越完善越好,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孩子對游戲的需求。事實上,適當?shù)赝斗乓恍┌氤善芬参磭L不可,孩子們會更樂意去挑戰(zhàn)自我。
游戲場景一:誰先發(fā)現(xiàn)了新玩具
前幾天,我們在教室里投放了新玩具,但一直沒有告訴孩子們,直到涵涵來到這個班級。涵涵很活躍,一進班就四處尋找玩具,我們投放的新玩具也被他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了?,F(xiàn)在,涵涵正試圖打開盒子,撕掉外層的保護膜。只見他用手指使勁去抓,可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這時,涵涵抬頭看了看我,見我沒有要幫助他的意思,便自言自語地說:“這個打不開?!币贿叺默幀幷龑P摹扒胁恕保l(fā)現(xiàn)同伴遇到了麻煩,便說:“用刀好了,我這個刀借給你!”“不行,你那個是木頭刀?!焙鸬?。雖然瑤瑤的刀不能用,但是她的話給了涵涵很大的啟發(fā)。于是,涵涵轉(zhuǎn)身從柜子里拿出了剪刀,仔細地在薄膜上戳了個小洞,然后沿著洞口順利地撕開了薄膜。取出玩具后,涵涵開心地玩了起來。新玩具同時也吸引了其他孩子的注意力,大家紛紛湊過來一起探索新玩具的玩法。
看到涵涵和小伙伴們圍在一起玩著新玩具,教師們紛紛感慨:“終于有人發(fā)現(xiàn)新玩具了,涵涵善于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薄澳阏f得對,善于動手操作是個好習慣,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們多動手、勤動腦。”
教師在材料區(qū)投放新玩具時,要時刻關注幼兒對新玩具的反應并適時調(diào)整策略。如果幼兒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新玩具,可能與其慣性思維有關,不少幼兒不善于嘗試新鮮的事物,缺少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意識,對此,教師應適當暗示和引導,培養(yǎng)幼兒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好習慣。當然,教師在投放材料的時候,也要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在滿足幼兒興趣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考慮投放一些半成品材料,為孩子提供更多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幼兒與材料產(chǎn)生互動。
二、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由揮動想象的翅膀
孩子們的眼中有兩種世界:一種是真實的世界,一種是想象中的“魔幻世界”。幼兒總是能夠自由地在這兩種世界里切換角色。在游戲中,幼兒在自己的“魔幻世界”里扮演各種角色,揮動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而當孩子們沉浸其中時,教師應當做的就是理解和支持。
游戲場景二:“大圣,我不怕你”
清早,坤坤戴著孫悟空面具走進了班級,其他幼兒瞬間叫了起來:“坤坤來啦,坤坤來啦!”
此時,坤坤摘下面具,笑瞇瞇地向大家問好,然后再戴上。就在這個時候,孩子們便默契地玩起了游戲。同組的涵涵將自己制作的手槍對準坤坤,說:“大圣,我不怕你!”這時,坤坤好像被嚇住了,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緊接著,鄰桌的幾個孩子也紛紛拿起各種各樣的玩具槍來“攻打大圣”,其間,坤坤還非常配合地做出了各種被槍擊中的姿勢??粗两凇澳Щ檬澜纭崩锏暮⒆?,教師不禁覺得好笑:明明是想象出來的世界,幼兒卻可以玩得如此投入,可見游戲的力量多么強大。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簡單地看待孩子在游戲中的一言一行,要尊重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做他們游戲的支持者、觀察者,同時成為他們童心的守護者和能力發(fā)展的助推者。
陳鶴琴先生說:“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庇螒蛑械挠變菏亲杂勺栽诘?、快樂的、充滿幻想的,他們?nèi)缤粋€個揮著翅膀的天使,在自己的世界里盡情遨游。游戲中,他們切身感受各種角色的心理,努力完成自己賦予角色的任務,體驗生命的價值和創(chuàng)造力,不僅獲得了愉悅的精神體驗,還促進了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工利.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探索及應用[J].學理論,2013,(35).
[2]魯金雪.淺談如何正確指導幼兒游戲[J].赤子,2016,(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