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現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工具化應試化嚴重, 并存在陳舊單一的現象,提出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 拓展閱讀的意義, 并歸納了初步實踐探索。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高中英語 拓展閱讀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1.閱讀教學工具化應試化嚴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很多是為了完成作業(yè)、沖刺考試。閱讀是否完成,很大程度上變成閱讀理解是否選完。即便出現小組討論、文學作品欣賞,極其容易又回歸到選擇題的形式。工具型閱讀,學生的理解往往會停留在文本表層,關注事實細節(jié)題目指向,而不是語篇結構、段落、主旨大意作者意圖的領會運用分析評價等。研究表明,動機的強弱與閱讀能力呈正相關,其中欣賞型閱讀動機與閱讀能力的相關性要高于工具型閱讀動機。所以高中英語閱讀應該從工具化應試化逐漸過渡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欣賞型真正閱讀。
2.閱讀材料陳舊單一。閱讀材料也是影響閱讀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現有的閱讀材料,只是《高中牛津英語》課本。教材編寫以單元話題為主線,設計了相關學生活動的開展,但十年來,改動不大,文本材料語言內容不夠鮮活,很難吸引學生。而隨著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學生能接觸到的閱讀媒介不只限于書本材料。多媒體電子讀文、手機平板Ted演講本文等等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隨手可觸,也給課堂閱讀帶來挑戰(zhàn)。
二、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英語拓展閱讀的意義
英語拓展閱讀,即課堂相關話題拓展閱讀,同一主題不同文本材料的拓展,或者同一體裁不同話題的材料收集,或者同一話題多模態(tài)的呈現,比如相關音頻、視頻、報刊、圖表都是拓展閱讀實踐應用的選擇。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把“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列為英語高中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意在加強學生的國際視野、家國情懷教育,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型學習者。只有通過開展拓展閱讀,才能踐行核心素養(yǎng)。
1.高中英語拓展閱讀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語言運用,可以概括為聽、說、讀、寫、看,其中聽、讀、看涉及理解性意義的建構,說和寫則是表達性意義的建構方式。語言運用表達的不僅僅是語音、詞匯和語法這些語言知識,還要求教師教學中關注語言運作性知識和語言技能。在語言運用中,教師還應該關注語篇相關的主題背景知識、文化知識、百科知識等等。拓展閱讀,在確定主題后通過網絡、雜志、報紙等多元渠道,整合不同語料,給學生查找信息、梳理相關知識聯系提供了語言渠道。學生可以在課前自學、課上互學、教師助學導學等多元學習方式,完成自我語言能力的形成。
2.高中英語拓展閱讀有助文化品格的積淀。文化品格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文化意識、人文修養(yǎng)和行為取向。文化品格的培育有助于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增強國家認同感和家國情懷,學會做人做事,成長為有文化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教材所提供的僅僅是閱讀內容的一部分。拓展閱讀可以通過教師搜尋國內外的文學作品,通過對比、分析和鑒賞不同文化價值,幫助學生在文本閱讀領悟中,傳播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通過拓展作品賞析帶給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啟示。
《高中牛津課本》M7U2project出現了針灸話題。在文本結構分析后,拓展閱讀引入中國另一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刮痧,以及反映中西文化的電影《刮痧》介紹。查找資料的過程中,還發(fā)現中醫(yī)在中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而在日本卻很有市場,引發(fā)了學生關于文化傳承的深入持久的討論和分組多任務自選匯報寫作。
3.高中英語拓展閱讀提升思維品質的發(fā)展。目前正在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課標組專家夏谷鳴解讀思維品質時,指出學習活動中的思維訓練有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概念建構、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閱讀課教學不只是讓學生通過略讀、找讀查找信息,理解大意,它還涉及對文本更深層次的分析、探究和評價。拓展閱讀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閱讀材料,全面的閱讀視野,構建了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平臺。評判性閱讀較常用的策略包括:預覽、評注、概述、分析、提問、預測和評價等。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拓展閱讀時,精選素材,設計趣味、有效、有挑戰(zhàn)性的有思維活動的閱讀活動。
