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燕
同學個個是敵人
小海今年17歲,是珠海市某中學的高二男生。升入高二以后,小海出現(xiàn)了一系列異常表現(xiàn),先是無端懷疑同學偷他的復習資料、篡改他的試卷,進而與全班同學為敵,刻意自我孤立,最后發(fā)展到一進教室就心慌、氣悶,求父母給他辦轉學手續(xù)。小海的爸爸孫先生在班主任的要求下,帶小海找到我咨詢。
與孫先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小海在小學階段成績優(yōu)異,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升入初中以后,小海在重點中學顯得不那么突出,考試成績排在班里第20名左右。誰都沒想到,小海的中考成績放了衛(wèi)星,以年級第8名的成績被現(xiàn)在就讀的重點中學錄取?!靶『J莻€聰明孩子。如果不聰明,他也不會在中考中超水平發(fā)揮?!睂O先生說,“但畢竟他的基礎不好,總不能天天放衛(wèi)星吧。上了高中以后,小海馬上被打回了原形,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都只名列第25名左右。”
為了幫兒子找回中考時的感覺,在小海高一升高二的那個暑假,孫先生不惜重金,一口氣給小海報了四個一對一輔導,數(shù)學、物理、化學、英語,重要科目一個不落。雖然一個月就花了兩萬元錢,但效果很理想。高二開學考試,小海的總成績名列全班第1名,令同學們刮目相看。在接下來的幾次月考中,小海都有良好表現(xiàn),最差的一次成績也排在班里第3名。孫先生不無得意地說:“我告訴小海,要把優(yōu)秀當成一種習慣。要一路領先,直到高考!”隨即他唉聲嘆氣,“但誰能料到,成績上去了,這孩子的心理卻出了狀況!如果再次被打回原形,我的錢豈不是打了水漂?”看得出,孫先生是一個特別在乎兒子學習成績的父親。
單獨交流時,小海一再向我保證,班里同學是故意跟他作對。他氣憤地說:“本來,我成績不起眼,他們就當我不存在,后來我成績上去了,他們就嫉妒我,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想盡辦法打壓我。您說,這公平嗎?這個班的風氣不好,同學們只知道在學習成績上競爭,沒有一點友愛的氣氛?!?/p>
小海告訴我,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還是蠻欣賞他的,因為他的考試成績讓老師臉上有光。“班主任一再鼓勵我保持狀態(tài),還給我分析每次考試的成績排名變化,讓我提防某某同學超過我,等等。”他語速極快地說,“老師說學習就是競爭,考試就是打仗,將來的高考就是你死我活的決戰(zhàn),所以,我也不想花心思跟同學搞好關系。一邊談友誼一邊搞競爭,您說,這叫不叫虛偽?”
我笑而不答,問:“說一說你一進教室就心慌、氣悶的感覺吧,當時你腦子里在想什么?”
小海眨眨眼,用猶豫的語氣說:“我也說不清楚,反正就是不想進教室?!?/p>
我提示道:“是不是感覺同學們不歡迎你?”
小海點點頭,說:“這是肯定的,不過我早就習慣了?!?/p>
我問:“你擔心自己的考試成績變差嗎?”
小海迅速瞟我一眼,支支吾吾地回答:“考試成績是學生的命根子,誰能不擔心啊?”
我問:“其他場合,比如在家里、跟父母一起散步、上網(wǎng)的時候,你有過心慌、氣悶的感覺嗎?”
小海搖搖頭,說:“沒有。我看恐怖電影都沒有那種感覺?!?/p>
經(jīng)過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我摸清了小海的心理狀況,找到了他社交困難和心慌、氣悶的心理根源。
時刻準備去戰(zhàn)斗
再次單獨約見孫先生時,我直言不諱地說:“小?;加猩缃豢謶职Y。雖然不算特別嚴重,但必須及早介入,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社交恐懼癥?”孫先生滿臉驚慌。
我解釋道:“社交恐懼癥是恐懼癥的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xiàn)?;颊呙髦@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復出現(xiàn),難以控制??謶职l(fā)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jīng)癥狀,患者極力回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小海所恐怕的是失去學習成績領先地位,進而把同學都樹為假想敵?!?/p>
孫先生不解:“但是,小海的成績很好,也很穩(wěn)定啊?!?/p>
“高處不勝寒嘛?!蔽矣贸烧Z典故解釋,“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故事您一定知道,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會本能地出現(xiàn)‘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思維和行為會變得異常,局外人很難理解?!?/p>
孫先生問:“麻煩您再解釋解釋,什么是‘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
我告訴他,“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是心理學和生理學名詞,意思是說,當人面臨危險時,即所謂的驚慌階段,腎上腺素和皮質醇這兩種壓力荷爾蒙會迅速釋放到血液中。身體在兩秒鐘內產生急劇的變化,好讓人能夠清楚察覺并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挑戰(zhàn)。于是,人的出汗量增大,心跳加快,大肌肉和四肢的血流量大增(好讓我們能夠迅速行動),腸胃的血流量則明顯減少(身體在面臨危險時,消化得好不好并非第一要務),瞳孔放大,所有感官都進入高度警戒狀態(tài),視覺變得更敏銳,頭腦反應時間縮短,對周圍狀況的察覺力也增強?!叭梭w的這種反應,科學家稱為‘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我解釋道,“這種反應來自人類祖宗的遺傳——當原始人類面臨極可怕的威脅,譬如一只老虎逼近時,他們必須立即做出判斷:是要留下來決一死戰(zhàn),還是趕快溜之大吉,尋找掩護?如今人們不會經(jīng)常遇到生死攸關的危險,但這種本能反應卻保留了下來。當遇到緊張情況,比如重要考試、上臺發(fā)言等,‘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就會出現(xiàn)。”
“這不是很好的競技狀態(tài)嗎?”孫先生哈哈大笑,“如果小海保持這種高度緊張狀態(tài),學習效率一定很高,我巴不得他天天都有‘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我進一步解釋,“在本質上,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是為了幫助人迅速進入備戰(zhàn)模式。這時候,人的理性思維,也就是仔細評估各種方案并謹慎尋求解決之道的能力可能會忽然停滯。也就是說,當人被大量的腎上腺素所驅使時,在乎的是短時間內能不能生存,而不是長遠的后果。比如小海,他連一起奮斗的同學都不要了,你說他還有理智嗎?”
