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利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等方法分析殘疾人群體參與體育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各方面的影響,包括身體方面和心理方面,我們總定性他們?yōu)樽晕业脑u價較低、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自信,自我效能較低之類人,而調查表明,定期參與運動的殘疾人群體在心理健康狀態(tài)方面要比不參加運動的殘疾人群體要更為積極,情緒的良好程度也比沒有參加體育運動的殘疾人要高。因此,對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國家和社會應給與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減少各種因素對殘疾人的參與體育運動的影響。 同時要改善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所產生的不良心理狀況 ,增強殘疾人群體參與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克服不良隋緒的影響,全面推進殘疾人體育運動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 殘疾人 身體和心理 體育運動 因素
一、前言
殘疾人群體是一個容易被遺忘被忽視的群體,一個完整的人是軀體和靈魂的結合體,兩者缺一都不能稱之為完整的人,軀體也就是身體,靈魂也就是心理狀態(tài)。在身體上受到創(chuàng)傷,或多或少會對心理產生影響。殘疾人群體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僅要承受自身身體缺憾給生活帶來的不便,還要承受來自于社會公眾、以及其他非殘疾人異樣眼光帶來的影響,各方面的因素影響著殘疾人群體的心理。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篇文章主要以體育運動對殘疾人在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2000年以來對殘疾人運動心理研究的各大書籍、期刊、雜志,查閱“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等有關體育運動對殘疾人影響的文獻資料。
2.統(tǒng)計分析法:對近年來參加與沒有參加體育運動的殘疾人群體對他們自己帶來的不同影響進行了統(tǒng)計與分析。
三、分析和討論
(一)我國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現(xiàn)狀分析
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我國殘疾人的比占總人口的比重較大。(根據(jù)我國體育人口的統(tǒng)計標準來計算,每周參加3次以上的體育活動,每次鍛煉半個小時以上,強度適中計算)其中,聾啞人和肢體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人數(shù)比例依次為37.4%和27%,所占的比例遠遠高于盲人、精神病、弱智以及綜合殘疾人參加體育運動鍛煉的比例;根據(jù)資料顯示,我國目前經常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殘疾人群體已經達到1000萬人次,我們的國家政府也因地制宜,無論在城市還是村鄉(xiāng)鎮(zhèn),都開展了很多簡便易行的殘疾人專用體育器材。
(二)影響殘疾人參加體育運動的因素
1.自身心理因素
殘疾人群體比較不容易形成正確的心理認知。一個人在形成自我認知概念的過程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包括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評價等等。殘疾人在自我尊重方面的問題很嚴重,很多殘疾人從小時候就有殘疾,自身的心理缺陷會對殘疾人心理、身體造成很多的負面影響,他們理想中自己和現(xiàn)實中的自己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往往是這樣,殘疾人群體中,理想中的自己和現(xiàn)實中的自己落差往往要比正常人更大,他們的心理矛盾更加尖銳。殘疾人群體一生中往往比正常人經歷更多的挫折和失敗,他們更容易形成低于正常人的自我效能感,殘疾人群體在從事活動時,自我效能感低,成功的期望也就低。
2.客觀條件所致
經過調查查閱資料分析,活動資金的缺乏、殘聯(lián)職能的缺失、殘疾人專用體育設施和專業(yè)健身指導的缺失、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的不完善等等一系列的客觀因素都給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帶來了巨大的不便。一方面,例如,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作為殘疾人群體活動的唯一的合法機關,是經由國務院允許的和國家法律認同的具備"代表、服務、管理”等職能的社會團體。但令人感到失望的是,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殘聯(lián)工作人員,對自己所在行業(yè)的觀念意識的淡薄,并且工作的重心嚴重偏移,錯誤的以為殘疾人體育鍛煉便是殘疾人競技體育,進而忽略了對于殘疾人群體參與全民健身的問題,所以說,殘聯(lián)職能的缺失在某些方面導致殘疾人的體育鍛煉處于組織性差、管理力度差的游離狀態(tài),使廣大殘疾人群體喪失了絕大部分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機會。
四、結論與建議
在整個調查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影響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的因素是各個方面的,但這些因素都是可以通過各種政策方針得到調控的。
(一)國家和政府要改善殘疾人就業(yè)環(huán)境,促進殘疾人就業(yè),增加體育參與資金是根本途徑,資金充足,殘疾人群體才能更好的參與體育鍛煉,國家政府要大力拓展殘疾人的就業(yè)市場,給殘疾人盡可能提供合適的就業(yè)機會,也應針對不同的殘疾人群體,開發(fā)出適應不同殘疾人群體的崗位。
(二)國家和政府要完善殘疾人聯(lián)合會職能及殘疾人群體相關社會福利制度保障,增加殘疾人的安全感。
(三)殘疾人體育鍛煉相關的研究是殘疾人體育運動參與的理論和實踐論證,關于殘疾人競技體育的相關研究舉不勝數(shù),但是對殘疾人日常生活中體育鍛煉的理論研究卻很少。殘疾人體育鍛煉理論研究的缺乏是整個殘疾人體育事業(yè)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殘疾人的自身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是前提,一個好的心理狀態(tài)能促進體育運動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朱亞男,葛超.美國殘疾人體育組織發(fā)展對我國的啟示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19-24.
[2] 李平平,王雷.對《國際體育教育、體育活動與體育運動憲章》的解讀與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7):95-101.
[3] 高威.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心理健康的維護[J].貴州體育科技.2013(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