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文
(山西大同大學 渾源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400)
·化學化工研究·
新試劑2,4-二(N-偶氮苯氨偶氮基)苯磺酸的合成及與鎘的顯色反應
馬金文
(山西大同大學 渾源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400)
合成新顯色劑2,4-二(N-偶氮苯氨偶氮基)苯磺酸(簡稱APAABSA),并研究其與鎘(Ⅱ)的顯色反應.在TritonX-100存在下,于pH 10.22的硼砂-氫氧化鈉緩沖溶液中,鎘 (Ⅱ)與2,4-二(N-偶氮苯氨偶氮基)苯磺酸形成摩爾比1:1型紅色絡合物,試劑及絡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長分別為440 nm和530 nm,表觀摩爾吸光系數(shù)為2.3×105L·mol-1·cm-1,鎘 (Ⅱ)含量在0~10.0 μg/25mL范圍內(nèi)符合比爾定律.此方法用于生物樣品中鎘(Ⅱ)的測定,結(jié)果滿意.
2,4-二(N-偶氮苯氨偶氮基)苯磺酸;鎘 (Ⅱ);分光光度法;顯色反應
三氮烯試劑是測定 IB、ⅡB 族金屬元素的優(yōu)良試劑.該類試劑由于其很好的顯色性能受到了分析工作者的關(guān)注.近年來單三氮烯試劑報道較多[ 1-4].但雙三氮烯試劑報道較少[5],為進一步探討此類試劑的分析性能,以2,4-二氨基苯磺酸為原料,合成了雙三氮烯試劑2,4-二(N-偶氮苯氨偶氮基)苯磺酸.分子中含有兩個功能配位基(-N=N-NH-),增強了試劑與金屬離子的配位能力,另外分子中又引入了磺酸基,有利于水相的發(fā)色,從而改善了分析性能.
1.1 儀器與試劑
Lambda35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美國P-E公司 );721型分光光度計(山東高密彩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紅外光譜儀(日本島津) ;2400型元素分析儀(美國P- E公司); pHS-4型酸度計(上海大普儀器有限公司)
Cd(Ⅱ)標準溶液:準確稱取高純鎘粉 0.1000 g (純度為 99.99%,上?;瘜W試劑分廠),加熱溶解10 mL HNO3中,配成 1.0 mg/mL 貯備液 ,用時稀釋成 5.0 μg/mL 的工作液;
質(zhì)量分數(shù)0.02%的APAABSA液:準確稱取APAABSA 0.1000g,溶于無水乙醇中,移至500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定容;
硼砂-氫氧化鈉緩沖溶液:稱取19.05 g硼砂于燒杯中,用二次蒸餾水溶解,稀釋至250 mL,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至pH約為10.22,用pH計校正;
體積分數(shù)2%的Triton X-100溶液:量取Triton X-100 20.0 mL于250 mL燒杯中,加150 mL 水,加熱溶解,冷卻至室溫后轉(zhuǎn)移到1000 mL溶量瓶中,用二次蒸餾水稀釋到刻度.其它試劑為分析純;水為二次蒸餾水.
1.2 試劑APAABSA的合成與鑒定
1.2.1 APAABSA的合成路線
1.2.2 APAABSA的合成方法
1.2.2.1 重氮化反應
在裝有攪拌裝置的三口燒瓶中加入60 mL(0.75 mol)37%的濃鹽酸,在冰鹽浴冷卻下慢慢滴加10.4克(0.15 mol)亞硝酸鈉和18 mL水制成的溶液,加完后再滴加由9.4克(0.05 mol)2,4-二氨基苯磺酸與30 mL濃鹽酸配成的懸浮液,在加料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小于-12℃,并不斷攪拌,2,4-二氨基苯磺酸懸浮液加完后,繼續(xù)反應30分鐘,得重氮鹽溶液.
1.2.2.2 偶聯(lián)反應
取對氨基偶氮苯19.7 g(0.1 mol)溶于150 mL無水乙醇中,在冰鹽浴中冷卻到-5℃以下,將此溶液加入到上述重氮鹽溶液中,反應液在冰鹽浴中攪拌大約10分鐘,再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后,用飽和碳酸鈉水溶液調(diào)節(jié)pH4~5,此時溶液為深紅棕色且有沉淀析出,靜置30分鐘,然后抽濾.抽濾時先用50 mL1:1的乙醇水溶液洗滌,再用100 mL蒸餾水洗滌1~2次得粗品.將粗品用無水乙醇重結(jié)晶兩次,色譜用柱分離:硅膠G填柱,V石油醚/乙酸乙酯=4:1的混合液為淋洗液分離,得到純品.
按合成產(chǎn)物的分子式計算各元素的理論值(括號內(nèi)為理論值)和元素分析測定值(%)相符,C∶59.31 (59.60) ; H∶3.89 (3.97) ;N∶22.97 (23.18).試劑的IR譜數(shù)據(jù)(KBr壓片):3025 cm-1為苯環(huán)上-CH的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3415 cm-1處有-N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610 cm-1、1507 cm-1和1490 cm-1處有苯環(huán)骨架的特征吸收峰;1630 cm-1處有-N=N-的強特征吸收峰;11608cm-1和1030cm-1有-SO3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以上表明:測試結(jié)果與產(chǎn)物結(jié)構(gòu)相吻合.
在25.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不多于10 μg Cd(Ⅱ)標準溶液,體積分數(shù)為2%的Triton-X100溶液2.0 mL,質(zhì)量分數(shù)0.02%的APAABSA溶液4.0 mL,pH 10.22的硼砂-氫氧化鈉緩沖溶液3.0 mL,以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5 min,以試劑空白為參比,用1 cm比色皿于530 nm測定絡合物的吸光度.
