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劉敬楠
【摘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方式。經濟生活中的計算題是近年來高考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之一,如何有效化解這個難點讓學生在短期內提高應試能力,是本節(jié)課探索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小組合作 學習 分組 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8-031-01
0
經濟生活中的計算題,對于文科生來說是一個老大難問題,那么難在何處?
第一、難在知識點的掌握上。計算題涉及到知識點的廣度和綜合性非常強,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普遍掌握的不好,且不注重知識的綜合理解,所以計算題是個難點。
第二、難在計算。很多同學計算能力差,再加上粗心大意和只看不動筆的習慣,使本來就有難度的計算題變成了超級難題。
那么我是如何突破上面兩個難點的,下面說說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突破學生的心理防線。俗話說病由心生,學習上的很多問題都是由于學生的不當心理引起的,很多學生對計算題有畏難心理,見到計算題就打怵、回避,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知識盲區(qū)。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了心理輔導,讓大家認識到計算題其實很簡單,只要方法得當、適當練習,做對做快是不成問題的。具體來說,在課堂復習知識點的過程中我做了如下工作:1.知識的復習遵循了由易到難;2.學生先理解公式、再進行簡單的計算;3.鞏固練習。4.拔高訓練。在前三個步驟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中等難度和高難度的習題訓練。經過以上四個步驟,學生逐步掌握了一些解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同時也獲得了較為正面的心理體驗,從而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心理防線。
其次: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對于計算題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識教師要交待清楚,做到點、線、面結合?;靖拍?、知識線索、關鍵詞、知識銜接點、知識交叉點講解要全覆蓋、理解要全到位、運用要全掌握。引導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將會為計算題的解答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三、提高計算能力和書寫的規(guī)范性。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政治課解決的主要問題,但是通過政治計算題確實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也會獲得一些計算的實用技巧。例如:“計算過程要分列步驟,按部就班做計算;審題要由問題追溯條件,由條件算結果;看條件要分清陷阱和干擾條件,對無效條件做取舍?!痹诮虒W過程中還要強調書寫過程的完整性和邏輯的條理性,書寫的規(guī)范性是得出正確結論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非智力性因素,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提高成績的重要手段,同時,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有重要的作用。
本節(jié)課的習題講解是基于小組合作學習而進行的探索,下面就本節(jié)課的具體思路和方法進行簡單梳理。
第一、學習小組分組的原則。本次分組完全是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由個人自由組合。我所面對的是高三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心智已經趨于成熟,交往的方式趨于個性化和小群性,所以完全由老師分組或者老師主導的分組是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的,也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分組的原則是“2-6人自由組合”的原則。也就是說,學生愿意跟誰形成學習小組或者學習伙伴教師都不進行干預,這樣就避免了教師主觀地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這樣的小組合作不預設小組長,不預設記錄員,不預設監(jiān)督員。本人所教班級總人數(shù)共50人,班級最終定為15個學習小組,15個小組中人數(shù)最少的2人一組,最多的5人一組。
第二、學習小組任務分配原則。對于課堂所要學習的內容由學生進行自愿選擇。對于沒人愿意認領的學習內容由老師分配。認領學習任務中,每個組至少選擇兩個學習任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經過5-10分鐘的準備以后由小組代表上講臺面向全體講解,其余同學質疑提問,如果小組代表講解不清楚或說服其他同學,這時可以由同組的人補充講解,或其請求其他同學幫助講解或全班共同討論解決。在學生講解過程中教師鼓勵同學提出問題和質疑講解同學的觀點。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習中的問題得到充分的暴露,從而為最終解決問題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素材。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角色定位。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是在前臺做指揮者和課堂教學的主導,而是課堂學習的服務者、教學的引導者,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要隱藏到課堂的背后。不當總指揮和裁判員,只當服務員和引導員。只有在出現(xiàn)爭議問題時候或者討論跑偏時候,教師才要站出來引導討論回到原來的議題上。那么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不是可以忽略或者退出呢?顯然這是錯誤的理解,在學生和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定位,教師要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節(jié)奏的調控者,不僅要調控講解的進度、深度、廣度;還要要調控和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和傾聽狀態(tài),督促全員參與課堂過程。
第四、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1.習題講解過程中教師對同學的關注太低,評價手段單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忽視這個核心就等于放棄了教育。所以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關注,對學生學習的關注是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
2.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傾聽不夠。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本身是知識的交流和傾聽的過程,重交流、言說;輕傾聽是本節(jié)課教學中存在的又一問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對如何傾聽、如何交流的技法指導不夠,學生缺少對規(guī)則的理解,所以學生不會傾聽。今后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規(guī)則的養(yǎng)成教育,例如:“聲音起、交流停;先傾聽、后思考;勤動手、善發(fā)言;有爭議,只對事、不對人;面微笑、有禮貌、尊重人”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需要團隊成員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任務,如何使合作學習的功效最大化,這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優(yōu)化以尋找出最優(yōu)化的小組組建和運行方案。
[本文系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讓每個學生都出彩,構建生態(tài)高效課堂新范式的實踐研究”衍生子課題(課題編號:1610060075A--309)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