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輝
近些年來,中學作文教學過度追求創(chuàng)新,產(chǎn)生了教學無序、寫作混亂等問題。學生不會按照不同的體裁組織內(nèi)容和語言,沒有掌握多樣的文章構思模式,不能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最終無法自由地運用作文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思考。為此,筆者在自己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模仿式作文教學實驗研究。
新課程標準在有關寫作的教學建議中提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痹谶@樣的背景下,我提出模仿,是否有違創(chuàng)新呢?
非也,我提出的模仿,只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進入寫作之門的臺階,模仿只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創(chuàng)新才是更大的目標。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臨碑臨帖是初學者的必經(jīng)之路。京劇的科班,也是從模仿師傅的一招一式開始的。作文也是如此,魏書生說:“好文章大多是向前輩名篇學習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作寫出來的?!惫沤裰型馕膶W史上,模仿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漢代揚雄以善于模仿出名,他的著作《太玄經(jīng)》模仿《易經(jīng)》,《法言》模仿《論語》,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模仿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心理學研究證明: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正處于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學生思維中的形象或表象通過積累將逐步讓位于概念,并由經(jīng)驗型的抽象邏輯思維逐步向理論型的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轉化。這 一轉化離不開具體的形象,即離不開模仿。初中學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規(guī)范性,缺乏生活經(jīng)驗,常常感到寫作文很吃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以范文引路,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模仿要與閱讀相結合
既然是模仿,首先就要提供范本,所以,我們首先要引導學生閱讀甚至是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范文,這些文章,既能增強語言等方面的積累,對于寫作也是必要的準備,學生從范文的人物形象會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熟人;從范文的事與理會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從范文的精妙構思,會設計自己文章的框架……學生從多方面受到啟發(fā),便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將自己的感受傾之于筆。文學大師巴金十二三歲就能背誦幾部書,《古文觀止》能倒背如流,巴金曾深有感觸地說,讀多了,熟了,常??梢皂樋诒吵鰜?,也能慢慢體會到它的好處,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diào)子。范文能形象直觀地告訴學生某一篇文章該寫什么,怎么寫,可以避免走許多彎路。范文的選擇,教師要獨具慧眼。要選擇特別出彩而又符合初中生閱讀心理的文章。它可以是教材內(nèi)的名家名篇,也可以是班級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還可以是課外的名家名作。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是典范的文章,是最好的模仿對象,如《春》、《濟南的冬天》、《背影》等文章我都會要求學生或全篇或部分背誦。另外,開學初,我也會要求學生準備一本作文書,每周自己在上面選一篇文章閱讀甚至是背誦,并做好讀書筆: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說說文章有哪些特點,你打算學習它的哪一方面進行寫作。下周便模仿此文進行練筆。當然,閱讀時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文章的精妙之處,如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別具一格的結構,新穎獨特的立意等,要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寫文章的“規(guī)矩”,借鑒古今優(yōu)秀文章的寫作藝術。
二、模仿目標要明確集中
一篇范文,模仿學習的方面很多,可以是深刻的立意,典型的題材,或者是精巧的布局等,但是,具體到某一次訓練,我們要讓學生確定一個明確集中的學習目標,不要面面俱到,目標集中,才能有的放矢。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樸實的語言,嚴謹?shù)牟季?,細致的描寫等。但我們要學生以它為范文進行仿寫的時候,只要選擇一個方面就可以了。這篇文章對父親過鐵道買橘子一段描寫最為細致感人,寫了父親的穿著打扮,體態(tài)動作,特別是著重描繪過鐵道的情景,怎樣走去,怎樣探身,怎樣爬上月臺,移腳傾身,都細細描繪。我們讀后有身臨其境之感,特別適合學生借鑒模仿,于是我讓學生仿寫一個自己心目中難忘的背影,也要有詳細的穿著描寫和動作描寫等,有的學生寫了父親外出打工依依不舍離家的背影,有的寫奶奶白發(fā)飄動的蒼老背影,有的寫晨霧下清潔工打掃街道的辛勞背影……內(nèi)容五彩紛呈,很多學生都有細致的衣著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等,讀來真實感人,不像以前干巴巴幾句,空洞無物,給人無病呻吟之感。再說朱自清的另一篇文章《春》,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也很多,它的語言活潑生動,布局非常嚴謹,以五幅圖畫的形式展現(xiàn)春天的多姿多彩……安排仿寫的時候,考慮到學生平時寫景的文章思路混亂,沒有條理,于是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借鑒《春》的布局謀篇,以畫面形式一段段展示夏或秋或冬的景象。作文交上來后,思路清晰多了,以描寫夏天的文章為例,枝繁葉茂的樹木,聒噪不斷的蟬鳴,變幻莫測的天氣……一幅幅夏的畫面有條有理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三、模仿要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
模仿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但創(chuàng)新才是寫作訓練的目的。一味的模仿往往是依樣畫葫蘆,很難避免生搬硬套的局限。所以,要在仿寫訓練的基礎上,適時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著名畫家齊白石有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币馑际钦f,學我者能學學其神,在模仿的基礎上有新的創(chuàng)造,將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似我者只是一味地模仿,將永遠學不會獨立寫作。這里說的創(chuàng)新,指的是學生能夠突破固定模式的束縛,根據(jù)自己寫作內(nèi)容的需要,靈活運用寫作方法。其實,創(chuàng)新并非可望不可及,只要在作文的某一方面融進自己的獨特感受,新穎的見解,那便是創(chuàng)新,這既可以表現(xiàn)在文章的篇章結構、語言風格上,也可以表現(xiàn)在主題立意和思想內(nèi)容等方面,任何一方面的求新求異都是創(chuàng)新。學生的寫作,最可貴的是豐富多彩的生活的真實體現(xiàn),寫作的直接源泉在于生活,所以要多花工夫指導學生模擬生活,結合自己的生活,知識,思想的實際來選擇材料,并把他們有機地組合起來,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來。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創(chuàng)新就在身邊,才能逐漸產(chǎn)生創(chuàng)新的意識,進而真正具備創(chuàng)新的能力。
任何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作文教學中,既要努力探索模仿式作文教學的特點,更要從寫作的普遍規(guī)律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模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