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岸云
摘 要:伴隨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升,對綠地的需求越來越大,園林綠化施工已經成為生活質量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yǎng)”,園林工程綠化及養(yǎng)護施工關系極為密切,為此,必須重視園林工程綠化施工及養(yǎng)護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園林工程;綠化施工;養(yǎng)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86.3文獻標識碼:A
1導言
園林是指利用工程技術及藝術方式在相應地域內通過地形改造、樹木花草種植、建筑營造等措施形成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及游憩樂園。從開發(fā)方式角度分析,分為兩大類,其一通過原有自然風景,去蕪理亂,修整開發(fā),路徑開鑿,布設園林建筑,以此構成自然園林。如自然風景區(qū)等;其二為人工園林,是指相應地域范圍內,為滿足游憩、改善環(huán)境而設置的環(huán)境,如公園等。伴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園林綠化行業(yè)也得到了極大進步。我國園林綠化面積自2001年起逐步擴大。截止2011年,10年時間內,由94.7萬hm增長為245.27萬hm,是10年前的2.59倍。為更好地推動我國園林行業(yè)發(fā)展,必須重視其綠化施工要點,做好養(yǎng)護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為園林工程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2園林工程綠化養(yǎng)護建設的原則
2.1堅持科學管理及養(yǎng)護的原則
園林工程綠化養(yǎng)護建設中,應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管理系統(tǒng),其內容可包含綠化檔案、數據匯總及圖示分析,不僅要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還可滿足動態(tài)瀏覽的功能,以此滿足機械化養(yǎng)護與科學管理的要求。在樹木管理中,水肥管理是其重點內容,要求一次澆水量必須滿足樹木生長需求。
2.2重視整形修剪的原則
樹木、植物長到一定高度,需及時做好修剪工作,一次對表皮層內的隱芽起到刺激作用,促使新枝條的形成。
2.3“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植物檢疫、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是綜合防治的主要手段。樹種搭配時,應避免就近栽植2個轉主寄生樹木,如鄰近栽植蘋果樹和松柏樹木時,極易產生銹病。為此,必須間隔一定距離更換種植樹木,有效隔離病害。
3園林工程中綠化施工要點分析
3.1定點劃線。根據綠化規(guī)劃圖相關要求,合理按照株行距進行劃線,保證種植位置準確無誤。
3.2挖坑。按照園林綠化工程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苗木的規(guī)格,如根系、土球直徑及土壤實際情況等確定種植穴或槽的大小。一般需垂直向下開挖種植槽,上口下底一致,因喬木、灌木、常綠樹等種類不同,其挖坑規(guī)格也不盡相同。
3.3換土。樹木植物種植到建筑垃圾區(qū)域或土石山坡地段時,需及時將磚灰石塊挖出,并選取其他位置的熟化土進行填筑。
3.4掘苗。苗木挖掘過程中,應對其根條加以保護,盡可能不損壞其須根,如落葉喬木根應控制在20cm以上,常綠樹則需攜帶土球并進行草繩捆繞,避免根部土球松散,相比冠徑,土球直徑需大于其25%~35%。
3.5運苗。落葉喬、灌木起苗后,需及時將一些枝條剪除,以此為運輸提供便利。一般必須盡可能保護常綠樹木的枝葉,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樹形。通常運輸當天,必須完成栽植工作。
3.6栽植。如樹木根系在栽植前已經損傷,需及時做好修剪工作,為便于快速愈合,應保證具有平整、光滑的修剪創(chuàng)口。如局部存有病菌,需先做好消毒工作,特別是根部或土壤部分。針對一些名貴樹種生根難度大的情況下,則可進行生根粉浸泡。隨后將雜物,如磚石等去除,進行基肥施撒。栽種時需嚴格按照定植點施工,要求填土一半后,需壓實再進行下一半填筑。
3.7灌水。完成栽植作業(yè)后,需及時進行樹盤修整或進行樹池留置。當天完成灌水作業(yè),保證灌透灌夠。7d后根據土壤濕潤狀態(tài),再次進行澆灌,確保成活率超過95%。
3.8立柱。大樹移栽之后,為避免樹體在灌水后歪斜,需做好牢固工作,一般選取3根支柱做好支撐。
3.9修剪及檢查驗收。種植花灌木之后,需將干枯枝及時剪除,并將折斷或碰傷枝條截短,以此促進新枝快速萌發(fā)。完成上述所有施工作業(yè)后,需指派專業(yè)人員進行詳細檢查,做好驗收工作,保證質量合理。
4園林工程中綠化養(yǎng)護管理措施
4.1綠化材料質量管理