孫先生的歡喜表情凝住了。
我接著說:“還有一點很重要:在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所引起的過度激發(fā)狀態(tài)中,人處于一種警戒狀態(tài),會特別留意危險的存在,很多平日里看起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事物,此時也被視為危險之物。比如小海認為同學都想害他,甚至同學友好的眼神也被他理解為嘲弄。他就是這樣進入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精神狀態(tài)的。您希望他天天處于這種狀態(tài)嗎?”
孫先生緩緩搖頭。
贊許孩子又何妨
孫先生問:“您解釋得很有趣,也很容易理解,但我不明白的是,同樣面對激烈的競爭,小海的同學們?yōu)槭裁礇]有出現(xiàn)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
我說:“每個高中生都體驗過這種反應,只是小海體驗得過于頻繁,以至于他一進教室就處于戒備狀態(tài),腎上腺素大量分泌,進而心慌、氣悶。這些異常的生理反應是一個信號,提示他必須改變過于緊張的狀態(tài)?!?/p>
孫先生問:“為什么唯獨小海的反應如此強烈?”
我說:“我判斷,是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小海在短時間內成績飆升,他還沒有適應。此外,老師一再提醒他保持狀態(tài),提防某某同學趕超他,對小海形成了誤導。第二,小海告訴我,他從小很少受到您的表揚,而他又特別渴望得到您的表揚;也就是說,他努力學習的動力是贏得您的贊許,您執(zhí)拗地不表揚他,他為此很焦慮。”
孫先生申辯道:“其實我經(jīng)常在別人面前夸小海,之所以不當面表揚他,是怕他驕傲自滿?!?/p>
“人人都需要別人的贊許,尤其是孩子,父母的贊許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對小海來說,適當?shù)馁澰S是幫助他克服社交障礙的良藥?!蔽腋嬖V孫先生,贊許是一種激勵機制,它對小海的學習和成長有積極意義。一般來說,人從事某項工作(比如學習)或參加某個活動,總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賞和肯定,人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作,同時也希望他人給予熱情支持,以求得心理上的滿足。經(jīng)常受表揚的學生,贊許動機強,潛能發(fā)揮得比較充分,勁頭足,考試成績就會連連上升;經(jīng)常受批評的學生,也可能從反面激起贊許動機,變消極為積極,迎頭趕上,轉敗為勝,獲得次之于受表揚者的效果;被父母忽視、貶損的學生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對學習漠不關心,成績自然會落后?!靶『8嬖V我,中考之前,您曾鼓勵他,還許諾如果考上重點高中,就給他買一部智能手機,可是這個諾言沒有兌現(xiàn)。沒錯吧?”
孫先生撓頭道:“不是我食言,是學校不讓學生用手機。”
我說:“我想說的是,您曾用贊許幫助小海在中考中放了衛(wèi)星,充分證明了贊許的重要性。您舍得花錢給小海報補習班,小海很感激,也意識到父母看重他,舍得花錢培養(yǎng)他,所以成績飆升。這是一次暗示性的贊許,同樣收到了良好效果。為什么不繼續(xù)贊許他呢?”
孫先生一拍大腿,高聲道:“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了。”轉而又皺眉道,“我需要找小海的班主任談談嗎?讓他以后不要誤導小海。可是,我怎么開口呢?”
我說:“您不需要找班主任交涉,人家又沒有惡意。您只要告訴小海,班主任所說的話只是在鼓勵他,說考試是打仗只是一個比喻,說同學是競爭對手也只是在說成績排名,不可當真。有些事是我們家長需要做的,不能依賴老師?!?/p>
大約一個月以后,我在一家超市巧遇孫先生。他告訴我,小海的精神狀態(tài)已大為好轉,學習成績沒有變壞,與同學的緊張關系也有所緩解。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