B—試劑吸收光譜(水作參比) C—絡合物吸收光譜(試劑空白作參比) 圖1 試劑及絡合物的吸收光譜
3.1 試劑及絡合物的吸收光譜
按實驗方法繪制了試劑與絡合物的吸收光譜曲線,見圖1.由圖可見,試劑的λmax=440 nm,絡合物的λmax=530 nm,對比度△λmax=90 nm.
3.2 酸度對顯色反應的影響
研究了APAABSA在不同pH下的顯色反應,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TritonX-100的存在下,在pH為9.2~11.2的范圍內(nèi)絡合物吸光度最大且穩(wěn)定,故本實驗選pH為10.22測定酸度.硼砂-氫氧化鈉緩沖溶液適宜用量為2.0~4.0 mL,本試驗選用3.0 mL.
3.3 表面活性劑的選擇及其用量對顯色反應的影響
APAABSA難溶于水,如不加表面活性劑則容易產(chǎn)生渾濁.加入表面活性劑后,溶液清晰透明,實驗研究了Tween-80、TritonX-100、乳化劑OP三種表面活性劑對顯色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加入表面活性劑后其靈敏度明顯地增加了,尤其以TritonX-100的增溶增敏效果最好,且適宜用量為1.0~3.0 mL,本實驗選用體積分數(shù)為2%的TritonX-100 2.0 mL.
3.4 APAABSA用量對顯色反應的影響
嘗試了不同量的APAABSA對顯色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2%的APAABSA無水乙醇溶液用量為3.0~5.0 mL時,絡合物的吸光度最大且穩(wěn)定,實驗選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2%的DPPAABSA乙醇溶液4.0 mL.
3.5 顯色時間及絡合物的穩(wěn)定性
APAABSA與Cd (Ⅱ) 于室溫條件下的絡合反應在5分鐘后吸光度達到最大值,且至少穩(wěn)定20小時.
3.6 絡合物的組成
在選定的最優(yōu)條件下,分別用摩爾比法和等摩爾連續(xù)變化法測定了金屬離子與試劑的絡合比,兩種方法測得APAABSA與Cd (Ⅱ)的摩爾比均為1: 1.
3.7 比爾定律及靈敏度
按照實驗方法對標準系列 Cd(Ⅱ)溶液進行顯色測定.其工作曲線的回歸方程為: A=0.0835c(μg/25.0 mL)﹣0.0065,相關(guān)系數(shù) r =0.999 5;線性范圍為0~10 μg Cd(Ⅱ)/25 mL,表觀摩爾吸光系數(shù)為2.3×105L·mol-1·cm-1
3.8 共存離子的影響
在實驗條件下,對5μg/25 mL Cd(Ⅱ)進行測定,當相對誤差小于±5%時,常見干擾離子的允許共存量如下(μg計):K+、Na+、Li+、Cl-、Br-、I-、SO42-、SO32-、NO3-(>2000),Mg2+、Ba2+、Ca2+(1500),Sr2+、Fe3+(390),Mn2+、Zn2+(300),Al3+(250),Sn4+、Pb2+(200),Pd2+、Co3+(160),Mo(Ⅵ) (140) ,Bi(Ⅳ)、Ti(Ⅲ) (120) Cr3+(80),Hg2+(20),Cu2+(15),Ni2+(8),Ag+(5).當加入10 mg硫脲和10 mg 三乙醇胺作為混合掩蔽劑時,則某些干擾離子允許共存量增加如下:Hg2+(50),Ni2+(40),Cu2+(30),Ag+(15).由此可知,對Cd(Ⅱ)的測定,試劑具有較好的選擇性.
取干燥的生物樣品1.0克于聚四氟乙烯微波消化瓶中,加入5mL濃硝酸和10mL30 %的過氧化氫,于微波消化爐中消解15分鐘;消解完后于電熱板上加熱蒸發(fā)到近干,用50mL二次蒸餾水溶解,滴加鹽酸調(diào)pH至5,然后以5mL/分鐘流速通過李慧芝等人研究[6]自制的巰基葡聚糖凝膠柱,再用0.5moL/升鹽酸洗脫,洗脫液按實驗方法測定,測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樣品中鎘(Ⅱ)的測定結(jié)果(n=5)
[1]Shuangming Meng,Zhifang Jia,Kewei Wang.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opper(II) in Biological Samples with 2,4-bis(4-phenylazophenylaminodiazo)phenol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J].2014(4).
[2]楊琍蘋,潘教麥,郭荷民,等.苯重氨基偶氮苯類顯色劑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研究[J].化學試劑,1988(3).
[3]陳婉如,楊偉峰,楊琍蘋,等.新汞試劑鄰甲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光度性能的研究[J].化學試劑,1990(4).
[4]劉瑜,張華山,黎心懿,等.新三氮烯類試劑的合成及其與金屬離子的顯色反應的研究[J].化學試劑.1990(2).
[5]章汝平,謝桂香,邱如斌,等.新熒光試劑雙[3-(3,5-二溴吡啶)重氮氨基]-聯(lián)苯的合成及其熒光分析[J].化學試劑,2012(12).
[6]李慧芝,孟昭典,楊永花,等.巰基葡聚糖凝膠分離富集光度法測定鎘的研究[J].分析化學,1995(7).
2017-02-18
馬金文(1967-),女,山西渾源人,講師,研究方向為化學教學與實驗教學.
O625.75+2
A
2095-185X(2017)02-0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