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寶
摘 要:徽州民間美術元素具有其獨有的通識特征,通過對其通識特征的挖掘,在選材、圖形加工等方面,對于徽州民間美術元素的形式加工,受設計師個人的因素影響較大。其加工提煉元素的效果,因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文化、品味、審美、技法、能力等多方面的不同,而呈現(xiàn)水平差異。加強元素視覺上的地域性特征,為設計凸顯“新安風格”,強化語義詞匯提供幫助。
關鍵詞:徽州;美術;語境;設計
談到素材的形式加工,尤其是應對現(xiàn)代平面設計的需要,加工形式可分為:圖像加工、圖形加工、圖案加工和圖標加工四類。圖像加工是將所選素材加工成適合使用的圖像元素,多用于背景及圖畫部分;圖形加工是將素材進行抽象提煉,使其具有一定形式的概括性和裝飾性,多用于輔助圖形的應用部分;圖案加工是將素材提煉抽象化,并依照四方連續(xù)等構圖原則,組織圖形形成圖案;圖標加工是將素材形式高度抽象提煉,按照標志設計的原則加工素材。在設計的形式美法則或圖像處理技巧方面,元素提煉加工的方法又全都大同小異。剩下唯一具有共通性價值的研究,就是針對徽州民間美術素材,探討如何加強元素的地域性視覺特點,增強語境效果的方法。
一、根據(jù)徽州各民間美術門類的特點,注重元素的語境表達
語境即語言環(huán)境,平面設計元素就像是組成語言所需的詞句,詞句的意思是否能清晰傳遞,關鍵還要看詞句所使用的語言環(huán)境。這里所說的語言環(huán)境,主要指其語言的文化環(huán)境。相同的語言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下,會潛藏許多隱性的語義。如有窮人說:“那人一個月就掙八千塊!”除了表達“八千”這個數(shù)字外,還隱藏著羨慕的語義。如果換成一個富翁說同樣的話,還是表達“八千”的數(shù)字,但卻隱藏著不屑一顧的語義。平面設計的元素語義亦是
如此。
同樣的視覺元素,由于受其出處的影響,用在不同的平面媒介上會隱含多種語義。例如白菊花圖像元素,與茶具組合,會使人聯(lián)想到“杭白菊”,進而體現(xiàn)茶道語義;與石刻組合在一起,會使人感到“緬懷”的意味;與青草組合,亦有清新、清爽的語義;與樹籬組合,就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與咖啡杯組合,意有小資的情調;與溪水組合,有引人遐想的意味。由此可見,簡單的元素組合可以強化單一元素的隱含語義。
除了在元素組合上,能突顯圖形圖像的隱性語義,在元素自身的形式變化上也可突顯特定語義。例如圖1,同樣的馬頭墻元素,其在自身構圖形式上的變化為其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語義效果。
以上8組馬頭墻形象元素,或委婉,或懷古,或威嚴,或嫵媚,或娟秀,或張揚,或樸實,或規(guī)矩,因其自身的形象加工而反映出諸多語義可能。
