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
摘要:體育教學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體育教學能讓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完成以后繁重的學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體育教學應當側重于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然而在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重點分析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現(xiàn)狀,抓住學生的心里特點,提升教學效率,從而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體育教學;身體素質;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
小學體育教學在小學基礎教育中處于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學應當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喜愛體育,掌握體育鍛煉技巧,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現(xiàn)實中,小學生很少進行體育鍛煉,每周鍛煉3、4次的學生寥寥無幾。這表明,小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不高,他們喜歡的體育教學就應該是自由活動,所以導致體育教學的效率低下,根據(jù)上述情況,我們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缺乏體育鍛煉興趣的原因出發(fā),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進行概括性的分析和探討。
一、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6到12歲不等,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處于長身體的重要時期,活潑愛動,但是學生對于體育就不太重視,因為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容易放松自己,可能跑的比較快、跳的比較遠,但是無法進行系統(tǒng)的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因此,這個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的興趣顯得特別重要,這樣不僅能建立起正確的興趣觀,還能為以后的“終身鍛煉”奠定很好的基礎。
二、小學生對體育教學過程缺乏興趣的原因
1、教學效率低下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常教師都采用“模仿式”教學,教師先自己演練一下規(guī)范動作,然后再讓學生模仿,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簡單,對于教師而言可以極大的節(jié)約時間,也不用任何教學技巧來完成這件事,但是很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甚至一些學生“偷懶”,消極的對待訓練。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味地生搬硬套,忽視教學方法的更新,從而使得教學效率低下。
2、教師要求過高
小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不是很強,體育教學過程是以速度、力量和持久性共同組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安排教學任務有時候過重,比如讓學生進行長跑,長跑的作用顯而易見,但是學生的身體素質不能滿足長跑的前提,這樣會使學生厭倦體育,達不到教師的教學目的,從而也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3、對體育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小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是比較膚淺,體育技巧掌握的有限,對體育鍛煉的意義了解不深,只知道成績好能收到周邊人的贊賞,“體育鍛煉就是浪費學習時間”,從心理上不重視體育鍛煉,在體育課上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畢竟體育再好也不能升入重點初中,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喪失興趣,觀念陳舊。
三、小學體育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1、創(chuàng)新教學教學,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基本特點,活潑好動、容易激動,易于接受新事物,不喜歡機械刻板的教學方法,在備課過程中要考慮動作的科學性、合理性,在保證動作規(guī)范的前提下,設計藝術娛樂的成分,讓學生在鍛煉的同時,娛樂與藝術同在;增加一些理論灌輸課程,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內心重視起來。體育教學不單單有育體的作用,還應該育心、育人,通過體育鍛煉學生的意志,讓學生的思想升華。課堂教學中加入動手動腦的內容,這樣的課堂才具有趣味性。
2、設計體育游戲激發(fā)興趣
通過體育游戲的方式能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教師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設計不同的體育游戲。把學生愛玩愛鬧的特點融入游戲中去,比如在對學生進行短跑授課的時候,可以采用游戲授學的方式,“木頭人”的游戲就能很好的加入進去,學生計時跑,教師把控時間20秒,20秒結束后學生不能動,再后來采用10秒、5秒,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育學習,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愛上體育教學課堂。
3、通過競賽的組織提升興趣
小學生的好勝心比較強,所以教師應當抓住這個特點,設置組織競賽,任何的體育活動都能進行競賽,這樣學生能在同一個起點下良性競爭。比如教師在教授完籃球基本技能和技巧之后,隨機選取人員進行3V3各個位置投籃,進行一場投籃比賽,這樣不僅能加強學生的投籃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結束語: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yǎng)過程。小學體育教學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不僅能讓學生鍛煉身體,提高全面素質,還能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偠灾?,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讓學生對體育充滿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體育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使學生成為身體健康、體質強壯的優(yōu)秀人才,將來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韓夫苓.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普修課相關動作教材體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胡永紅.有效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3]霍軍.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