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097-01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口語交際"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要求以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或情境展開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并在日常生活中鍛煉提升口語交際的能力。教師要營造一種愉悅的氛圍,打破以往的沉悶僵局,變"要我說"為"我要說"。
1.從被動走向主動,激發(fā)學生"想說"
1.1 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即在課堂上直接呈現(xiàn)情境。如在教學《互相介紹》的口語練習中,針對學生剛入學感到陌生,急于想互相了解的心理,教師可啟發(fā)引導學生:"小朋友們,從現(xiàn)在開始,我和你們就是一家人了。今后我們要一起學習生活,一起游戲。我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的大朋友,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略)。小朋友之間還不熟悉,下面就讓我們互相介紹吧。"這樣抓住學生表達的欲望,學生很容易進行交際。其次可利用插圖、課件演示展現(xiàn)情境。插圖畫面體現(xiàn)口語交際主題,能引起學生興趣。應引導學生"走進"畫面,把圖中人或事想像成周圍的人和事,自己會怎么做怎么想,豐富畫面,把靜止的畫面看成活的、可拓展的圖畫內容。
1.2 創(chuàng)設虛擬的交際情境。即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盡可能還原生活的情境。例如,在進行《學會求救》的口語交際活動時,上課伊始,教師便轉換角色,成了一個在水中無助呼救的四歲孩子,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將一個虛擬的場景搬進課堂:"哥哥,快來救我呀!姐姐,快來啊!"教師通過簡潔的語言點撥,不露痕跡地引導學生碰上緊急意外情況時趕緊想辦法。這個時候,課堂動起來了,學生活起來了,他們的思維在相互的碰撞中激發(fā)起來了!這樣一下子就進入了問題情境。一旦讓口語交際回歸生活體驗,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他們就會產(chǎn)生積極的交流興趣。
2.從單一走向多元,培養(yǎng)學生“會說”
2.1 借助圖畫,有序觀察。新課改的一年級實驗教材的口語交際課都是配有插圖的,圖畫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體現(xiàn)口語交際的主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指導學生弄清圖意后,再按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前到后、從遠到近或由整體到部分等)仔細觀察,邊觀察邊動腦,圖上有什么?事物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然后再按觀察的順序講出來,加以合理的想象。這樣說話的時候,就有序可循。如我在上《該怎么辦》這課時,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幅圖,弄懂每幅圖的意思,再把三幅圖連起來說一說,緊接著交流:假如你是小明,你會怎么辦?一段時間下來,學生逐步養(yǎng)成了多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
2.2 必要模仿,適時點撥。兒童的一切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有些口語交際課,教師有必要為學生做示范,或者讓優(yōu)秀學生表演示范。通過示范,向學生提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和注意的問題。如我上《我會拼圖》一課時,當學生拼出了各式各樣的東西要向大家介紹前,我拿出自己拼的小金魚圖對小朋友說:首先由我來給大家介紹。我是小金魚,我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還鼓著一個大肚子。要是我擺起那長長的尾巴,可迷人啦!許多小朋友都很喜歡我,你們喜歡我嗎?小朋友都說愿意。接下來我就提出要求:哪個小朋友愿意介紹自己,讓大家都來認識你?于是下面的小朋友就紛紛學著我的樣子向同學們介紹起來。
2.3 激發(fā)想象,豐富內容。低年級兒童想象力豐富,在口語訓練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豐富說話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找春天》的教學中,學生找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之美,我及時引導學生:春天這么美,你會想些什么,對春天說些什么?這一充滿童趣的問題引起了學生極大興趣,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言。有的說:"哇,春天太美了,我要把它畫下來。"有的要用相機照下來,有的要把它寫下來。也有的說:"春天你真美,我喜歡你。"學生這些感受產(chǎn)生于豐富多彩的情境中。真情實感的流露,烘托了主題,使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3.從淺顯走向縱深,成就學生"真說"
3.1 課堂上,切入生活。教學《伸出我們的雙手》,可在課前讓學生留心生活、影視故事或新聞報道??谡Z交際課上,引導學生先交流自己熟悉的人,他們是怎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的?再創(chuàng)設情境,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正在過馬路的盲人,應該做些什么?說些什么?緊接著由學生扮演角色,開展助殘實踐活動。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把生活引入課堂,讓學生在"真實" 的動態(tài)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3.2 活動中,抒發(fā)真情。例如,學校開展的故事會、演講,課本劇等;班級的各項活動也是進行訓練的好機會;教師應在活動之后,及時與學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聽到、想到的。此時的孩子是那樣的興奮、激動,夸夸其談。今年,三年級的孩子們度過了他們在學校的難忘的成長禮,我及時組織孩子們談感受,他們爭先恐后,有的說:"這次的成長禮是最有意義的一次活動!"我順勢讓他說出為什么是最有意義的。有的說: "讓我懂得了寬容。"我馬上說:"把你的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好嗎?"學生們筆走如飛,把自己演節(jié)目、看節(jié)目、活動時最難忘、最精彩的畫面都用語言表達了出來。
3.3 社區(qū)中,主動參與。如果說課堂上的口語交際只是一種"演習",生活中的口語實踐才是真正的"實戰(zhàn)"。教師應引導學生建立一種主動參與的意識,倡導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與人多交流,有意識地進行口語交際,在大量真實生活情境的實踐中,使學生逐步具備良好的說話習慣和初步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能說會道是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從小學開始就應該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使他們能夠掌握與人際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備富有感染力和順服力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文明得體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與人溝通的能力,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