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美
[摘 要] 中職美術教育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要。美術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習得各種繪畫技巧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學會生活,陶冶情操!對有志于向藝術方面發(fā)展的學生更是一種鍛煉,一種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創(chuàng)新,推陳出新,改變以往狹隘的教學觀點,太過重視繪畫技巧和忽視審美的培養(yǎng)是不對的,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美術作品也注定只是一副空盒,缺少靈魂。在教學中應該把側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上,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及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配合教學,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關 鍵 詞] 中職美術;審美能力;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5-0175-01
一、鑒賞美術作品
在職業(yè)中學中,教學目的往往更注重實踐,美術課堂中更是如此,特別是大多數(shù)的美術教師迫于所謂教學成績的壓力,往往只重視理論教學和技巧教學,對課時的安排很容易失去平衡,若理論教學占用比例太高容易使學生失去對美術的學習熱情,若太過強調繪畫技巧,就忽視學生對美的理解的正確引導和培養(yǎng),在美術世界中就會容易迷失自我,而沒有靈魂的作品是無法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的。教師應該增加美術鑒賞課的課時,教會學生如何從專業(yè)的角度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傳授一些美術鑒賞的方法,對學生鑒賞能力提供指導。鑒賞的作品也應多元化,不能僅限于繪畫作品,鑒賞范圍應擴大至藝術品,教師可設置鑒賞單元,將鑒賞課程分為繪畫作品、陶瓷作品、雕塑作品等幾個小單元,讓學生的接觸面更寬廣,還可以以國家或時空作為鑒賞單元,東方與西方、現(xiàn)代與古代等,在對比過程中在腦海中產生思維的碰撞,使學生的眼界更開闊,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美術鑒賞時,不僅要教授鑒賞的手段,學習研究作者的繪畫技巧及創(chuàng)作風格,在鑒賞中更要注意與生活的連接性,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研究,通過作品了解到許多時代知識,達到與作品、與作者產生共鳴的目的,同時能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及審美能力。
二、多元化的教學
隨著時代發(fā)展,不僅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越來越多元化、不拘一格,中職美術課堂鑒賞課程也應該緊跟潮流科技的腳步,不能再局限于以往那種圍著作品評頭論足的方式進行教學,美術教師要對教學方式和課堂學習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思考如何運用更多元化的鑒賞手段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如何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對美的熱愛情感,只要讓學生主動投入進來,學生的審美水平自然能得到快速提升。比如在教學模式上,教師可摒棄以往以教師作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師要讓學生有更多表達自己想法和見解的機會,允許學生有天馬行空的想法。想象力是藝術的翅膀,教師不能對學生不現(xiàn)實或難以理解的想法進行嘲諷抨擊,應該幫助學生解放思維,盡情對美術作品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當然,一些學生可能對美術作品做出的一些偏離社會一般價值的想法教師要及時引導糾正。在教學手段上,教師可將多媒體引進美術課堂中,比如通過紀錄片的播放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播放相關歌曲。詩詞朗誦幫助學生與作者進行情感溝通,還能通過高科技的3D技術對作品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解析,讓學生能專注到作品細節(jié)。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將對美的體驗從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去,這樣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審美情趣內化到自身中,比如可以課堂練習或課后作業(yè)的形式給學生布置任務,在原有的美術作品上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以美術作品為素材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還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對作者在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意義進行辯論賽等,通過各種學習延伸幫助學生多方面提升審美能力。
三、充分利用社會環(huán)境資源
藝術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皆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所以在中職的美術教育中,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教授學生美術知識,更要想方設法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尋找美、感受美。充分利用各種社會中現(xiàn)有的資源為學生所用,幫助學生有更多的途徑去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比如,教師可設置一個主題,以春天為主題,帶領學生在校園中或郊外發(fā)現(xiàn)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的情感,進行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比如帶領學生參觀各種藝術展覽,包括書畫、雕塑、陶藝等各式各樣的藝術展,讓學生用學到的品鑒知識技巧進行藝術評鑒,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當學生的品鑒技術、審美能力達到一定的層次后,教師還可適當?shù)亟M織或讓學生參加一些藝術比賽,檢驗并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藝術技能和審美水平,使學生的藝術理論、技能實踐、個人審美都能得到提升,均衡發(fā)展,不會顧此失彼。
擁有良好的審美能力對學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貢獻有重要的意義,在中職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多花心思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升審美水平和藝術技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羅起聯(lián).論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1(18).
[2]包金.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