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雨時
石油里的人文鄉(xiāng)愁
——讀張永波的詩集《地火芬芳》
■ 苗雨時
他有石油里的鄉(xiāng)愁。
在詩人眼里,石油的燃燒就是玫瑰的綻放。石油不但有鋼鐵的精神,也有火的意志。他就是石油,石油就是他。
詩人以愛的名義、仰望的姿態(tài)、當事人的身份,寫關(guān)于石油、關(guān)于大慶的血脈、關(guān)于工業(yè)革命時代的輝煌和精神氣象,寫一個時代石油工人的豪情壯志、責任擔當。共和國不會忘記!
生活中,石油是詩人的生活職業(yè),也是詩人生命本身。石油,黑色的內(nèi)涵,同構(gòu)生命的本質(zhì),地火燃燒的石油對應(yīng)生命的價值與奉獻。石油從象征到實體,統(tǒng)一于石油工人的生命里程。
詩集《地火芬芳》,是一部獻給青春血祭荒原的英雄詩篇。詩集里,詩人的每一首詩幾乎都和石油相關(guān)。石油、石油人、鉆塔、荒原、采油樹、采樣桶、采油姑娘,成了詩中在祖國大地上行走的靈魂,也將閱讀帶向“荒原一片燈火紅”,那個熱血沸騰的拓荒年代。
在詩集里,作者首先以《向石油致敬》開篇,有點宗教的意思,先拜一下,很機巧。作者基于對石油的敬仰,圍著石油取暖,才煥發(fā)了作者寫石油的熱情和靈感,涌動出一首首石油的贊歌。作者在這里有石油與玫瑰的浪漫,有采油樹彈撥出的美妙音符。從《小場景》的《一瓶石油》《藍天的某些細節(jié)》到《在荒原》的《深度體驗》,構(gòu)成了作者《詩歌的地理》,而這一切,都緣于《在一座雕塑前》的“請讓我再一次站在這里/平視或者仰視/我相信這種站立和注視/一定是源于一種自覺或是崇敬”,這樣才有了《聆聽與仰慕》,所以他要《獻詩》。所以就有了“對于石油的贊美,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我如饑似渴地贊美/像夜里被驚喜推醒的美靨/秋日五花山里紅透的楓葉/長風一吹漫野里呈現(xiàn)出醉酒般的酡色……/我熱衷于對石油的贊美,是出自于/心里對生活的依戀和樸實的真情/那是陽光與星辰反復在上面留下粘貼的指紋……”看到這樣激情四射而又烙印深刻的詩句,仿佛也聽到了石油歌者的最美的旋律。
張永波鐵一樣奔走在石油集聚的詩意版圖上。如果說人生是一場詩意的奔走,那么石油是詩人張永波唯一的行囊。在詩人心里,關(guān)于石油的記憶,不僅有時間的厚度和空間的蒼茫,更是心懷崇敬,對石油文化的一種梳理與追思。石油里藏著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家、國。詩人說:石油就是玫瑰,是石油人獻給祖國的花朵,石油有吉祥的火焰。
詩人在石油和石油人的生活與勞動現(xiàn)場苦修一場圣潔的精神獻祭。“熱愛了,一切都順其自然/石油已成為風景,誰還能袖手旁觀/我們就是這段感情的親歷者”(《勞動的美》)。懷抱浪漫的石油人,笑意安詳?shù)膭趧诱?,大地上的朝覲者。他們像追求戀人一樣,癡迷石油開發(fā)的偉業(yè),宗教信徒般地堅守石油工業(yè)的每一個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的激情完成了生活的完美與殘缺的書寫,以黑色的石油鑄就精神的圖騰。
