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花
近年來因為推行素質(zhì)教育,國家對教學各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比如說在技工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課堂氣氛,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課堂氣氛是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它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對于課堂教學的成敗至關重要。我國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大多是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英語教師過于注重語言語法的教授,忽視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低迷。因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課堂效果的關鍵,英語教師應致力于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效果的提高。
1. 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英語學習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要學會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機會去鍛煉英語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好奇心,創(chuàng)設獨特新穎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表演中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教授一些常用的生活用語,鼓勵學生在課后用英語跟學生或者朋友交談打招呼。在課堂上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出英語,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說教師可以設定這樣一個情境:一位外國朋友(由其中一位學生扮演)來到我們學校,你們誰愿意自告奮勇地擔任導游,帶領外國朋友參觀我們學校,用英語向他介紹學校呢?學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然后學生按照設定的角色開始表演,課堂氣氛空前高漲。
2. 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寫作
技工學校的學生因為基礎較弱,所以對自己英語水平不夠自信,不敢用英語跟人交流,更遑論英語寫作了。因此,教師應多加鼓勵學生,提升他們對英語的自信心。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學會用新學的單詞或短語造句,通過簡短的語句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引導他們在課余時間用英語發(fā)微博或者發(fā)郵件,寫英語日記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有利途徑。平時學生也要注意積累,看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可以摘抄下來積少成多,逐步提升英語表達水平。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技巧,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比如說come這個單詞,它有多種單詞形式,與之相關的短語也很多,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與come 有關的知識點。例如came—come的過去式,comes—come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coming—come的進行時態(tài),與come有關的短語:come in, come up, come over, come out, etc。通過一個單詞可以引出很多相對應的知識點,學生學習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寫作時也能更快地組織語言完成任務。
3. 改善課堂氣氛
因為英語字母與我們的拼音字母一樣,但讀音又不一樣,所以學生很容易混淆,覺得英語很難學,所以教師應采用各種方法改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學習英語遇到的困難,針對他們的困惑“對癥下藥”,教授他們解決困難的有效策略,從而讓他們樂于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最基礎最關鍵的就是單詞,很多人認為單詞難記又易忘,所以一直都在背單詞。其實掌握記憶方法就會輕松很多。比如說smile,教師在讀的時候可以配上一個標準的笑臉,這樣學生就能很快記住單詞的意思,還有angry、sad和cry這些表示情緒的單詞,教師都可以通過親身示范讓學生快速記住。此外,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讓學生實踐表達出來,針對記單詞教師可以引入游戲教學法。例如之前提到的smile、sad、angry和cry這四個單詞,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對應的表情卡片,然后在卡片上寫下對應的單詞,隨機抽選幾位學生走上講臺,讓他們?yōu)槊總€表情設計對應的動作,當教師拿出sad單詞卡的時候,學生就要做出他自己設計的動作。這樣既可以考驗學生的記憶力,又可以鍛煉他們的反應靈敏度,活躍課堂氣氛,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學習。
4. 結(jié)語
總之,作為技工學校的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改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用英語寫作提高英語表達水平,從而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犹剿髦R,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達到提升英語綜合能力的教學目的。
[1] 徐靜. 淺議新課改下課堂氣氛對教學的作用[C].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 2013(05).
[2] 張含. 營造良好課堂氣氛,切實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4(02).
[3] 羅榮. 怎樣營造課堂氣氛[C].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 2013(03).
(作者單位:山東濰坊昌樂縣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