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靖
【劇情簡介】在刑警學院任職的物理天才唐川(王凱 飾)與中學教師石泓(張魯一 飾)年少相識,因彼此對數(shù)學的共同興趣而惺惺相惜,多年后唐川在調(diào)查一樁殺人案時, 身為石泓鄰居的陳婧(林心如 飾)被列入警方的“嫌疑人”之中,石泓與唐川因此再度重逢,而唐川卻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了更大的秘密……被迫站在對立面的唐川、石泓由此展開了一場高智商對決,一步步推動故事走向既震撼人心又令人扼腕的結(jié)局。
《嫌疑人x的獻身》告訴我們,即便導演手法青澀,演員表演過度,一個好的劇本依然能夠保證影片得到一個及格分數(shù)。在豆瓣,本片評分6.5,實至名歸。
本片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小說當年問世便廣受好評,一舉獲得了日本三大權威推理小說榜榜首,還獲得了日本小說界最重要的獎項——直木獎。
電影講述了女主角陳婧為了保護女兒,被逼殺死前夫,在她不知所措之際,鄰居石泓出現(xiàn),并提出愿意幫助她隱瞞殺人事實。
擅長數(shù)學邏輯的石泓,自信憑借其天才的頭腦可以瞞天過海,然而這一切都被他的舊識唐川的出現(xiàn)打破。唐川是大學教授,也是刑偵名人,他也精通邏輯算術,與石泓原本就因為彼此的才能互相賞識。這一次,兩人更是圍繞設計與解開騙局展開了生死對決。
這是一場天才的對決,也是一場人性的對決。這樣一部作品,原生的畫面感和節(jié)奏感都非常好,導演只需照搬描摹,就可完成一部合格的電影。
原著小說面世已經(jīng)十余年,已被日本、韓國改編成影視劇,很多觀眾都熟知推理情節(jié),而且原著也是一開始就告訴了大家兇手是誰,但這一點都不影響觀眾再看一遍本片,因為這就是東野圭吾作品的魅力,除了精巧的詭計以外,對人性的剖析和悲憫才是他作品的精華。
推理是理性的、符合邏輯的,但是非理性的人性卻總能一次次觸動觀眾。但是可惜,這部電影對于人性的刻畫略顯蒼白。
需知,整個故事的源頭并不是兇手殺人的恨,而是愛。冷靜、理性的數(shù)學家石泓對女主角產(chǎn)生了無望又執(zhí)著的愛,這才是推動所有情節(jié)前進的源動力。
對于石泓來說,女主角是“只要活著,就足以拯救自己的存在”,他愿意為她欺騙警察,背負殺人之名。而對于女主角陳婧,他卻是個名字和身份都不知道的鄰居,這一濃烈而悲哀的感情是所有情節(jié)發(fā)生的基礎。然而中國版對于石泓情感的刻畫則流于形式,在中國版里面,石泓是個略帶神經(jīng)質(zhì)的天才數(shù)學家,性格陰郁、精神緊張,他的愛也顯得莫名其妙,甚至都沒有他與唐川的友情來得令人激動。
影片里面兇手是女主角陳婧,她的懦弱和退讓,造成了最后一刻她只能選擇殺人這種方式來結(jié)束被前夫不斷糾纏的噩夢。然而這樣一位謹小慎微的女性,知道了石泓的犧牲與奉獻,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首。用盡一切手段來替陳婧開脫的石泓,邏輯嚴密、步步為營的天才石泓,并沒有算到陳婧的人性。任你聰明過人,也猜不透人心。
然而在中國版中,卻增加了石泓猜測到了陳婧自首的可能,假裝去威脅她的情節(jié),這種溫情脈脈自我犧牲的感情,削減了原著對于人性不可測的震撼展現(xiàn)。
