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璐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越來越注重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成長自己,我們教師應該不斷的改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更好的成長自己。本文針對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的探究,希望對廣大教師今后進行語文教學提供相關有益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體;學生
0.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教師們越來越注重學生們的能力培養(yǎng),課堂是學生們成長能力的重要平臺,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們意識到發(fā)揮學生們主體地位的重要作用,在平時的課堂上不斷的改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更好的成長自己。但是依然有一部分教師過分重視學生們的成績,本著“不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在課堂上向?qū)W生們灌輸大量的知識,極大的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將課堂教給學生,讓學生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這篇文章針對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的探究,并針對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幾點促進發(fā)揮學生們主體地位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廣大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實現(xiàn)教與學的完美對接,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
1.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節(jié)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和學生們的配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對于一些難懂的問題向?qū)W生們做相關的引導,讓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們在有限的時間里更好的學習知識;可以讓學生們?nèi)硇牡耐度氲綄W習中,充分提高學習積極性,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地進行思考;可以讓學生們在更加主動的和教師進行交流,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師生和諧融洽關系的形成。因此,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探究適合學生們的學習模式,根據(jù)學生們的學習心理進行教學,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水平,為學生們進行接下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2.1過分重視理論知識,忽略學生發(fā)展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的教師本著“成績至上”的原則,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向?qū)W生們灌輸理論知識,讓學生們死記硬背課本上的一些知識點,不知道加強學生們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從而導致學生們出現(xiàn)“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同時很多的語文教師教學不認真,在平時的課堂中只是讓學生們自己去朗讀課文,然后寫生字詞,不知道對學生們進行更深層次的引導,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們只是學到了一些表層的知識,并不能深層次的學習一些知識,所以導致學生們的能力發(fā)展不夠。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端正態(tài)度,認真教學,從而更好的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們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2.2教師掌握課堂全局,學生們主體意識不強
教師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過多的干預學生們,不懂得將課堂全部放給學生,教師們總是將學生們往備課方案上引導,學生們不能很好的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對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概括,教師們總是認為教師才是課堂的主體,在平時的教學中“專制”教學,導致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并且,小學階段的學生主體意識不強,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更多的想跟著教師的步伐學習,對教師產(chǎn)生了依賴,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們應該學會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們更好的進行思維的發(fā)散,從而促進學生們能力的提高。
3.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3.1實行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往往將學生看成了學習的機器,認為學生應該全盤吸收教師所傳授的課本知識,但是探究式教學則能很好的打破這一弊端。在運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設計教學問題,并且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學生可能回答的問題進行提前預設,以便發(fā)揮教育機制。教師應當是“向?qū)А倍皇恰翱词亍薄L骄啃詫W習是新課標要求下促進學生們更好學習的新思路。我們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例如我們在學習小學語文《生命生命》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究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事例,讓學生們?nèi)ヌ骄?,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思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學生們更仔細的閱讀課文,讓學生們更好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3.2加強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取長補短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中小學教學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合作的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逐漸養(yǎng)成熱愛思考的習慣,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獲得不同的感知。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們劃分小組合作,讓學生們自己去閱讀文本,自己解決課后問題,例如我們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們合作畫出各種小動物的腳,加深學生們對于教材的認知。
3.3利用多媒體教學,實行情景教學
現(xiàn)在科技的發(fā)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科學課中可以借助各種直觀手段輔助教學, 通過演示實物、圖片、手勢、動作、游戲、表演等設計一個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把學生帶到特定的課堂藝術境界中,讓學生們更好的投入到課堂環(huán)境中。例如我們在學習小學語文《丑小鴨》時,我們可以從網(wǎng)絡上下載相關的電影或者短視頻,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將學生們代入到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更有利于學生們?nèi)硇牡耐度氲秸n堂中,讓學生們實現(xiàn)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4.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的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我們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與學生們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們能夠發(fā)現(xiàn)語文中的樂趣,從而讓學生們從根本上接受語文知識,并且不斷的因材施教,找到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薄弱點,有針對性的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習慣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設置分層教學的,并且根據(jù)課程目標設計相應的配套練習,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以便更好的提高語文學習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