打開詩人張永波的詩集《地火芬芳》,不能不為石油、鉆塔、荒原、石油人、鋼鐵這些堅挺而飽滿的意象所吸引。石油是石油人的精神、意志和生命象征,“模樣樸實的石油/是我失散多年的好兄弟”(《石油兄弟》),“石油是激動的淚水”(《在石油集聚的詩意版圖上》)。詩人確信,石油關(guān)乎石油人的尊嚴,隱喻了生命的神秘,“只要望上一眼荒原上的鉆塔,走進荒原的人從此就有了骨頭”(《血肉里的骨頭》)。在石油人戰(zhàn)天斗地的舞臺的荒原色彩譜系中,紅,象征了石油人的熱血激情賁張;黃,是收獲,也是苦難和不屈的抗爭;藍,是湖水、天空,純潔;黑,是石油、鋼鐵與意志;白,是天空的云和遠方的家,是想象。聞油興奮的部族,當石油浸入了靈魂,他們也學會了理性的思考,他們告誡自己,“我們必須學會承擔/也必須學會忍受”(《石油將我們包圍》)。這些可敬的石油人把光明磊落作為對生活的理解和價值尺度,“當你需要愛或真實,走在大路上就是捷徑”(《他們說》)。
張永波的詩的真實,源自詩人生命的脈動。張永波是大慶的詩人,其詩集《地火芬芳》像其本人一樣,一呼一吸都是石油。大慶這座石油城是共和國的長子,一個工業(yè)革命時代的移民城市,是她成就了無數(shù)熱血青年的理想和夢,給了他們愛情和家,石油讓石油人有一種情感歸屬。在詩人筆下,石油的黑色,奪魂的香氣,都有神秘的生理和精神安慰功能。贊美石油、歌唱石油的人怎能忘記:1205鉆井隊、松基三井、烈酒、雪花、狗皮帽子、薩爾圖、讓胡路、工業(yè)革命……大慶這些地理名詞、風物和豪言壯語。詩人的自豪在“我的大慶”,在回憶并重新審視荒原的改天換地的壯舉中,那種青春的呼吸與抽油機一起律動;在無私無畏、包舉天宇的情感視域里,石油人看見 “石油作蕾欲吐芬芳的鉆塔”,“我是否皈依于一場會戰(zhàn)”(《石油索引》)。這樣的書寫,有其他詩人無法體味的感覺和經(jīng)驗。如果說“他們是最具有靈魂的人,是天地之魂”(《他們》)是贊美,把石油工人比喻成 “種太陽的人”就是抒情,在大慶 “采油姑娘也是鐵的情人”,無疑是詩人的理想虛擬、升華與個人情感的投射。
事實上,石油與生活的關(guān)系以及我們對石油的了解,和一個石油詩人對石油的關(guān)注并不一致,閱讀他飽含激情的石油詩,我們的感覺常常是有愧的。我們想到的僅僅是享用,而他的心中“我的詩歌是石油花朵上散發(fā)的芳菲/世界鋼鐵飛翔的翅膀”(《我的詩歌》),洋溢著驕傲的自豪感,仿佛有一種來自地下深處火的炙烤。雖然個人經(jīng)歷永遠小于宏大歷史,但“鐵人精神”無疑是一個時代精神的豐碑。當詩人滿懷敬仰寫下《車過鐵人村》,回憶老電影中荒原立鐵,用激情撫摸鋼鐵鉆塔和它們在血肉脊背上的壓痕,瞻仰 《石油博物館》里的化石與巖石,思考人類生命意志的硬度與柔情曼妙,友好地展開兩代石油人心靈的對話,詩人含淚喟嘆:石油,這藏著無數(shù)為石油獻身的勞動者 “名字的遺址”,令人唏噓,無限悲愴!