影片中的另一位主角是同樣精通推理的唐川,同樣的聰明冷靜,他與石泓在殺人案中展開了貓與老鼠的捉迷藏游戲,當謎底解開,他要面對的是,是否要將之大白于天下的選擇,“就算揭露了真相,也沒有人會幸福?!闭嫦嘁苍S是真理,但并不能帶來幸福,面對一個為自保殺人的女性,面對一個為了愛情自我犧牲的朋友,是法律與人性的抉擇,最后選擇說出真相的唐川,并不會覺得如釋重負,而是對于超脫理性的真實世界的無奈。然而,中國版?zhèn)戎赝评?,輕視人性,讓這一切變成了輸與贏的偵探游戲,略顯可惜。
雖然疏于人性刻畫,不過影片整體結(jié)構嚴密,依然吸引了許多觀眾觀看。懸疑推理片能夠在故事中集中謊言、兇殺、丑聞、人性的善良與扭曲,既可以現(xiàn)實諷刺,也可以腦洞大開,一向是觀眾最愛的電影題材之一,然而最近幾年,國內(nèi)院線難得能看到上乘的懸疑推理片,編劇、導演失去了說服觀眾的自信,懸疑推理影片最重要的便是符合邏輯的推理情節(jié)。
當編劇導演都不能自圓其說,何況觀眾呢,懸疑推理片凋零,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實了。
不過,這部電影里中國化的一些細節(jié)改編看得出十分走心,比如壽司改烤串、便當?shù)旮男〕缘?、陳婧女兒曉欣的校服……都很接地氣。其中舊公寓這個中國化改編很出彩。日本的那種好幾戶并排的單元式舊公寓非常常見,而在中國很少見,所以舊公寓的鏡頭真是又美、又合理、又接地氣,還有公共自行車這部分也改編得巧妙,既省去了交待丟車報案的橋段,又與現(xiàn)在很火的共享單車呼應。這些接地氣的小細節(jié)也真實地體現(xiàn)出導演蘇有朋處女座的特質(zhì)了。
這部電影傳遞出來的價值觀足以打動人。石泓和唐川在去爬山的路上,石泓坐在小溪邊的石頭上對唐川說的:“我有一段時間生活得很絕望,爬不到山頂,也找不到出路,像一個無用的齒輪……”跟上次和唐川走在那條上班路上說的話幾乎是一種重復,不像日韓版都只出現(xiàn)一次,這有很大的不同。日韓版給人的感覺是石泓這個角色認為那些流浪漢只是一些無用的齒輪,是可以被犧牲的,顯得石泓是很冷漠的。但中國版的重復,則表達出石泓認為自己跟他們一樣也是無用的齒輪,他只是不能忍受這樣的一個事實,而不是單純的優(yōu)越感。他感到自己的無用和自卑,所以不敢追求陳靖,最終只能用這種方式為愛做出獻身。
日版電影中,觀眾一開始就知道殺人兇手,所以對于嫌疑人更多了一種惻隱之情,到后來,甚至隱隱希望這個案子不要真相大白??墒侵袊骐娪爸?,影片一直在反復強調(diào)“齒輪”的意義,生命生而平等,在石泓的愛情里,以別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被原諒的事。
唐川在河堤邊跑步,重走石泓的路。那一刻不但讓他破解了石泓的詭計,同時也“擺正了三觀”:誰也沒有權力去定義另一個人是不是無用。影片提出的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它照出了人性中善與惡的模糊分界線,讓我們縱容自己陷入那份為愛去傷天害理的負罪快感,并在最后自省,它究竟從何而來。
特別喜歡一場戲,是唐川自己一個人跑往江邊,夕陽柔和地打著光,散落在那些在自己小世界里忙碌的人們身上,映照他們自己的小世界。整場戲王凱并沒有一句臺詞,但是眼神從最開始的困惑到溫和的笑意,再到下定決心的堅定,讓觀眾們一同也做出了內(nèi)心最后的判決。最后一個鏡頭的唐川教授,推開厚重的大門,整個人走在午后的明媚里,光明,仍是這個世界原本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