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王世俊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作曲家,一生取得成就無數(shù)。在聽聞他的事跡后,筆者不禁喟嘆他的輝煌成績,而他卻將這些都歸根于不懈的堅持練習(xí)和家庭的影響。
前路再長 長不過行走的腳步
1935年一個尋常的日子里,王世俊出生在山西晉中一個不尋常的家庭。父親王振是抗戰(zhàn)時期的地下黨員,做事謹慎小心卻又不懼艱苦。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父親的大胡子,那是從二十歲就開始蓄起的,緣由是一次生病誤服了大劑量的藥物,滿口的牙齒在一夜之間脫落,胡子也猛長起來。從此以后,“大胡子”、“沒牙巴”(當?shù)胤窖?,意為沒牙齒)在那個敏感時期成了父親的代稱,真實名字卻鮮有人提起,這讓王世俊很是費解。隨著一天天長大,他逐漸明白了自己的家庭,讀懂了父親。后來,隨著一次轟動當?shù)氐氖录l(fā)生,王世俊的生活軌跡被扭轉(zhuǎn)了。
這源于他父親接到的一個任務(wù)。在當時的山西省太谷縣小常村,擅長易容術(shù)的父親,喬裝打扮成一個乞丐,假裝向出來放風的日本軍官乞討。在說時遲那時快的瞬間,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藏在身后的手槍,將敵人一槍擊斃。在當?shù)?,這仿佛是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擊起了千層浪花。這一槍為父親帶來了升遷,也打亂了王世俊的生活。隨著父親的職位調(diào)動,王世俊也開始了走南闖北的人生。
1949年,太原解放前夕,王世俊離開了家鄉(xiāng),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第18兵團文工團當文藝兵,在鑼鼓隊學(xué)習(xí)打擊樂。他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訓(xùn)練,技藝迅速精進。那時候,解放軍在全國連戰(zhàn)連捷,文工團在祝捷儀式、入城儀式等許多個歡慶活動中,都有精彩的演出,鑼鼓隊便是開路先鋒。歡快而震天的鑼鼓讓人振奮不已,也更堅定了王世俊學(xué)習(xí)音樂的信念。
后來,他先后加入川北文工團、重慶工人文工團。在這期間,王世俊刻苦學(xué)習(xí)打鼓,并獲得“南充第一鼓”的美譽。在重慶,他又開始學(xué)習(xí)小提琴并逐漸聞名全國,即使在樂隊中占了一席之地并成了樂隊首席小提琴手后,他依然不忘刻苦訓(xùn)練。盛夏的重慶恍若蒸籠,親朋紛紛逃進深山避暑,王世俊卻覺著這是個難得的清靜之時,是練琴的絕佳環(huán)境。于是他光著膀子拉琴,實在熬不住酷熱時,就用臉盆裝滿涼水,澆在背上來給自己降溫?!皣W嘩”的水聲、悠揚婉轉(zhuǎn)的提琴聲,交相輝映。如此往復(fù),數(shù)十載春秋悄然逝去。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他的勤奮終得開花結(jié)果。1956年,王世俊被調(diào)到全國總工會文工團管弦樂隊,任首席小提琴手。那會兒的全國總工會剛成立不久,由當時的重慶市工人文工團、成都市工人文工團、自貢市工人文工團、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8兵團政治部文工團等陸續(xù)合并而成。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大家庭里,王世俊開拓了視野,才藝也得以充分施展,熠熠生輝。
天生的靈氣加上不懈的努力,為王世俊鋪開了廣闊的音樂之路。他的創(chuàng)作開始像雨后春筍一般,一顆顆萌芽、生長。他創(chuàng)作了《草原牧民》、《白毛女》等協(xié)奏曲。其中,最為轟動的當數(shù)《云雀》,震爍樂壇,名噪一方。在那個年代,用板胡來演奏外國名曲,還是很罕見的。后來創(chuàng)作的《毛主席穿上綠軍裝》也在當時傳遍大江南北,引起很大的反響。
縱觀他職業(yè)生涯,我們發(fā)現(xiàn),坎坷和磨難是主旋律,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這是顛仆不滅的事實。時代的潮水洶涌猛烈,所有人都被裹挾其中,王世俊心中秉持信念,并為之不懈努力。他經(jīng)受的是那個時代獨有的艱苦考驗,但他始終堅守初心,將青春獻給了音樂事業(yè)。
“事業(yè)與家庭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隨著榮譽到來的,還有他的愛情和家庭。如今看來,這個其樂融融的五口之家,簡直堪稱“冠軍之家”,因為每一位家庭成員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大兒子王晉出生后,王世俊將自己的畢生所學(xué)傾囊相授。兒子的小提琴演奏表現(xiàn)不俗,將小提琴拉得瀟灑自如,令人沉醉?,F(xiàn)如今,王晉是澳大利亞交響樂團的主要演奏員,也是當?shù)刂男√崆傺葑嗉摇?/p>
二兒子王濤在1967年出生。3歲生日時,王世俊為兒子精心做了一把乒乓球拍。王濤高舉著拍子歡呼:“這是一個小寶貝”,小小的娃并沒有意識到,從此,他就要開始自己的“乒乓生涯”。在父親王世俊的陪練下,王濤的球技越來越好,不管是加速度,還是聲東擊西等技巧,王濤都很少失誤。
1979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成立乒乓球隊,13歲的王濤被球隊領(lǐng)隊看中,成為一名專業(yè)乒乓球手。從那時起,他參加了大大小小的無數(shù)比賽,皆取得不菲的成績。這些比賽為以后王濤奪得冠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1992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上,王濤獲得乒乓球男子雙打冠軍。從此,他的獲獎之路鋪展開來,國外國內(nèi)諸多賽事的桂冠頻頻被他摘取。
三兒子王成則是自由音樂人,經(jīng)常自己作詞、譜曲、演唱,在音樂圈內(nèi)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和較深的造詣。
孩子們的成就,是王世俊老年生活里最大的欣慰。
至今,82歲高齡的王世俊身體健康,精神矍鑠,這緣于退休后的他養(yǎng)生有方。他熱愛音樂,在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里疏泄壓力、寄托情感,摒棄世俗負能量,他還熱愛體育運動,認為體育能激發(fā)人進取向上,是力量與健美的奇妙組合。因此,他時常鍛煉,練就健康體魄,將疾病拒之門外。這一“精神與體制”相結(jié)合的同步養(yǎng)生讓八十多歲的他仍然過著“熱氣騰騰”的生活。
如今,他時常感慨,“走到今天,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深入思考的結(jié)果。這種深入思考,保證了我日后生活中每一秒的勤奮,都是高質(zhì)量的、有效率的,幫助我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結(jié)語:
人生在世,不過數(shù)十載,生命雖脆弱卻又豐盈。王世俊從不祈求高官厚祿,榮華盡享,只愿有個伴隨終生的愛好和強大的靈魂,支撐他走過世俗中的黑暗與光明,泰然地面對生命中的考驗與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