針對綠化材料質量控制,應對綠化相關資料進行嚴格把控,防止因材料劣質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為防患于未然,在綠化施工環(huán)節(jié),必須做好綠化材料質量管理工作,對相關質量檢查體系加以完善,提高監(jiān)測人員綜合素質,保證綠化施工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
4.2植物成活率管理
保證植物成活率是正常開展園林綠化工程的基本前提,為保證園林工程質量,必須遵循植物生長規(guī)律,全面了解苗木移植相關知識,提高施工技術水平,保證植物成活率。為此,在具體施工作業(yè)時,應盡可能選擇春季進行園林綠化施工,如特殊情況下,需進行反季節(jié)種植,必須對土球內營養(yǎng)物質含量標準進行適當提升,并將蒸發(fā)抑制劑噴灑到葉體表面,盡可能降低植物體內水分蒸發(fā)速度。除此之外,還應將根須、枝葉數量進行適量削減。為全面提升植物成活率,移植時應盡可能在陰天實施。
4.3 確??购倒喔裙ぷ鞲哔|量進行
地被植物種植之后,需及時做好澆灌。園林樹木灌溉的時間通常會根據植物所在地區(qū)時間段的需求情況來進行最終的確定。此外,需全面考慮到植物種植地區(qū)的氣候情況、植物栽培地區(qū)土壤內水分的變化、參考不同樹木在本園內具體栽植時間做出綜合性的分析。具體而言,對不同植物的灌溉頻率和灌水總量一定要與栽植樹種的特征、土質狀況、氣候特點、植被生長時間加以確定,在確保節(jié)約用水的基本前提下,挑選最為適合的灌溉方式。
4.4土壤施肥及灌溉
完成園林綠化施工及植物成功栽植后,應做好植物養(yǎng)護工作,這是保證植物快速生長的重要基礎。俗話說“三分種植,七分養(yǎng)護”,在園林綠化工程養(yǎng)護階段,要求必須將充足的養(yǎng)分全面供給于根系,做好施肥工作。因植物不同,則其肥料需求也不盡相同,為此,在施肥過程中,為保證植被生長正?;?,及解決土壤貧瘠問題,施工時可選用與之適合的肥料,如堆漚蘑菇肥等,此類肥料不僅具有良好經濟性,還具有環(huán)保特征,且便于生產。為保證肥料內的養(yǎng)分能夠被土壤充分吸收,施肥前期,應先做好翻土工作,一般翻土深度可控制在30cm即可,以此保證土壤與肥料充分結合。完成施肥作業(yè)后,即可進行澆灌施工,保證肥料及時被植物吸收,提高植物根系含水量,確保成活率。
4.5病蟲害防治
于園林綠化工程而言,病蟲害的產生對植物存活影響較大,特別是剛完成植物栽植作業(yè)時,樹苗極易產生大量病蟲害,此時將嚴重影響植物生長,甚至導致植物死亡。為做好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須先充分了解病蟲害的主要類型,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將病蟲害有效消除。園林綠化種植中,蛾類、甲蟲類等屬于食葉害蟲;蚜蟲、螨類等屬于吸汁類害蟲,此類害蟲大量繁殖將導致白粉病、葉斑病等產生。為此,應根據當地、當季實際情況,合理選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或化學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常見的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物理防治則是利用光、電及器械裝置等除蟲;化學防治常用的農藥為殺蟲劑、殺菌劑等。目前最為提倡的就是生物防治,通過有益生物進行病蟲害防治,不僅能夠降低成本,避免環(huán)境污染,且持續(xù)效果久遠。
結束語
對于城市建設而言,園林工程作為城市綠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美化城市環(huán)境及改善空氣質量都與園林工程密不可分。為實現現代化城市發(fā)展,必須充分結合經濟建設與綠化建設,實現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為做好園林工程,提高建設質量,其綠化施工及養(yǎng)護技術應用是否得當極為關鍵。要求始終堅持適地適樹原理,實現科學配置,規(guī)范施工技術要點,提高養(yǎng)護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城市建設需求,實現城市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饒剛,李超燕.園林工程中施工管理及后期養(yǎng)護的作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7(24):178.
[2]劉方磊.喬木栽植和養(yǎng)護管理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分析[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7(09):231.
[3]李斌.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大樹移植技術與養(yǎng)護管理要點分析[J].江西建材,2017(06):205+208.
[4]高玲玲,崔瑞潔.園林工程中的綠化施工與養(yǎng)護技術地區(qū)性分析[J].河南科技,2014(03):183.
(作者身份證號碼:3207241987111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