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郁珍,李 琳,杜鴻瑤,史俊玲,李鳳娥,劉 薇,張玉煥
黃連及其復方治療糖尿病的研究進展
宋郁珍,李 琳,杜鴻瑤,史俊玲,李鳳娥,劉 薇,張玉煥
糖尿病在中醫(yī)屬于“消渴”范疇。主要病機是陰津虧損,燥熱偏盛,許多研究表明具有清熱功效的中藥黃連有降糖作用,臨床中應用廣泛,本文對黃連及其復方治療糖尿病的研究進行總結。
糖尿??;黃連;消渴
糖尿病(DM)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fā)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糖尿病的發(fā)病與慢性炎癥損害和氧化應激自由基損害有關,而且這“內(nèi)毒”貫穿于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另一面,糖尿病病人常出現(xiàn)的口臭、便秘、皮膚瘙癢、生癰疽等,也類似于中醫(yī)“毒”的表現(xiàn),顯然毒在糖尿病的病機中起著重要作用,因而清熱解毒治法符合臨床證治規(guī)律。早在唐代孫思邈就有黃連丸治療消渴病的記載,歷代方書中用黃連治療糖尿病者頗多,而且備受推崇。臨床實踐及藥物研究結果證明,包括黃連在內(nèi)的一些中藥對糖尿病的治療是確切有效的[1],實驗也證實黃連等有降糖、調脂、減輕炎癥、抗自由基損傷、保護胰島細胞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和改善胰島素抵抗等作用[2],本文對黃連和黃連復方治療糖尿病的研究進行總結。
歷代醫(yī)書對于應用黃連治療消渴病有大量的記載。黃連治療消渴病首見于《名醫(yī)別錄》,載“黃連止消渴”[3]。晉代《肘后方》治療消渴尿多用黃連作蜜丸服用?!侗静菥V目》記載“黃連主消渴尿多”“治消渴酒蒸黃連”。唐代《近效方》用黃連研末,納入冬瓜,于火中煨熟,絞汁服用以治療消渴能飲水,小便甜等癥。宋代神效藥方酒蒸黃連丸(一名獨連丸),用酒蒸黃連,研末為丸,治療消渴多飲、多尿、口渴易饑、發(fā)熱瘦弱等癥時,謂之曰:“消渴人喜水,脾胃惡濕,黃連為對癥”?!兑缀喎健穼ⅫS連用冬瓜汁浸后曬干、研末,以冬瓜汁為丸,大麥湯下治療三消骨蒸?!妒備洝分胸i肚黃連丸僅用火麻仁加水研爛,與豬肚同煮,等其爛后,納入黃連末,密縫肚口蒸極爛,共為丸服以治消渴。唐代《千金方》中用黃連、黃芩、大黃為蜜丸制成三黃丸,治療消渴不生肌肉及熱渴等。又有崔氏方治療消渴,小便滑如油者,用黃連、瓜蔞根為末,以地黃汁為丸,牛乳下。宋代《圣惠方》中麥門冬散治療消渴,用黃連、麥冬、瓜蔞根、赤茯苓、甘草為末,入黃丹研勻服用。元代《如宜方》治療消渴,用黃連、瓜蔞根、冬瓜煎湯服。明代《摘玄方》治療消渴不止,小便多者,用黃連、麥冬、冬瓜子水煎飲之?!镀諠健分杏涊d黃連與麥冬同用而成消渴方用于治療消渴飲水不止、骨蒸等。
千金黃連丸源自于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藥方》,由黃連、生地兩味中藥組成,其中黃連為君,苦寒性燥,入心瀉火解熱毒,生地為臣,甘寒質潤,入腎滋陰益精血;兩藥合用,清上滋下,共奏滋陰清熱之功效。該方經(jīng)長期臨床應用,證實治療消渴療效確切;黃連解毒湯是清熱解毒法的代表方劑,原載于《外臺秘要》由黃連、黃芩、黃柏及梔子組成,四藥相伍,苦寒直折,清熱解毒,《本草拾遺》有黃柏“主消渴”,《別錄》亦有黃連“止消渴”的記載,故黃連解毒湯治療糖尿病有其依據(jù)所在;葛根黃芩黃連湯源自漢代張仲景《傷寒論》,方中葛根味辛性涼,既可解肌熱,又可清腸熱,還可升胃腸津液,歷代醫(yī)家常用其治療消渴病,黃連大苦大寒,苦燥濕,寒勝熱,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濕火,早在金元時期即被劉河間譽為治療消渴病的圣方;黃連溫膽湯出自清代醫(yī)家陸廷珍《六因條辨》,方中黃連清中焦?jié)駸?,且清心除煩;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竹茹清熱化痰,清胃止嘔;陳皮、枳實理氣化痰;茯苓健脾滲濕,寧心安神具有清熱化痰、化濕行氣的功效,《景岳全書》曰:“消渴者,其為病之肇端,皆高粱肥甘之氣,酒食勞傷之過,皆肥貴人之病也,而貧賤者少有也”。所以早期消渴病多是過食肥甘所致,即“肥美之所發(fā)”、“皆膏粱肥甘之氣”,《醫(yī)門法律》也說“肥人素有熱痰”,由此可見,肥胖者本身多痰,對早期肥胖型消渴病人,要抓住濕、熱、痰、氣四點,而黃連溫膽湯具有清熱化痰,化濕行氣之效,故在臨床治療濕熱內(nèi)阻,痰火上擾,氣機不暢的消渴病人,具有較佳療效。
2.1 黃連及其相關復方治療糖尿病的實驗研究(見表1)
表1 黃連及其相關復方治療糖尿病的實驗研究
2.2 黃連及其復方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見表2)
表2 黃連及其復方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
歷代醫(yī)家對于消渴病的基本病機從“三消論”到“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再到“內(nèi)熱傷陰耗氣”,對“瘀血”“毒邪”“痰濕”“肝郁”“脾虛”“腎虛”等病機認識各有側重,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近年來,隨著2型糖尿病(T2DM)臨床研究和分子生物學炎癥機制研究的日趨深入,其“熱毒”病機與清熱解毒治法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毒”在糖尿病的發(fā)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核心機制是“熱毒”消灼,上灼肺津,中劫胃液,下耗腎水。而“毒源”有三:過食肥甘致胃腸積熱為毒;七情不暢、氣滯血瘀轉為熱毒外感六淫入里化為熱毒。熱毒內(nèi)蘊的標實病機在消渴病及其并發(fā)癥中較為常見,隨著T2DM臨床研究和分子生物學炎癥機制研究的進展,應用清熱解毒治法對于炎性反應和胰島素抵抗的改善、胰島功能的保護、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癥狀改善與病程延緩效果確切,以黃連為代表的清熱解毒藥及其代表方劑黃連解毒湯、黃連溫膽湯、葛根芩連湯等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療效確切,應當?shù)玫脚R床的重視,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實驗研究探討其降糖作用的機制。
[1] 張國平,唐明.從毒論治動脈粥樣硬化初探[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4,23(5):261-263.