徽州民間美術門類眾多,因其應用的環(huán)境不同,在使用這些素材加工設計元素時,尤其要注意素材的出處,以及由此引出的相關特色語境。在設計中要加強元素語境的表達,一方面可以通過添加輔助元素充實圖形信息的方式來達到;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改變元素自身表現(xiàn)形式來強化某種語義的效果。以前文提到的四大徽州民間美術門類而言,三雕的素材語義傾向于民俗化語境,徽州版畫形式語義更適于傳統(tǒng)商業(yè)語境,新安畫派的藝術元素深具濃厚的傳統(tǒng)文人士大夫的語境效果,而徽派建筑則貼合儒與商的語境意味。雖然這些徽州民間美術元素都具有濃郁地域風格和地方特色,但細分其語境表現(xiàn)力,還是略有差異的。把握好元素語境的差異,強化潛在語義的表現(xiàn)力,就能夠增強元素的張力。例如圖2,兩組不同的馬頭墻元素,分別在其形式上強化了不同要素,而分別產生不同語義,并適應不同語境。
與筆墨造型結合的馬頭墻自身就仿佛筆墨一般,在儒商文化語境下,更加突出儒雅的語義;而與金泥刻印形式表現(xiàn)的馬頭墻元素,在相同語境下,卻呈現(xiàn)“由商而富”的語義意味。
二、在元素的形式加工方面,應借鑒“新安”美術派別的通識特征
在元素的形式加工方面,“新安”美術派別的風格特點,有助于圖形元素地域性特色的體現(xiàn)。多采用“繁簡對比”,“素、淡、雅”的塑形手法,體現(xiàn)其“以素生韻”的代表性特色。例如,對于徽州三雕的設計元素加工,設計者大都選擇素色拓片效果,或素色版畫效果,繁簡對比中凸顯一些仿“文人畫”技法的元素,強化了“新安”美術派別的形式風格,凝練了元素語義的極致代表性。即使應用在平面設計作品中,受眾也能明顯感受到徽派文化的地域性視覺氣息。
例如圖3所示,這是一套徽州地產平面廣告。利用徽州建筑元素進行地域風格渲染。雖然組圖每一幅并不是按照徽派繪畫的傳統(tǒng)格局進行布局,并且沒有大量的建筑圖形影像,但大量的留白,還是引人遐想。尤其在整體色調上的把握,充分體現(xiàn)“新安”美術派別“素、淡、雅”的塑形手法。圖面元素形式亦具有很強的“新安”美術派別的通識特征。
再例如圖4,兩張龍川景區(qū)門票的設計對比。二者都是運用當?shù)亟ㄖ夭募庸こ善泵娴谋憩F(xiàn)元素。左圖是直接應用照片影像元素,而右圖則借鑒徽派版畫形式進行了元素的加工,強調利用黑白線形表現(xiàn)影像,并且在整體上調整為仿古文人畫的古拙色調,地域特色明顯。這也是在處理上借鑒了“新安”美術派別的通識特征,而產生的強化效果。
綜上所述,加強元素地域性視覺特征,除了要利用當?shù)靥厣跋袼夭耐猓瑢λ夭牡男问郊庸ひ惨匾暺饋?。由于“新安”美術派別在當?shù)鼐枚弥囊曈X影響力,借鑒其對于影像的處理形式或方法,有助于設計元素風格的純粹化。即使圖像的表現(xiàn)手法不采用直白的“新安”美術所展現(xiàn)的具體風格形式,也可以通過視覺意境的相似度來模擬“新安”派別的視覺風格,達到強化元素表現(xiàn)力的目的。
三、元素形式上的“炫技”
在前文對于徽州民間美術元素通識特征的總結中,就有“炫技”這一地域性視覺特點。受徽商強大財力的影響,精工細雕,層次細致入微,都是工匠“炫技”在作品視覺上的表現(xiàn)。將這一通識特征引入平面素材的加工,一方面,平面圖形的處理可以體現(xiàn)圖形制作方面的“炫技”;另一方面,突出元素精湛“繁瑣”的細節(jié),形成“炫技”的通識特征。
例如黃山“紅方印”,其在包裝上也是運用了徽州民間美術元素,將徽派版畫篆刻的元素直接應用到包裝上,一方面貼切了這個系列卷煙的名字“紅方印”的“印”的理念,另一方面更是通過繁雕細刻的圖印形式讓消費者聯(lián)想到刻工的“炫技”,進而聯(lián)想到富足、徽商、地域文化等意味,使受眾最終在視覺上感受到徽派味道的沖擊力,見圖5.
