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初中數學教學也要實行相應的改革。初中數學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運用創(chuàng)新、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進步。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為相關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數學 課堂效率 問題策略
初中數學是初中課程的一門重要學科,占據著基礎性的地位,對學習其他學科也有很大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想,依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充分考慮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要想把數學真正的學好,初中學生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在這個階段的多數初中生的心理還沒完全成熟,難以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那些抽象且復雜的數學知識。再加上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還沒有認識到時代理念的進步,仍舊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了應對考試,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并且只是運用題海戰(zhàn)術來幫助學生提升解題能力,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甚至害怕數學,對數學失去信心,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而且也達不到教學效果,是和當今新課改要求相違背的。面對這種情況,初中學校和數學教師有責任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思想觀念,運用多樣化的有效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1.注重引導,強化課前預習。預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依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是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為了追求教學進度,經常忽略了預習的程序,或者是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導致教師的教學沒有頭緒,不能明確區(qū)分應該詳細或簡略講解的知識,課堂教學效率很低。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與探究的機會,即課前預習。教師應該依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有效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去預習,這樣學生在自主預習時就有了明確的目標,有助于提升他們的預習效率。在學生預習完成后,教師還要詢問并記錄學生在預習時有哪些困惑,從而了解學生的預習狀況,同時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詳略得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這個知識時,教師先提出這樣的幾個問題:“什么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一元一次方程相比,有何不同?”“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組都有哪些方法?”然后,學生就會在這些問題的指引下開展預習,教師再適當點撥和解答他們遇到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2.科學建組,加強交流合作。小組合作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yǎng)他們探究知識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數學水平,合理組建數學學習小組,讓組內同學既有學習好的也要有學習較差的,在學生做完習題后,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評價,從而互相幫助、共同交流、共同進步,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例如,在剛開始學習三角形的知識時,很多學生可能會弄混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不能理解勾股定理,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共同討論區(qū)分這些三角形,共同研究勾股定理的意義。這樣,相比教師直接灌輸講解,學生對自己探索討論得到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從而有效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效率。
3.精心設問,重點查漏補缺。在講解完某一數學知識點后,教師應該運用提問的手段來檢驗學生的吸收情況,從而及時查漏補缺,完善教學內容。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內容,提出的問題既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太繁瑣,要激發(fā)學生思考解答的熱情。例如,在學習完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后,教師為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可以提出由淺入深的問題:先讓學生運用配方法解答x2+2x+1=4這道題,學生就會列出(x+1)2=4,得到x=-3或x=1。然后再讓學生運用公式法解答2x2+5x=1這道題,因為公式法可以解答所有二元一次方程問題,教師就可以多設置幾個題目讓學生練習,從而讓學生能夠牢固掌握解題方法。
4.結合實踐,激發(fā)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就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如果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覺得學習數學枯燥乏味,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數學成績無法提高。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知道什么可以讓他們感興趣,要依據學生的特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或舉辦各種趣味性比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講解不等式相關知識時,就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時的學生一般都很看重學習成績,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小紅在第一次數學模擬考試中得到了84分,第二次95分,小紅要想讓自己的三次平均數學成績達到90分以上,那么她就必須要在最后一次模擬考試中至少考到多少分?”通過這樣的方法,就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yōu)樯鷦有蜗蟮纳顚嵗?,就會讓學生感覺教師講解的數學知識是非常有用的,是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因此就會激發(fā)起學習興趣。
5.優(yōu)化教學,發(fā)揮多媒體作用。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學校也實現了信息化教學,教室里配備了各種多媒體設備,豐富了教學手段,讓課堂教學從以前的枯燥抽象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有效輔助了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在講解軸對稱圖形和圖形平移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形象地展現。相比傳統(tǒng)上黑板粉筆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式具有動態(tài)化的特征,更能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6.評價激勵,提升學習信心。對學生的表現給予積極有效的評價,有助于提升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要敏銳捕捉學生們回答的亮點,并及時進行一定的贊揚。也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回答不足的地方,鼓勵他們不斷完善,從而逐漸愛上數學學習。例如對于一些選修章節(jié),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研究,然后再對他們的成果進行評價,鼓勵他們不斷探索知識,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數學是連接小學數學與高中數學的紐帶,在學生的整個數學學習生涯中發(fā)揮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師要依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轉變教學思想,不再過分追求教學進度,努力研究并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來春.基于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06):130.
[2]張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3]趙春香.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3(14)25.
(作者單位:江西省寧岡中學)
責任編輯: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