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佳蒙
摘要:作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魯迅的短篇小說《孔乙己》用成亨酒店小伙計“我”的視角寫出了底層知識分子“近乎無事的悲劇”,展示了社會邊緣人無力的抗爭。而時至將近百年后的新世紀,莫言的短篇小說《冰雪美人》也是一首“無事的悲歌”,這篇小說在人物刻畫、環(huán)境設(shè)置等方面都與《孔乙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兩篇小說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邊緣人近乎無力的反抗,歷史傳統(tǒng)以它的慣性導演了兩個人相同的悲劇命運。
關(guān)鍵詞:《孔乙己》;《冰雪美人》;邊緣人;無力的反抗
引言:
巴金在談到魯迅的《孔乙己》時說:“他那篇《孔乙己》寫的多么好!不過兩千幾百字?!边@篇繼《狂人日記》之后的第二篇白話小說用咸亨酒店小伙計“我”的視角寫出了底層知識分子“近乎無事的悲劇”,展示了社會邊緣人無力的抗爭。魯迅先生曾說:“極平常的,或者簡直近于沒有事情的悲劇,正如無聲的言語一樣,非由詩人畫出它的形象來,是很不容易察覺的,然而人們滅亡于英雄的特別的悲劇者少,消磨于極平常的,或者簡直近于沒有事情的悲劇者卻多。”而時至將近百年后的新世紀,莫言的短篇小說《冰雪美人》也是一首“無事的悲歌”,這篇小說在人物刻畫、環(huán)境設(shè)置等方面都與《孔乙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小說也是采取的第一人稱敘事視角,通過“我”這個“管氏大醫(yī)院”的小學徒的視角,描寫了一個名叫孟喜喜的女學生的悲劇命運。雖然孔乙己和孟喜喜是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但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歷史傳統(tǒng)以它的慣性導演了兩個人相同的悲劇命運。
一、邊緣人的敘事視角
其實在《孔乙己》和《冰雪美人》中“邊緣人”并不僅僅指的是主人公,敘事者“我”其實也是一個不被社會認可的邊緣人,他們既無社會地位又無力反抗。這兩部作品都采用第一人稱的“邊緣人”敘事視角,用近乎冷漠的語氣道出同樣作為邊緣人的主人公的悲慘遭遇,這樣就以更“接地氣”的方式展現(xiàn)主人公那不被人理解的艱辛人生。
小說《孔乙己》是將孔乙己置于成年敘述者“我”的回憶中加以呈現(xiàn)的,“我”也是一個邊緣人,因樣子太傻、缺乏溜須逢迎本領(lǐng)而被迫從事“專管溫酒”的職務,在酒店里沒有一點地位可言。通過“我”的視角講述更卑微更弱小的人的不幸人生,同時也表現(xiàn)了“我”對孔乙己的關(guān)注和同情?!靶』镉嫛以谙毯嗑频瓯贿吘壔奶幘?,從另一角度看,折射出的是未被病態(tài)社會完全同化的心靈?!笨滓壹撼鰣龊笮』镉嬕欢卧u論中的幾個修飾性和轉(zhuǎn)折性詞語如“幸而”、“可惜”、“便免不了”、“定然”等看出“我”的內(nèi)心深處還保留著對孔乙己的同情。而莫言的《冰雪美人》也是以“管氏大醫(yī)院”的小學徒“我”的視角來展開論述,通過“我”的回憶把我們帶到故事中去。這里的“我”也是一個被人忽視的“邊緣人”,我每天的任務就是生爐子、燒水、看門,“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主人公孟喜喜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而沒有一點辦法?!拔摇毖壑械拿舷蚕彩菫⒚撟匀坏?,“穿高跟鞋、燙發(fā)”的她敢跟校方對著干,滿不在乎地洋溢著微笑昂首挺胸走在校園里?!拔摇睂γ舷蚕驳母星槭菑碗s的,在“我”心里孟喜喜像“冰雪一樣潔白”,而“我”又隱約地相信她干上了“那一行”,通過“我”這一特殊的敘事者的敘述我們更能感受到孟喜喜作為“異類”遭人誤解的悲劇命運。
二、涼薄的看客心理
這兩部小說都不約而同地塑造了一群“敬業(yè)”的看客形象,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加入了迫害社會底層邊緣人的行列中去,處處顯示著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與冷漠。
《孔乙己》中充斥著一系列的看客形象,酒店掌柜、小伙計、短衣幫們都是忠實的看客,他們嘲笑著“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作為科舉考試屢遭失敗的封建末世的知識分子成為社會的多余人,他已經(jīng)成為這些看客茶余飯后的笑料。笑著向遍體鱗傷的孔乙己要酒錢的酒店掌柜、在孔乙己來喝酒時才敢笑幾聲的小伙計、無情嘲笑孔乙己的短衣幫們都是看客的典型代表。透過這些不同人的種種笑聲,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事態(tài)人心的涼薄以及孔乙己所處環(huán)境的冷漠無情。孫伏園先生也曾說過:“《孔乙己》在于描寫一般社會于苦人的涼薄?!倍跀⑹逻^程中“我”也在不經(jīng)意問參與了對孔乙己的折磨與迫害?!罢乒袷且桓眱茨樋祝黝櫼矝]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碑斂滓壹捍蛩憬獭拔摇睂憽败睢弊值臅r候,“我”卻心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么?”并對這些知識毫不熱心,孔乙己只好“極惋惜”地作罷。所以“我”在內(nèi)心深處也潛存著對孔乙己的不屑和鄙夷,而這涼薄的心態(tài)也是孔乙己走向毀滅的導火索。