元素素材在自身加工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軟件制作技術進行“炫技”,并且使其視覺特征符合對象語境,一樣可以加深這一元素的地域性風格特點。例如圖6,就是利用圖形表現(xiàn)手法上的“炫技”,突出了馬頭墻元素的地域味道。細碎的線形處理形式,本就不是電腦制作軟件所擅長的處理手法,但正是這種少有的表現(xiàn)形式,大大加深了圖像對于受眾的視覺沖擊力。
在所有徽州民間美術門類中,雕刻占有很大比重。雕刻的“炫技”特點也是最突出的通識特征。在許多雕刻元素素材的加工上,更應該注意其豐富細節(jié)的體現(xiàn)。紛繁細致、層次豐富的圖形圖像就是延續(xù)其雕刻領域的視覺傳統(tǒng)。如圖7所示,為凸顯素材的精細,木雕圖像延續(xù)木雕的紛繁細碎,即使內容上不可能一致,甚至加工后雕刻的部分造型已經脫離了原素材,但“炫技”的特征感覺是一致的。并且,為了在平面上凸顯“紛繁精細”,還采用了對比手法,用筆墨的寫意、簡潔,對比元素的“細碎”,更加強了圖形的視覺沖擊力。
四、設計實踐案例詳解
綜上幾點,可以基于對徽州民間美術元素通識特征的挖掘,在選材、圖形加工等方面,加強元素視覺上的地域性特征,為設計凸顯“新安風格”,強化語義詞匯提供幫助。以下結合兩個茶文化招貼設計案例,詳解其中民間美術元素是如何提煉加工的,又是如何利用加強通識特征的手法,強化圖像的地域性特色。
中國有句俗語“高山出好茶”,皖南多山,潮濕多雨,正是這樣的氣候成就了徽茶,安徽的茶文化起源于盛唐,可見茶文化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正好用徽州民間美術元素來作其平面設計,見圖8。這兩幅平面設計作品風格是在徽州文化基礎上的一種提煉和升華,通過對細節(jié)的刻畫,著重將徽州民居建筑如園、平、透、鏤、高淺、刻線等藝術特點融人招貼中。使每個細節(jié)流露出濃濃的徽文化意蘊。包裝上直接運用了徽派建筑的照片,雪白的墻身回歸到徽州民居樸實無華的本色,鏤空別致的窗格,增添了美感,使徽派的感覺呼之欲出。整個平面設計簡潔而不簡單,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泱泱皖地的雅韻風情。在色彩運用方面,也能夠將體現(xiàn)徽州特色之粉墻黛瓦的色彩關系貫穿于招貼中。整個招貼的色彩清新淡雅,形制古樸精致,凸顯了徽州文化的特色和內涵。整個畫面也從新安畫派中提取了圖形以及色彩的元素,讓人一看,便能清晰感受到徽州的味道,并不用多寫什么,就能從畫面中感受到徽州的味道。
左圖招貼民俗的地域性味道較重;右圖則有明顯的文化意味。風格語境較為迥異的招貼,在素材加工上的思路方法卻是相同的。按前文講述的步驟:首先是招貼的選材。就地取材之后,收集了大量的當?shù)孛耖g美術元素,按照“數(shù)據(jù)比較法”選出分數(shù)較高的素材,這些被選出的圖形圖像資料都是綜合特征突出的設計素材;再參考“坐標圖分析法”,選出與茶生活、茶文化、茶意境、茶歷史四個理念感覺最接近的素材。這其中也有一些素材只針對某一項理念表現(xiàn)突出,但為了準確表達品牌的四個方面的形象含義,就只能被割舍。經比較,民居元素與繪畫元素在坐標軸中相對突出,意味著這兩個元素的形象更適合該品牌的理念意味;在形式加工上,都注重了對于語境語義和“新安”派視覺風格的把握。例如左圖用徽派建筑,在語境上偏中性意味,對于茶生活、茶意境的表達并不極致。為了加強元素語義貼近茶以及茶的想關聯(lián)想,在元素中加入了遠山的內容,且是云遮霧繞的遠山形象。使人聯(lián)想到茶山,進而聯(lián)想到采茶的場景,也會聯(lián)想到知名的“云霧茶”,形象語義的充實,加強了元素素材對于設計主旨的表現(xiàn)力。再例如右圖的繪畫元素,文化意境濃于茶禮的表現(xiàn)主旨,因此除了在形式上繼續(xù)深化“素、淡、雅”的整體特點,同時在主要視覺部分留白,用文字突出“茶禮品”的宣傳主旨。在語義上為了含蓄的突出“禮物”的意味,按一定構圖形式添加了兩艘滿載貨品的小船,由遠及近,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