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悠悠幾千年而歷久不衰,應當歸功于中華民族歷代先賢的民族使命感、責任感。遠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近有左宗棠“身無半畝心憂天下”;再有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心懷天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會做應當做的事。
從個人擔當出發(fā),言而有信,對自己的言語負責,這是一種責任;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這是一種責任;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擔當,敢于抗爭,這是一種責任;孝親愛家,寬以待人,善待身邊親朋,這是一種責任;不制造麻煩、愛護環(huán)境,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表現(xiàn)……
不可否認,確實有部分人已經將道德、責任拋到腦后,可是也有很多人每天都做著有社會責任感的事情。我們需要用辯證的眼光尋找真善美,也要看到假惡丑;我們更應該從自身做起,帶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去做事,弘揚滿身的正氣,為國家、為社會站出來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