[2] 陸付耳.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從強調“益氣養(yǎng)陰”到“解毒扶陽”[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29(4):293-295.
[3] 梁雷,邊寶林,王宏潔.中藥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近況[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7):227-228.
[4] 孟憲麗,李佳川.酒蒸黃連對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謝異常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0,26(5):117-118.
[5] 喇孝瑾,梁靜,豐兆勇,等.黃連散、二甲雙胍及參芪降糖顆粒降糖作用的對比實驗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0,13(5):769-771.
[6] 林宇星,王凌.黃連水煎劑對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響[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1,33(6):90-92.
[7] 鄧遠雄,何麗華,萬思婷,等.黃連解毒湯對體內(nèi)外晚期糖基化終產(chǎn)物形成的影響[J].中草藥雜志,2011,4(21):130-133.
[8] 張衛(wèi)華,劉華東,劉舟,等.黃連溫膽湯對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13(8):118-119.
[9] 楊明煒,趙靜,鄒欣,等.黃連、生地及其配伍對2型糖尿病大鼠治療作用的比較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研究,2012,4(6):302-305.
[10] 李佳川,顧健,趙興冉.黃連-石菖蒲藥對改善糖尿病小鼠認知功能障礙[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5):132-134.
[11] 武志黔,郝改梅,何潔,等.葛根芩連湯對二型糖尿病大鼠表征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11):106-109
[12] 楊文軍,趙興國,蔡欣蕊,等.黃連解毒湯對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腹主動脈血管內(nèi)皮形態(tài)及缺氧誘導因子-1α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4,21(1):62-64.
[13] 王靜,袁子民,李云興,等.基于 GC-MS 代謝組學法研究黃連、生地黃治療Ⅱ型糖尿病的配伍機制[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3):526-529.
[14] 郝改梅,薛曉興,武志黔,等.葛根芩連湯對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作用的研究[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4,7(3):161.
[15] 余曉琳,陳軍平.黃連溫膽湯治療濕熱困脾型初發(fā)2型糖尿病78例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0(4):25-26.
[16] 文平凡,黃桂瓊.黃連四物湯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及對血清AGEs水平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29(4):921-923.
[17] 楊曉燕,宋宗良,楊偉欽.黃連越鞠丸聯(lián)合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前期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11,31(2):25-27.
[18] 陸永明.黃連解毒湯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J].中國中藥雜志,2012,30(12):167.
[19] 金莉,安文燦,安文譯.葛根芬連湯治療糖尿病120例[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2):315.
[20] 陳欣燕,金末淑,姬航宇,等.仝小林教授運用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治療2型糖尿病80例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2):463-465.
[21] 黃莉文,麥煕,何淑云.黃連相關中藥復方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中藥指南,2014,12(10):205.
[22] 鮑國瑞.加味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糖尿病38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4,35(3):46-47.
[23] 張錫濤.黃連解毒湯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4,35(16):3471-3473.
(本文編輯郭懷印)
河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課題(No.2014268)
河北省唐山市中醫(yī)醫(yī)院(河北唐山 063000),E-mail:332140743@qq.com
信息:宋郁珍,李琳,杜鴻瑤,等.黃連及其復方治療糖尿病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3):1583-1585.
R587.1 R255.4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3.012
1672-1349(2017)13-1583-03
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