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生鵬 金文慧
【摘 要】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決定了培養(yǎng)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臨的各種壓力是青少年產生挫折心理的社會根源;成長的特殊階段是青少年產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產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構挫折教育體系需多方努力:國家和政府重視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導正確歸因、健全心理咨詢、建構網絡平臺等,以有效預防和減少挫折,促進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發(fā)展。
【關鍵詞】挫折;挫折教育;挫折情境;培養(yǎng)途徑
在我國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學生,特別是獨生子女經受不住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發(fā)表評論,表達看法。專家們認為這位學生自殺事件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個案,但這個案例同時折射出青少年的情感發(fā)育,心理需求,自我探索的需要,像這樣走向極端的學生是少數(shù),而需要情感的關心,心理幫助的學生卻不是少數(shù),特別是在社會急劇變革,校園環(huán)境復雜的今天。事實已告訴我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緩迫在眉睫的事了。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對青少年學生的挫折教育,從而增強對社會心理承受的能力。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要轉化學生受挫的心理,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一、認真分析學生受挫的原因
造成學生受挫主要原因有生理、心理兩大因素,原因集中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一是家庭出現(xiàn)變故。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離異或長期分居,家庭重新組合或家中有親人亡故。二是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個別家長缺乏教育常識,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對子女要求過高或放任自由,溺愛嬌慣或簡單粗暴。三是居住條件較差,環(huán)境惡劣,經濟情況拮據,或家庭條件過于優(yōu)越。當然社會大氣候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一些陳規(guī)陋俗,污泥濁水,以及不當?shù)男麄?,網吧等起了反面的影響,和學校里的正面教育往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影響了辨別能力較差學生的上進心和責任感。
正確的認識和分析學生受挫的原因,目的在于幫助受挫學生從不變的情緒中迅速解脫,調整和防止受挫情緒進一步發(fā)展與惡化,同時也有助于類似的學生避免相同的受挫。
二、克服挫折的務實教育
面對挫折,堅定信念是必要的。但任何美妙的構想或良好愿望必須用行動去實現(xiàn)。人們常說“東方不亮、西方亮”,“人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以其它方面的成功,彌補某一方面的缺陷,每個人不可能在每一個社會里樣樣都拿冠軍?;蛟S,上大學并不是每一個人的最佳選擇。社會里有360行,行行出狀元,成功具有多元性的,同時也具有層次性。不少學生的目標長大后上大學,但有的上了大學也不一定喜上眉梢,因為他神往的名牌大學只能在夢中神游。由此可見,挫折更多是一種自我感受,自我感受的不通源于人們對成功的不同認識與評價。因此,面對挫折,一代青少年學生要冷靜分析產生挫折的原因,仔細審視自身的優(yōu)劣,揚長避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這樣才能克服受挫折的心理。
三、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承受力
同樣一次考試失利,并不一定會引起所有失利者產生共同的受挫折心理,這是因為受挫者的個體心理承受力不同的緣故。要使學生受挫折心理在短時間內得以調整,并向積極的方向轉化,必須加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
學生學習過程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路途,并不是充滿興趣和樂觀的,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這就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力,要有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有堅持到底的恒心和百折不撓的毅力,教育需要針對當前學生實際情況,加強學生學習目的性的教育。使他們樹立為祖國學習的偉大理想,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2.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生要達到最佳的思維狀態(tài),必須排除各種干擾,使情緒與注意力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的出現(xiàn)靠的是學習中良好的班風、校風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青少年處于心理、生理發(fā)育階段,約束力、自制力不強,稍有機會,便會放松嚴格要求,良好的班風,校風對學生行為規(guī)范提供了約束,律己的準則。
和諧的人際關系包括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之間,我們既強調創(chuàng)建一種團結互助,以誠相待的人際關系,又要強調要創(chuàng)造一個互相競爭,互相促進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集體中增強交往能力學會各種應付方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換心。
3.尊重學生的個性心理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動者,是學習全過程的中心,因此,我們每一個教育者必須尊重學習者,重視他們的意志、情感、需要、價值觀。熟悉他們的性格、興趣、愛好、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和感情需要。同時還應掌握學生的個性心理。建立學生個性心理檔案,
四、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育
1.學會與孩子交朋友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應承擔起自己應承擔的家庭教育責任,但是不少家長在給予子女物質的同時,卻很少去分享子女的喜怒哀樂,傾聽他們的心聲和他們溝通,了解孩子在校內外情況,當孩子情緒低落時不妨找他的好朋友旁敲側擊,找到問題的癥結后再和孩子交談,教育他們如何面對失敗和挫折。
2.多點挫折教育少點全全代表
家庭教育中也必須加強挫折教育,讓孩子經得起風浪,到社會上去經受磨練,碰到問題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要讓他們知道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父母也不可能永遠為孩子代勞,在生活中學會自強不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在社會中生存。
3.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有平常心
有些家長把自己的愿望,想法強加給孩子的做法,孩子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作業(yè),學不完的琴棋書畫;平時孩子成績稍有下降,家長就緊張得不的了,又打又罵,使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相反有些家長對孩子成績下降時,他會多方面的了解,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原因,再根據孩子的能力來定位,當孩子有進步時,就算他仍然是最后一名,也應該表揚他,每一位家長要學會發(fā)掘孩子的閃光點,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
因此,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采取積極措施有效預防和矯正學生心理障礙,已成為社會轉型時期一項嶄新的課題。廣大的教師和家長都應扮演起青少年的“心理醫(yī)生”,這一角色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參考文獻:
[1]徐海鷹.“9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的探析[J].商,2014(06)
[2]胡樂樂.以挫折教育對抗脆弱[J].中國德育,2013(07)
[3]鄧麗芬,喻生華,張騫.學校挫折教育的誤區(qū)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3(21)
[4]楊曉華.淺析挫折教育[J].文學教育(中),2012(11)
[5]許名奇.論挫折教育可行之方法[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6]惠艷艷.批判與反思:挫折教育的內涵[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7)
[7]惠艷艷.批判與反思:挫折教育的內涵[J].基礎教育研究,2009(13)
[8]于林平.論挫折教育的本質[J].南京社會科學,2007(02)
[9]申建朝,張智.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綜述[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02)
[10]高建華.論青少年挫折教育系統(tǒng)的建立[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