4.高中英語拓展閱讀加速學習能力的形成。在即將出臺的新課標中,對學習能力還有這樣的描述:“學習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學生英語的自我管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弊灾鲗W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育終極目標之一,同樣也是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學生在處理拓展閱讀材料時,選用正確的閱讀策略、監(jiān)控閱讀、調整閱讀策略的使用、主動尋求獲取利用各種資源,組內和自我的評價和補救,都是元認知策略形成和發(fā)展的體現。拓展閱讀,讓學生沉浸于大量的報刊讀本的閱讀資料里,提供了發(fā)展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的條件和機會,能夠加速學生形成學習能力。
三、高中英語拓展閱讀的初步探究
1.材料選擇。克拉申于1985年提出“輸入假說”,認為學習應該增加可理解性閱讀材料,即著名“i+1”公式,其中“i”為學習者現有水平,“i+1”意為學習者實際學習的內容應略超出其現有水平。他認為學習者理解新輸入的語言材料有兩個途徑:(1)利用語境幫助自己理解;(2)教師對所提供的語言輸入進行適當的簡化。當前高中英語課堂語言輸入形式主要為聽力和閱讀,而事實上拓展簡化的視聽輸入(Ted演講,電影片段節(jié)選,歌曲視頻等),提供了多模態(tài)語言環(huán)境,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利用豐富生動的語境,理解習得新的語言。教學成功嘗試,瘋狂動物城的主題曲適合語法詞塊教學;奧巴馬很多演講,非常適合輔助從句學習;電影片段節(jié)選對于學生學習模塊八,有提高興趣,擴大輸入和信息量的作用。
2.資料整合下的讀寫三步訓練法。讀寫是落實拓展閱讀,課堂內完成輸入到輸出的簡潔有效方法。第一步,宏觀框架抓文章主干。第二步,基于主干微觀詞塊填充內容。第三步,創(chuàng)設語境開展新話題建構。拓展整合的閱讀材料,需要有話題新穎、結構清晰、詞塊豐富等特點。拓展整合的閱讀活動,需要步驟簡潔,支架有效,明確合作分工,評價科學。成功案例為M8U4,Great Expectations,P3。體裁:文學評論;題材:遠大前程小說。結構非常清楚,通過抓住每段中心詞,得出:第一段,故事背景和簡述;第二段,象征手法;第三段,故事轉折;第四段,主題;第五段,結論和思考。然后,組織學生找到相應表達詞塊和句型。教材的第九頁是霧都孤兒的文學評論,同樣的處理方法,進一步幫助學生熟悉文章結構歸納和積累豐富的表達句型,教學策略由教師導學變成學生合作學習。最后,播放夏洛特的網的3分鐘預告片并給出簡要概括,要求學生寫一個文學評論,水到渠成。
3.基于內容的教學法?;趦热莸慕虒W法,簡稱CBI,是將語言教學建構于學科或者主題的內容之上,把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結合起來。英語教師,不是以語法規(guī)則、詞匯列表、功能意念或特定情景建構的框架來施教,而是以內容主題來貫穿整個課程。課本里的Word Power一定程度體現了這樣的教學方法。以M7 單元話題科技為例,手機、微信圈、人工智能、人機大戰(zhàn)、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都是科技改變生活的內容的體現。M8U4 單元Project是關于哈利波特的電影影評,如果是確定影評為教學目標和主題內容,21世紀報上有一篇《瘋狂動物城》的影評,可以作為拓展閱讀。如果是確定分析電影流行因素為內容,那么中國最新熱播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可以做為拓展閱讀材料。滬江網可搜到十里桃花之英文譯本,高二牛津版英語周報51期提供了此話題英文范文。如果,教師有足夠的知識面,還可以把學科知識作為課程最基本框架的基礎,比如以BBC地理知識,開展英語教學。
四、總結
高中英語拓展閱讀的開展,是核心素養(yǎng)落地課堂的切實有效途徑??衫斫庑远嗄B(tài)的閱讀材料的搜集整理整合,需要教師平日的積累和耐心。無論是簡單的讀寫三步法,還是要求更高的基于內容的教學法,都是在開展拓展閱讀中,逐漸摸索和實踐的。路漫漫其長遠兮,不斷求索出真知。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閱讀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夏谷鳴.英語學科教學與思維能力培養(yǎng)[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2).
[3]葛炳芳.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活動:評判性閱讀視角[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4]武和平,武海霞.外語教學方法與流派[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簡介:彭向梅(1982.2-),女,漢族,江蘇徐州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英語課堂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