張永波有深厚的石油情結(jié)。詩人,是記憶的守護者,鄉(xiāng)愁作為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具有時代烙印。其實,現(xiàn)代意義上的文化鄉(xiāng)愁所指的則是一種具有人文意味、歷史情懷的文化象征,是現(xiàn)代人尋找文化認同的心理需求。質(zhì)樸的石油人以改天換地的英雄情結(jié),寄情石油,充分禮贊投身于“無限的熱愛”。滿懷石油的心靈契約在石油工業(yè)的無數(shù)崗位,蓬勃生動。
生命的創(chuàng)造強化了存在的幸福感,正是由于這種強化,“幸?!币碴P(guān)乎到人生的社會歸宿與精神棲居。當“我”被他者從世界的荒涼中辨認了出來,理應(yīng)得到的確認是,“瞧這個石油人,他比他本人還要幸福”。在荒原,在為奉獻而承擔的石油人,生命的意識也存在“幸?!薄巴纯唷薄肮陋殹钡膶擂螌χ?。而在石油人,痛苦總是可以被忽略的,詩人自豪地說:“我熱衷于對石油的贊美,是出于/心理對生活的依戀和樸實的情感”(《贊美》)。黑色的石油、冰雪荒原、鋼鐵鉆塔、迷魂的油香成了生命的全部?!霸诨脑诟瓯?石油是信仰,是主義,是追求”(《我的別樣信仰》)。面對石油,工友們笑意安詳,如胸有信仰的虔誠的朝覲者?!盁釔凼?,就像熱愛生活/體貼他們,就像體貼親人/心藏火焰,風將我們雕塑/成永恒。熱愛石油/像持久的信仰,在此發(fā)酵”(《荒原,石油主題》),石油正改變?nèi)祟惖纳睿笆偷靡獾刈尷碇?深入荒原的泥土里/觸摸事物的根/熱愛石油就像熱愛家園里的一株樹/關(guān)心它就像關(guān)心你田地里/你的每一粒谷物”(《熱愛石油》)?!笆拖襦l(xiāng)愁里的花朵/在我們身體里悄悄地開放著……/我的鄉(xiāng)愁發(fā)著金屬的聲音/一踏進荒野仿佛生命就有了根/……帶著鄉(xiāng)愁趕路,就是帶著一份責任”(《帶著鄉(xiāng)愁趕路》)。由此可以看出,石油和石油人已經(jīng)靈肉交融,不分彼此,這就是使命感和熱愛祖國的藝術(shù)呈現(xiàn)。
當一名榮耀的石油人曾是一代青年的夢想。詩人引以自豪的是 “我為祖國獻石油”?!段覟樽鎳I石油》這首歌,記寫了一個民族為擺脫一窮二白的國家面貌,無私、忘我、戰(zhàn)天斗地的史實?!霸诨脑?,我們談?wù)摾硐?多與石油有關(guān)”(《抒懷》),詩人對生活、荒原的“深度體驗”,深入了大地的底層。石油工人是最可愛的人,一個個人間的盜火者,為了共和國的建設(shè)撬開了大地之門。詩人贊美他們,這群狂熱的工作者:“休息對他就是一種摧殘”,奉獻就是最大的幸福。
詩集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詩人對荒原包容野性、放縱個性的詩意書寫,有了新時代石油人的獨特色彩。在鮮花開放的春天,在鉆井工地,荒原春意正濃,詩人說每當這個時候,“我都要采集許多鮮花/在鉆塔的樓梯上撒上花瓣/許上一個心愿/之后登上鉆臺”(《遠處》)。這是浪漫,更是自愛和自尊,體現(xiàn)了職業(yè)的神圣和崇高?!敖裉煳乙J眼前/這幾十口油井作兄弟/像宿命的某種暗示/他們順從地站在我的目光里”(《今天,我要認你為兄弟》),這是惺惺相惜的英雄情懷和相互的尋找與彼此確認,有人格形象的凸凹,也有愛的火爆??v觀詩人這些被鉆具碰響的詩句,在頌揚石油人生命的噴薄,端正我們的人文視野的同時,也定位了詩人的社會價值。
在詩藝探索中,詩人以飽滿的激情抒發(fā)為主導,語言節(jié)制而樸素,給人一種親和、感動和可觸及的知覺。他直面沸騰的生活,在勞動中錘煉詩意,自覺向傳統(tǒng)漢語詩性智慧回歸,注重煉句、煉意,語感不凝、不滯,有精神的自足性。他從自然和生活中汲取愛的源泉和生命的力量,在粗獷里寫出柔情,在荒涼里寫出芳香,在戈壁灘涂充盈勃勃生機。他的贊美來自內(nèi)心的情感皈依,并依托細節(jié)的精準和概括的宏大,由此雕塑石油城的群英譜。他的詩像石油鉆塔一樣,有一種俯仰天地的壯闊、遼遠,也有腳下花草的柔媚、清新……
張永波的詩有抒情的浪漫和硬度,感情真摯,恣意汪洋。詩集里處處是愛與奉獻,是對大地的感恩和對人類的贊美,他有一種奉獻祖國的 “英雄主義情結(jié)”。讓詩集更顯厚重的,是詩人在更高層次和多向空間的人文思考與視角拓展,對因石油引發(fā)的資源爭奪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災(zāi)難,對石油過度開發(fā)造成自然環(huán)境破壞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寫出了《與石油有關(guān)的事物》,為詩人未來的詩歌寫作開啟了新的可能和拓寬了藝術(shù)通道。
挽 歌 版畫/王洪峰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