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莉
摘要:高中生物是我們數理化當中重要的一門,這門學科既有跟數學,物理相似之處,但是也有不同之處。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同學數學成績非常好,但是生物成績卻不盡人意。這是什么原因呢?有時候學科的不同,當然學習方法也就不同。我們當然不能有“一刀砍”的思想。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他有自己明顯的學科特征。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科特點來學習,來做題。相信很多人都有怎么提高生物解題能力的困惑,因此這篇文章就是針對如何提高生物解題能力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解題方法;課堂筆記;學生交流討論
一、學生養(yǎng)成做生物課堂筆記,提高解題能力
課堂筆記對高中生物的解題能力提升是很重要的。老師課堂講的一些解題技巧,一些小知識點,我們往往會在課堂上一不留意的漏掉,所以,課堂對老師講的東西做好筆記是非常有必要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不管什么時候都沒有錯,生物里有一些重要知識點,這些重點往往都是老師們的出題點,也許有時候上課老師也只是隨意提一下,但是我們卻不能忽略掉,可以動動自己的手在筆記本中寫下。比如,在生物課堂老師講到光合作用中影響因素,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和水等。這些因素中任何一種的改變都將影響光合作用過程。如在一定范圍內增強光照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在農業(yè)生產上還可以通過延長光合作用的時間,來提高農作物產量。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那同學們是不是得做做筆記。為了能使自己的解題能力提高,就算是觸及我們知識點外的,但是能解題我們又何妨不記錄一下呢,多看看,不求完全看透,只求自己能用它來解題就行,畢竟高考看的是成績。課堂筆記對于提高個人解題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說是非常巨大,所以,在課堂上千萬不要忽略老師講的東西,這些東西不是你覺得看了一眼覺得記住就行的,這需要你自己動手多寫寫,事后多應用,等到頭來你就會發(fā)下自己的解題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
二、準備錯題本,在鞏固錯題基礎上提高解題能力
錯題集這個方法在每門學科都適用,當然高中生物也不例外了。錯題集就是把自己在做練習的時候的錯題歸集在一個本子上,這樣同學們在復習高中地理的時候就不會沒有目標,我們只要打開錯題本看看自己哪一方面還不是太懂,需要提高,然后在針對自己的弱項去加強。錯題本可以暴露自身知識的缺陷。但是但你當你再次做錯題的時候你不能保證你能作對,你按照錯題本上的題目多練習幾遍這樣就能消除相同興致的題目做錯的可能性。比如針對生物學科,生物試卷題目中很多都是以原理為主,一個原理過程考的是你是否對這個知識點真正的明白和理解。物質之間產生的反應是什么,會生成什么化合物。由于生物中物質元素頗多,特別容易混淆。你如果是這方面做錯了,你可以把相關題目重新寫到錯題本上,在做一遍。然后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頻率由自己而定,不過一定及時鞏固復習。這樣的方式就是讓你不會反復出錯,而且可以檢測到你學習中的弱項。對的題目你能作對,錯的題目你也能作對,建立錯題本是提高解題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提高解題能力必須強化對生物知識的記憶,生物課本是基礎
課本是知識的總結,學生必須深知課本知識,必要時還要對其進行記憶。學生們都知道當我們在做生物題目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是在課本的基礎上在進行理解應用的。因為高中生物跟初中地理的學習內容不同,高中生物難度更大??荚嚨膬热荽蠖喽际遣皇呛芎唵蔚?。比如說一道高中生物題目是:能完整地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層次是A.原子B.分子C.細胞 D.個體,這就跟我們課本的知識有很大的關聯了,這道生物題目并不是很難,可以說是基礎類型,其考察的是對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運用,也就是要對課本上的生物公式進行熟記,就是說你如果對課本的生物公式記憶沒有問題,那么這道題目也就迎刃而解了。生物的學習中的很多內容也是要在記憶的基礎上在進行判斷。在高考的習題中,也有很多的基礎題或者在基礎題上進行延伸,所以,要想提高解題能力必須強化對生物知識的記憶。
四、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提高生物解題的方法還有很多,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法值得學生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去摸索并獲得。這篇文章只是從三個方面出發(fā)去思考。第一:學生要學會做課堂筆記,把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重點內容總結寫到筆記本上。第二準備一個錯題筆記本,在學習中遇到的錯題有選擇性的寫到錯題本上,方便日后學生自己復習與糾錯。第三個方面:提高對生物課本基礎知識的記憶,記憶的基礎才是提高生物做題的前提。凡事都有因人而異,有些同學可能會覺得這個方法不適用,那個方法對學習幫助。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所以學生也要從自身出發(fā)尋找有利于提高自己學習的方法,以此來促進自己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楊淑麗.《"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難點突破》學術期刊 《中學生數理化(高一版)》 2009年11期
[2]張永春.《例析與光合作用相關的內外限制因素》學術期刊 《中學生物學》 2005年2期
[3]肖喜洋.《淺談初高中生物教學的銜接》學術期刊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 2016年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