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芳
摘 要:締造班級文化,使班級成員形成共有的信念,班主任要讓班級成為一個文化的磁場,去吸引每一個學生,班級文化作為全體成員共有的信念、態(tài)度,是班級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每個同學用智慧與青春筑起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級文化
一個班主任是教育這片海洋中的一粒粟,但只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即使是小小的一粟也能開花結(jié)果。在小學班主任這方百花爭妍的教育領地,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是學校領導實施教學及各種教育活動的得力助手,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充滿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近年來,筆者學習了一些國內(nèi)外班級管理理論及眾多優(yōu)秀班主任管理班級的經(jīng)驗,并在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斷地實踐積累,整理和探索了以下幾種班級管理策略,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zhì),提升自我。
要想管理好一個班集體,讓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的孩子服從你的教育方式,首先要得到學生的佩服,讓他們配合管理工作要心服口服。斯大林曾經(jīng)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苯處熓紫葢摕釔劢逃?,把教育事業(yè)當作一項偉大事業(yè),而不是謀生的職業(yè),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這樣教育奉獻就會變得順其自然,就會忘我地工作,不求回報。以上可以看出教師是一個高尚的職業(yè),但是同時也是一個需要知識、文化積累的職業(yè)。班主任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作為班主任的教師越出色,學生就會打心底里佩服和敬重,產(chǎn)生親近教師的渴望。
二、組建班委會,培育班主任助手
接班后,要及時組建班干部隊伍,選有一定組織領導能力而又熱心的為集體服務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可實際情況是,現(xiàn)在獨生子女比較多,誰也不聽誰的。學生的管理能力很差,要想選出幾個好的班干部都很難。就說打掃衛(wèi)生,學生竟然不會掃,我讓他們一人掃一行,先上凳子再掃地,掃的掃,搓的搓,分工合作。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學生才能在組長的指導下,順利完成掃地任務。再說學習管理,班內(nèi)學生人數(shù)多,讓組長幫著管,可組長并不情愿管學生,根本管不好有時連自己都管不住。因為孩子年齡小,天性貪玩是他們的特點。于是我就少布置作業(yè),盡量集體訂正,待學生學習基礎稍好一些,再逐步培養(yǎng)班干部和組長參與管理學生學習的工作。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班干部和組長們都養(yǎng)成了自覺管理學生的習慣,幫著老師檢查作業(yè),幫著學生糾正錯題。要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套符合班級實際情況的制度。這樣才能給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指明正確的方向,營造實施的空間。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對照找出本班存在的問題,并一一羅列,公布于眾,使學生明白班級存在的問題及自身的不足。
三、信任班干,讓他們成為班級的實際管理者
信任是一種尊重,信任是一種激勵。每當開學初,我就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評選組建班委會,班干部確立后,切記剝奪或架空班干部的權利,應該下放權力,信任班干。不然被架空的班干部嘴上不說,心理卻不服氣,漸漸的就會對班級工作漠不關心,得過且過,班主任也失去了班干部的信任和理解。所以我對確定的班干部給予足夠的信任,放手讓他們?nèi)ネ瓿筛髯缘穆氊?。像衛(wèi)生委員周濤同學就是一位得力的小助手,他除了每天安排好值日的同學,還認真的進行檢查監(jiān)督,我班的衛(wèi)生情況非常好,從沒有一個同學偷懶。還有科代表的工作也非常出色,及時收發(fā)作業(yè),晨會做好早讀工作等,讓班主任的我工作輕松了許多。
四、關注學生的思想與情感,給學生發(fā)言的權利
現(xiàn)在的學生比較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不像以前我們當學生時,覺得老師的話就像“圣旨”,什么事都由老師來安排。所以班主任還要給學生發(fā)言的權利,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的師生關系會更融洽。像今年的“六一”,學校要各班安排游園活動,我一宣布這一消息,全班學生就高興得不得了,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開始我覺得有點火,準備教育一下這些孩子,但還是很快靜下心來,一想何不讓學生自己來安排這一活動。這時就有同學提議讓他們自己組織活動,我馬上答應了,只給他們提了幾點安全問題。果然“六一”那天孩子們玩得很開心,連平時一言不發(fā)的同學也唱起來。
五、家校相連,構建和諧班級
通常我們采用家長來學校校訪和電話聯(lián)系了解學生的情況。如今的學生家長都忙于工作,校訪等形式已不太適合采用。但我覺得如果老師能親自去學生家了解情況,會比電話等方式好一些。老師和學生家長之間了解甚少,家長對老師的了解只是道聽途說或從孩子的交談中得到的,老師和學生家長的接觸的機會不多,那么老師上門了解情況,讓他們了解你,理解你,進而支持我的工作。同時學生和學生家長也會有一種親切感,那么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多抽出時間去上門“拜訪”。學生的發(fā)展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共同影響的結(jié)果,三者相結(jié)合,相輔相成才能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家庭和學校教育得不到溝通和協(xié)調(diào),它將對兒童的正常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由此可見,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和諧一致的教育。
六、“多元評價”管理策略
評價是班級管理的重要抓手。采用多元評價的策略,將評價的“權利”下放給小組和學生自己,可以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評價的改革,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管理和學生之間的相互管理。
1.評價內(nèi)容要全面。對一個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看考了多少分,應注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既要看他們學習成績提高程度,更要看他們平時學習參與程度,學習興趣濃淡,學習方法是否合理;既要看他們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程度,更要看他們非智力品質(zhì),如毅力、心理承受能力、認識社會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既要看他們在學校表現(xiàn)狀況,更要看他們在學校以外的表面狀況,總之要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發(fā)展評價。
2.評價的方式要多樣。新課程要求班主任在給學生評價時要有自己的評價還要兼顧其他科任教師的評價,既注重教師的評價,還要注重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的互相評價,學生家長的評價,全面地、積極地、客觀地、發(fā)展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讓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成為學生人生成長的前進動力。