《冰雪美人》中也存在著一批“熱情而忠實”的看客,他們以“看熱鬧的”心態(tài)觀望著孟喜喜,并希望她一步步地走向墮落。其實在《冰雪美人》中,“看客心理”已經(jīng)上升為一種“劊子手心理”,這些“劊子手”們用無情的語言和行動“殘害”著這個單純美好的“美麗姑娘”?!澳昙壷魅卧谏袷サ恼n堂上,用與她的身份完全不相符的下流語言,污蔑孟喜喜,說她干上了‘那一行、“我那些狐朋狗友與孟喜喜動手動腳而孟喜喜并不惱怒”,“叔叔哼了一聲,根本不看她,嬸嬸的眼睛卻上上下下地打量著她,好像一個刻薄的婆婆要從兒媳身上挑出點毛病來?!钡惹楣?jié)就能明顯地看出這些“劊子手”殘忍的人性。而我在因愛而生恨的過程中也參與了對孟喜喜心靈的迫害,“我對她腳前的土地啐了一口”這一典型的情節(jié)也顯示出了“我”愛恨交加的復雜心態(tài),而事實上“我”的態(tài)度在孟喜喜的成長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我”的涼薄使孟喜喜喪失了最后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三、真實而正常的人性
雖然孔乙己和孟喜喜在小說中都是被社會“異化”的典型,但是他們卻擁有著真實而完滿的人性。他們敢于表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敢于與封建勢力作斗爭,雖然抗爭無力,但是他們也為自己爭取了正常人應該得到的權(quán)利。
《孔乙己》中孔乙己給孩子們分茴香豆那一段就寫出了孔乙己的真實與可愛。“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滓壹褐嘶牛扉_五指將碟子罩住。”給孩子們分茴香豆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善良,“罩住”這個詞生動又形象地寫出了他“護食”的可愛與動情。而“雅賊”孔乙己所說的“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又體現(xiàn)出了作為讀書人的真性情?!侗┟廊恕分屑t顏薄命的孟喜喜也是一個充滿了真性情的人,被眾人認為“實在是太過分”的她是一個熱情洋溢、樂觀開朗、張揚個性的美麗女孩。她用她的自然天性對抗著世俗傳統(tǒng),用她的生命捍衛(wèi)著人性的尊嚴。她敢于追求個性,展示女性美,她“頭發(fā)淺黃,波浪著,披在肩上”,她的“雙唇鮮艷欲滴,仿佛熟透了的櫻桃”。她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面對非議只是昂首挺胸微微一笑,為了自家生意可以在店門口“穿著開衩到大腿的旗袍、畫著濃妝”。她敢于表現(xiàn)自己、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敢于堅守自我,她給世界帶來了美,又被這個世界把美毀滅掉,本該享受青春年華的她卻被扭曲的社會所壓抑,這完整的人性絲毫得不到接受與認可而最終走向毀滅。
四、無力抗爭的悲劇結(jié)局
孔乙己和孟喜喜的悲劇就在于反抗的無力,最后反抗的絕望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現(xiàn)實給予他們的深度毀滅。
《孔乙己》中孔乙己去偷丁舉人東西而被打折了腿這一情節(jié)出人意料,因為士官出身的丁舉人正是孔乙己幾十年寒窗苦讀想要變成的那一類人。試想一下如果孔乙己真的成了丁舉人,他也一樣會欺壓下層人物,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在這里孔乙己用偷丁舉人東西這一舉動來顯示對社會的抗爭,他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但事實上他的反抗卻是被鎮(zhèn)壓的。所以說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不只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劇?!侗┟廊恕钒衙舷蚕驳谋瘎〗Y(jié)局置于醫(yī)院這個神圣的地方而更顯得具有戲劇性。醫(yī)院是集結(jié)了所有矛盾的爆發(fā)地,叔叔嬸嬸對孟喜喜的反應可以代表整個社會對孟喜喜的態(tài)度,叔叔的磨磨蹭蹭以及嬸嬸的陰陽怪氣使得孟喜喜無力抗爭而最終走向死亡。孟喜喜兩次動了動嘴唇卻沒有說出話來也是一種反抗的無力,她本可以為自己爭取生的權(quán)利,但是冷酷的環(huán)境使她無力發(fā)聲。叔叔是小說中首先被照亮的人,本應具有“醫(yī)者仁心”的他在孟喜喜生前冷漠殘酷的態(tài)度直接導致了孟喜喜的死亡。也許是孟喜喜的死亡觸動了叔叔,他“以少見的迅捷躥出來”首先發(fā)出了“你他媽的閉嘴”的吶喊,也向人們昭示了他的反思態(tài)度,但是這“遲到”的抗爭卻又是多么無力。
結(jié)語:
魯迅稱自己小說題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在揭示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而莫言是“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揭開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的世界,去尋覓我們民族“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魯迅和莫言把筆墨集中在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人物身上,通過這些邊緣人的抗爭向人們展示生活的無力與痛楚。他們在“近乎無事的悲劇”中默默承受社會給予他們的不公的待遇,可以說《孔乙己》和《冰雪美人》為我們揭示出了不同社會背景下那不易察覺卻普遍存在的社會矛盾,為我們正確對待社會提供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