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古詩詞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要提高初中古詩詞的教學效率,須針對學生的實際,多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并優(yōu)化課堂教學,以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同時,要設計學生喜歡的、樂于參與的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鞏固古詩詞,最終促進目標的達成。針對此,本文就結合初中古詩詞教學實踐提出一些簡單的看法。
一、布置任務,幫助學生了解背景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只顧自己講解,而對于學生是否理解、掌握并不太關注,尤其是對故事的內容,認為只要聽老師講了,再參照翻譯多讀、多背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古詩詞語言凝練而富有內涵,要讓學生真正讀懂,理解其內涵,還得多引導學生結合背景去讀,在讀中體會。以《天凈沙·秋思》為例,在課堂中問“馬致遠是誰?如何理解斷腸人在天涯?”結果很少學生能回答。由此可見,要讓學生學好古詩詞,背景知識是不可缺少的。
在古詩詞的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深入了解古詩詞的背景,可課前安排任務讓學生去完成。正如上文所述的《天凈沙·秋思》,一是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簡介,要讓學生知道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從而為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奠定基礎;二是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了解。如《陋室銘》,劉禹錫當時為何會寫下該文,“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用意何在,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想告訴我們什么?諸如此類的問題,若不了解寫作背景,也就難以理解了。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提供相應的資料,也可讓學生根據(jù)任務而查找相應的資料。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了解背景后,學生對詩詞有了一定的認知,此時應注重以情境來引入,再布置朗讀任務。就情境而言,可根據(jù)具體的詩詞內容選擇并應用。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用音樂來引入,讓學生跟著哼唱,學生也較為感興趣。又如《迢迢牽牛星》可通過講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來引入;再如《蟬》(虞世南)《孤雁》(杜甫)《鷓鴣》(鄭谷)等詩詞的教學中,也可通過圖片呈現(xiàn)這些動物,引導學生觀察。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對詩詞學習產(chǎn)生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
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內涵,不僅要多留時間讓學生讀,而且要注重在方式方法上多一些創(chuàng)新。如配樂讀,上述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可用這種方法:如指名讀、開火車讀、分組讀……總之,讀的方式不能單一。在讀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初步了解古詩詞的內容,嘗試用自己的話來進行翻譯。雖然學生可能會說得不夠準確,但只要學生愿意去說,能嘗試去做就是好事。這樣,學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探究中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變講為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古詩詞教學不宜采用講授的方式進行,古詩詞的內涵較為豐富,語言凝練,單純地由教師講解,其意蘊就容易消失,學生無法體會字面意義之下所隱藏的深刻含義。如《陋室銘》中,“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兩句,作者被知縣逼迫三次搬家,但依然悠然自得,“苔痕”一句意思是:“我雖然被迫搬家,但你看,這里的草不也長得很好嗎?”“談笑”一句,意思是:“我交往的都是一些有學問的人,哪里像你們這些無學之輩?!蹦敲矗瑢τ谶@些“言下之意”,若講授,學生難以體
會,若讓學生多交流,則可豐富學生的體驗,體會劉禹錫當時內心的想法。
在故事的教學中,要注重多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活動,而要讓交流更為有效,則須要借助活動、問題、任務等多種方式進行。如《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中“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一句,通過讀而知道了什么,學生很快就會知道,作者是早出晚歸,這是勞作的時間;“帶月”、“歸”說明了什么?一是時間晚,二是勞作的辛苦;但“歸”的過程中有“月”作伴,看來作者是愜意的,其心情是愉快的。那么,作者為何會累而覺得快樂呢?這就得聯(lián)系作者的簡介,結合“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去體會。
四、優(yōu)化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提高
古詩詞的學習,不僅要懂其內容,知道詩詞所講的是什么,還得多加練習,讓學生能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課堂探究后,接下來需要練習,但練習不能只是布置一些抄寫和背誦任務,而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以多樣化的方式進行。
先說背誦,不能單純的機械背誦,可進行小組之間的競賽和對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不定期舉行班級間的比賽,以此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古詩詞;再說對內容的理解,除了基本的翻譯,對字、詞、句的理解外,還要引入一些和作者、詩歌相關的文章來引導學生閱讀,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詩詞;對于作品的思想,則可采用寫讀后感,寫小論文等多種方式進行。
要讓學生更好地學好古詩詞,須緊扣初中階段學生的課堂,在課前先引導學生去了解古詩詞的背景,通過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以活動、問題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并輔以學生喜歡的練習方式引導學生練習,這樣方可更好地提升古詩詞的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禮嘉中學(21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